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庄礦

全國煤炭環境保護優秀單位

晉煤集團成庄礦被山西省環保局授予“山西省生態示範礦井”稱號。這是該礦繼“全國煤炭環境保護優秀單位”、“全國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先進礦山企業”、“山西省環保達標單位”、“晉城市環境優美單位”等相關榮譽以來,又獲得的一項殊榮。

公司文化


發展戰略

自建礦以來,成庄礦始終堅持“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並重”原則,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礦井的發展戰略,樹立以污染治理化解環境壓力,以資源節約優化經濟增長,以環境友好促進企業和諧發展的新思路,實現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有機結合。
該礦不斷優化盤區開拓方式、工作面設計和生產工藝,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回收率。
採用長壁綜采放頂煤開採方式,裝備高產高效綜采放頂煤設備,將井田設計的兩個水平改為一個水平,將原設計的13個採區減少到5個採區;在工作面設計上,採用加大工作面走向長度和傾向長度,提高資源利用。目前,該礦工作面走向長度達到2000m以上,傾向長度達到200m,將工作面的外錯尾巷改為內錯尾巷,採區回採率達80%以上;從回採、運輸和洗選等幾個關鍵環節入手,降低矸石產率。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大力推行清潔生產。
按照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原則,重點治理和利用礦井水、煤泥煤矸石瓦斯,實現“低消耗、低排放、高產出”的科學發展模式。洗煤廢水處理工藝流程採用煤泥水一級閉路循環系統,礦井水處理率、礦井水回用率、礦區生活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均達到100%;在瓦斯治理和利用方面,建有2個瓦斯抽放泵站,井下抽放管路系統實現採空區抽放系統與本煤層抽放系統的分離。目前,瓦斯抽放濃度可達40%,每天瓦斯抽放量大約為22萬m3左右,實現了生活區住戶和周邊農村的瓦斯民用,燃煤鍋爐更換為清潔的燃氣鍋爐;煤泥和部分洗矸用於成庄煤泥煤矸石資源綜合利用電廠,剩餘矸石填溝造地,使溝壑變良田,已完成李山村、賈泉村復土造田工程共計352畝。
加強水土保持力度,做好礦區綠化、美化、凈化和地表塌陷工作。
該礦種植綠量大、生態效益高的喬木、花灌木,並根據辦公、居住、休閑等不同場所需求,採取不同的設計風格,形成了礦區內綠化景觀各異的綠化特點,綠化覆蓋率達到35.5%;對矸石場及地表沉陷,採取工程和結構措施,沉陷土地治理率達到92.9%,水土流失治理率完全達標,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公司規模


職工生活狀況

一線職工:吃得舒心
史志強是成庄礦一名普通井下工人。在井下工作間隙,他把飯菜往蒸飯飲水箱中一放,一會兒在井下就吃上了熱飯,喝上了熱水。上井后,再點一碗愛吃的麵條。有時半夜上井,到食堂要一份特色小炒。他說:“以前我們在井下,十多個小時不吃飯、喝冷水,時間長了,好多礦工都患上了胃病。去年開始,礦上在工作面安裝了蒸飯飲水箱,我們隨時能吃上熱飯,喝上熱水。在職工食堂,10元錢就能吃上四菜一湯,不僅能吃飽,還能吃好。”
為了保證職工的身體健康,該礦為一線區隊配備了礦用防爆蒸飯飲水箱,購置了攜帶型保溫壺,設立井口班中餐,在食堂開設小炒窗口,保證職工24小時都能吃上方便可口的飯菜;設立井口礦嫂愛心服務站,提供咖啡、熱茶、綠豆湯等。
“80后”職工:玩得開心
該礦綜采一隊職工苗露露是一名“80后”大學生,其所在隊組駐紮在離礦區數十公里的邊遠風井,周圍是連綿的大山和農田。為了豐富職工的業餘生活,礦上設置了棋牌室、乒乓球室,修建了圖書室、卡拉OK廳。針對風井年輕人多的特點,礦上還特意開設了網吧,讓職工隨意享受網游的樂趣。
弱勢群體:過得暖心
今年24歲的宋燕峰是該礦綜掘五隊的一名普通農民工。2009年,他突患大病住院,治療費高達20萬元,令家庭陷入困境。該礦領導得知此事後,先後3次去醫院和家中慰問,並為他送去慰問金和捐款近萬元。2010年5月初,成庄礦工會為他送去第一次住院的大病醫療互助補償金2500餘元和慰問品。
為了使扶危濟困長效化、制度化,成庄礦出台了《扶貧幫困工作方案》,建立了困難職工檔案,2009年還成立社區愛心服務站,從礦領導到普通黨員、職工均踴躍報名參加志願服務。
職工生產:安全第一
作為一個瓦斯湧出量在全國排名靠前的高瓦斯礦井,成庄礦強化安全管控,精心組織生產,取得了連續6年800萬噸高位運行、連續8年安全生產無事故的驕人業績。隨著煤炭市場持續旺盛,企業效益逐年攀升,礦井本著“發展成果普惠職工和家屬”的原則,從與職工聯繫最緊密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社區物業服務等方面著手,實施民心工程、凝聚力工程、文化惠民工程等,增強了職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推動了礦井安全生產周期不斷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