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

(Character education)又稱為品德教育 是一個概括詞,一般用來描述對孩子未來在個人和社會生存有幫助的的教學。為培養良好的品性,而加以教育的訓練。內容包括智慧的啟發、良好習慣的養成等。屬於這個主題的概念包括社會和情感學會,道德認知發展,生活技能教育,衛生教育;暴力預防,批判性思考,道德推理、和衝突解決方桉和斡旋。這個教育的形式介入教孩子和青少年價值包括誠實、管理工作、仁慈、寬厚、勇氣、自由、正義、平等,和尊敬。

共同目標


品德教育的共同目標是在協助年青人能成為道德成熟、負責任、合群、自律的成人。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成為社會中負責任一員。
關於兒童品格教育,認識品格不是借口頭來教授的,而是藉行為來傳遞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是做好的體驗塑造環境。能體驗多少,就可以認知多少。能認知多少,就可以內化多少。能內化多少,就可以行為多少。看來還是少了一樣最為重要的,那就是動力何在?是愛!

各地的學校課程


美國

品格教育課程主要的共同的實行者是輔導員。但是在學校最有效的品德教育,是由老師和其它教職員、公共汽車司機、工友等......,實踐和塑造。

台灣

在九年一貫課程中,社會領域的公民和綜合課程當中的輔導課,是對品格的正式課程。但實際上,在學校中的品格教育以受到級任老師之身教為主。

香港

傳統教育強調「德智體羣美」五育。

社會團體


台灣地區開始有團體提醒社會應重視品格教育,並提出常出現在媒體的政治人物應負起帶頭的責任
大陸地區
在經歷一陣素質教育的提倡之後,品格教育也逐漸被更多的機構和人們所重視。如何對品格下定義,作出解釋,以及在學習生活中對日常行為模式給予一種品格塑造的意識,這也正成為更多家庭教育養孩子時所急切關注的。 - 因為更多的人們知道,行為的表像只是內在品格的體現,一個內在品格的塑造需要在生活中有生長的環境,從孩子起就在家庭與校園以及社會中構建起一個安全自由的成長的空間,愛的空間。 - 2013年在北京有一家品格親子俱樂部專註於兒童品格教育,在幼教機構,社會福利團體,生活社區中致力於此項目事業的推廣和實踐。

書籍和其他媒體


另外方法可能是通過書籍和其他媒體講故事。用好故事為榜樣來啟發孩子和年輕人。它教他們關於誠實, 正直和如何幫助社會。
論壇
品格教育論壇,主要致力於品格教育交流的網上平台,網址是品格教育全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