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廳
台中廳
台中廳為台灣日據時期行政區劃,設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台灣總督府以辦務署負責地方政務。大正9年(1920年)7月,時任台灣總督田健治郎為提高地方官的許可權,廢西部十廳,實施“五州二廳”制度,台中廳與南投廳合併為台中州。
目錄
台中廳為台灣日據時期行政區劃,設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台灣總督府以辦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辦務署之間,造成行政事務上的欠缺靈活,而廢止“三縣四廳”,設“二十廳”之行政單位,“廳”下設“支廳”,台中廳下分設東勢角、塗葛堀(今龍井區)、牛罵頭、社口(今神岡區境內)、葫蘆墩等五個支廳;廳治設於廳直隸的藍興堡台中城(原台灣省城)內,廳直隸範圍包含藍興堡、貓羅堡及�東上堡各一部分,以及�東下堡、大肚中堡、大肚下堡。明治42年(1909年)10月,台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廢止合為十二廳,合併台中、彰化二廳及苗栗廳之一部分為台中廳。下轄東勢角、葫蘆墩、大甲、沙轆、彰化、鹿港、員林、北斗、二林等九個支廳。大正9年(1920年)7月,時任台灣總督田健治郎為提高地方官的許可權,廢西部十廳,實施“五州二廳”制度,台中廳與南投廳合併為台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