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外勞宮的結果 展開
- 外勞宮
- 項強穴
外勞宮
外勞宮
外勞宮,經外奇穴名,出自《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別名叉氣、項強、落零五、落枕。位於手背,第二、三掌骨間,指掌關節后0.5寸凹陷中。布有橈神經淺支。主治手背紅腫,手指麻木,五指不能屈伸,落枕及頸椎綜合征,腹瀉,便溏,消化不良,小兒急、慢驚風,臍風,小兒消化不良等。直刺0.5~0.8寸,針感:局部痠脹,有時麻及指端;艾炷灸1~3壯,艾條灸3~5分鐘。
穴居手背,正對掌心勞宮穴,故名。
舒筋活絡,和中理氣
手背,第二、三掌骨間,指掌關節后0.5寸凹陷中。
穴下為皮膚、皮下筋膜、手背深筋膜、第二骨間背側肌與骨間掌側肌。皮膚由橈神經淺支分佈。皮膚和皮下筋膜結構鬆弛,富有彈性。
運動系統病症:手背紅腫,手指麻木,五指不能屈伸,落枕及頸椎綜合征等;
消化系統病症:腹瀉,便溏,消化不良等;
兒科病證:小兒急、慢驚風,臍風,小兒消化不良等。
直刺0.5~0.8寸。針感:局部痠脹,有時麻及指端。艾炷灸1~3壯,艾條灸3~5分鐘。
現在常用於治療小兒消化不良、落枕、頸椎病、中風手指麻木屈伸不利等。
配養老、阿是穴治落枕;配新設、頸部夾脊穴治頸椎病;配足三里治小兒消化不良;配外關、后溪治手指麻木;配風池、太陽治頭痛;配陽白、夾承漿、四白治三叉神經痛;配中渚治急性腰扭傷。
《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外勞宮,在指下,正對掌心是穴。治糞白不變,五穀不消,肚腹泄瀉。”
《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外勞宮,奇穴。手背中央。針二至三分,灸三壯。主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兒臍風,亦治手背紅腫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