史不絕書

漢語成語

史不絕書 [ shǐ bù jué shū ] ,漢語成語,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魯之於晉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公卿大夫相繼於朝,史不絕書。”,意思是史書上不斷有記載;過去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

成語釋義


書:記載;史書上不斷有記載,過去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

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魯之於晉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公卿大夫相繼於朝,史不絕書。”

典故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魯之於晉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公卿大夫,相繼於朝,史不絕書。”
唐•等《上五經正義表》:“三秀六穗之祥,府無虛月,集囿巢閣之瑞,史不絕書。”
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一七章:“子弒父,父殺子,兄弟互相慘殺,史不絕書。”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司空見慣、見慣不驚、習以為常

反義詞

史無前例、曠古未有、前所未有

用法辨析


主謂式;作謂語、分句;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例句


在封建社會,子弒父、父殺子、兄弟互相殘殺的事,史不絕書。
劉大年《台灣一千七百年的歷史》:“往後史不絕書,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

英文翻譯


same things were very common in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