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蛇床子的結果 展開

蛇床子

中草藥

蛇床子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乾燥成熟果實。蛇床子味辛、苦,藥性溫。歸腎經。有小毒。蛇床子的成分包括香豆素類化合物、苯並呋喃類化合物、色原酮類等。其中,香豆素類化合物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乾燥的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含量不得少於1.0%。

簡介


● 正名:蛇床子
● 英文名:Shechuangzi
● 拉丁名:Cnidii Fructus
● 別名:氣果、蛇米、蛇珠、蛇粟、雙腎子、蛇床仁、蛇床實、野茴香、額頭花子

功效與作用


● 蛇床子有燥濕祛風、殺蟲止癢、溫腎壯陽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蛇床子還有抗心律失常、抗菌、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抗炎等作用。
● 蛇床子可治療濕痹腰痛、濕疹瘙癢、腎虛陽痿、宮冷不孕、陰部瘙癢、帶下異常等。
● 有臨床報道顯示,蛇床子還可用於治療滴蟲性陰道炎、急性滲出性皮膚病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如果您有蛇床子過敏史,禁止使用。
● 下焦濕熱、相火易動或精關不固者,禁止使用。
●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務必告訴醫生。
● 蛇床子有毒,孕婦盡量避免使用。
● 哺乳期女性內服或外用蛇床子前請務必諮詢醫生。

如何使用蛇床子


● 蛇床子可煎湯內服,或入丸劑或散劑服用。用藥時需遵醫囑,不可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湯內服時,每日常規使用劑量為3~10克。
● 外用時,可取適量蛇床子與白礬煎湯外洗患處,可用於治療婦人陰癢。
● 蛇床子可泡酒使用。
● ● 蓯蓉強壯酒(內服):與肉蓯蓉、川牛膝、菟絲子等中藥配伍使用,具有補益肝腎、活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肝腎虛損、胸脅疼痛、腹部、下元虛冷等。

用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服藥期間,應盡量避免食用油膩、腥膻、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有需求,請在食用前諮詢專業醫生。
● 如果蛇床子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傳統醫學認為蛇床子有一定的毒性,但未見按規定劑量使用會引起不良反應的報道。
● 如果有長期使用的需求,請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我該如何選購蛇床子


● 蛇床子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佈,主產于山東、河北、江蘇、浙江等地。
● 蛇床子具有如下特徵:
● ● 蛇床子為橢圓形的雙懸果,表面為灰黃色或灰褐色,頂部有2個柱基,均向外彎曲,部分在基部有細梗。分果的背面有5條縱棱,薄而突起,結合面較為平坦,有2條略微突起的棕色縱向稜線。果皮鬆脆,揉搓后容易脫落。種子灰棕色,細小,顯油性。蛇床子有香氣,味辛、涼,咀嚼時有舌頭麻木的感覺。
● 蛇床子應存放於乾燥的地方。

溫馨提示

● 蛇床子有毒,請到正規藥店或醫療機構購買和使用。

含蛇床子的中成藥有哪些


● 狗皮膏:能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氣血瘀滯引起的腰腿疼痛、閃腰岔氣、四肢麻木、跌打損傷、局部腫痛等,還可治療寒濕瘀滯引起的寒濕帶下、行經腹痛、脘腹冷痛、積聚痞塊等。
● 二益丸:能調經止帶、溫暖子宮,主要用於瘀血癆證、腰膝酸痛、行經腹痛、經脈不調、下元虛寒、赤白帶下等。
● 烏蛇止癢丸:能養血祛風、燥濕止癢,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熱邪蘊於肌膚引起的癮疹、風瘙癢,可緩解皮膚風團色紅、瘙癢難忍、皮膚乾燥等;還可用於治療皮膚瘙癢症、慢性蕁麻疹等。
● 鹿仙補腎片:能補腎助陽,主要用於腎陽不足引起的陽痿及腰膝酸軟。
● 利夫康洗劑:能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主要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陰癢及帶下,也可治療滴蟲性陰道炎、外陰炎、細菌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等。

蛇床子和苦楝子功效一樣嗎


● 蛇床子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乾燥成熟果實,苦楝子是楝科植物楝的乾燥成熟果實,二者功效不同。
● ● 蛇床子具有燥濕祛風、殺蟲止癢、溫腎壯陽的功效,用於治療濕痹腰痛、濕疹瘙癢、腎虛陽痿、宮冷不孕、陰部瘙癢、帶下異常等。
● ● 苦楝子具有疏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腹脘脹痛、胸脅、蟲積腹痛、疝痛等。

用藥誤區


● 誤區:蛇床子只能煎湯內服
● ● 蛇床子不但可以煎汁內服,還可以製成丸劑、散劑服用,也可以泡酒服用;另外,蛇床子還可以外用,如取適量蛇床子與白礬煎湯擦洗患處。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下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成方製劑卷(上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成方製劑卷(下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