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羌活的結果 展開
羌活
藥物
羌活是傘形科植物羌活或寬葉羌活乾燥的根莖和根。羌活藥性溫,味苦、辛。歸膀胱、腎經。羌活的化學成分包括揮髮油、香豆素類、酚類、糖類、氨基酸、有機酸、生物鹼等。其中,揮髮油、香豆素類化合物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乾燥的羌活藥材及其飲片中,揮髮油的含量不得少於1.4%(ml/g),含羌活醇和異歐前胡素的總量不得少於0.40%。
● 正名:羌活
● 英文名:Qianghuo
● 拉丁名:Notopterygii Rhizoma Et Radix
● 別稱:羌青、護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風使者、黑葯
● 羌活具有解表散寒、祛風除濕、止痛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羌活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過敏、抗心律失常、抗血栓形成、抗癲癇、解熱、鎮痛等作用。
● 羌活可以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風濕痹痛、肩背酸痛、頭痛、頸部強直等。
● 目前,羌活還被用於治療心臟過早搏動等。
● 如果您有羌活過敏史,那麼禁止使用羌活。
● 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
● 氣血虧虛者請謹慎服用。
● 如果您正在使用氟桂利嗦等其他藥物,請務必提前告訴醫生。
●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服用羌活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服用羌活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羌活可煎汁內服,也可以入丸劑或散劑服用,服用時要按照醫生的囑咐用藥,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羌活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3~10克。
● 羌活可以泡酒使用。
● ● 風豆羌活酒:和防風、黑豆一起泡酒,有祛風定痛的作用,可用於身體痛、排汗障礙、身體虛弱感冒等。
● ● 地黃羌活酒:和生地黃、羌活、獨活等藥物配伍泡酒,有養血涼血、散風祛濕的功效,可用於腰痛強直、難以俯仰等。
● 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羌活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羌活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 目前,未見文獻報道羌活有毒性作用,也未發現資料顯示按規定劑量服用羌活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 過量服用羌活,可引起上火和多汗等不適。這時請立即停葯。停葯后,癥狀沒有緩解者,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如果需要長期服用羌活,請諮詢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羌活和寬葉羌活的道地產區是阿壩藏族自治州松潘、小金、甘孜藏族自治州和綿陽地區的平武、南平。陝西、西藏、甘肅、青海等地也有生產。
● 羌活根莖為略彎曲圓柱狀,頂端有莖痕。表面為棕褐色到黑褐色,外皮脫落的地方為黃色。節間縮短形成緊密隆起的環狀,外形像蠶;或節間延長,外形像竹節。節上有多數點狀或瘤狀突起的根痕和棕色破碎的鱗片。體質輕,質地脆,容易折斷。斷面不平整,有許多的裂隙,皮部為黃棕色到暗棕色,油潤,有棕色的油點,木部為黃白色,有明顯的射線,斷面正中間的髓部為黃色到黃棕色。羌活氣香,味微苦、辛。
● 寬葉羌活:入葯部分為根莖和根。根莖為類圓柱形,頂端有莖和葉鞘的殘留物;根為類圓錐形,有縱向皺紋和皮孔,表面為棕褐色,近根莖的地方有較密的環紋。有的根莖粗大,為不規則的結節狀,頂部有數個莖基,根比較細。寬葉羌活質地鬆脆,容易折斷,斷面比較平坦,皮部為淺棕色,木部為黃白色。氣味比較淡。
● 羌活飲片為類圓形、不規則形橫切或斜切片,表皮為棕褐色到黑褐色,切面外側為棕褐色,木部為黃白色,有的可以看見放射狀的紋理。體質輕,質地脆。羌活飲片氣香,味微苦、辛。
● 存放於陰涼乾燥的地方,注意防蟲蛀。
● 川芎茶調散:具有疏風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外感風邪所引起的頭痛,也可以治療鼻塞、惡寒、發熱等。
● 二十九味羌活散:有清熱消炎、鎮痛殺癘的作用,可治療白喉、痢疾、炭疽、痘疹、疫黃、瘟癘疾病等。
● 天麻丸: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補益肝腎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瘀阻、肝腎不足所引起的痹病,也可用於治療腰腿酸痛、肢體拘攣、手足麻木等。
● 十四味羌活風濕酒: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寒濕痹引起的筋骨酸痛、腰膝乏力、四肢麻木等。
● 九味羌活丸:有疏風解表、散寒除濕的作用,可治療外感風寒挾濕所引起的感冒,也可用於治療頭重而痛、肢體酸痛、發熱、惡寒、無汗等。
● 羌活是傘形科植物羌活或寬葉羌活乾燥的根莖和根;藁本為傘形科植物藁本或遼藁本乾燥的根莖和根,兩者的功效基本相同,但側重點不同。
● ● 羌活和藁本都是辛溫香燥類中藥,都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勝濕的功效,都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或風寒夾濕的感冒。
● ● 羌活和藁本的不同之處在於,羌活的止痛作用更強,所以多用來治療痹痛,而藁本藥性是上升的,更善於治療外感風寒所致的巔頂頭痛。
● 誤區:羌活只能用來治療風寒感冒
● ● 羌活不僅有解表散寒的功效,能治療風寒感冒,還有祛風除濕、止痛的作用,和附子等中藥配伍使用,可治療風寒濕痹、肢節疼痛。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5]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