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運動

4.19運動

四一九革命(朝鮮語:4·19 혁명)是一場於1960年3月起由韓國中學、大學生和勞工領導的學運,當時由於韓國在第四任總統選舉時發生作票舞弊情形,而導致學生及民眾抗議。該次革命推翻了李承晚統治之下獨裁的韓國第一共和國。由於最大規模發生日是在4月19日,因此被稱為4.19革命(4·19혁명)、4.19(사일구)。由於革命后一年即發生由朴正熙少將發起的軍事政變(五一六軍事政變),導致自由民主被壓制,進入漫長軍事統治時期。因此也有未完的革命(미완의 혁명)的稱呼。

此次事件是由當年3月馬山市抗議選舉結果期間,近海發現一名遇害學生——金朱烈浮上水面的遺體引起的,他在警方的鎮暴行動中被催淚彈擊中眼部而死。

運動介紹


1960年,以學生為主導的韓國民眾抗爭結束了李承晚獨裁政權,也稱4.19革命,這是韓國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民主運動。
1960年3月,第四屆總統大選開始了。李承晚政府出動警察,動員政府官員,採取了以暴力威脅投票人、偽造選票、調換選票箱、操縱選票統計等各種手段,以及政府向各選區下達了“調整減數報告”票數的指示等等不法行為。
1960年4月19日的朝鮮日報頭條
1960年4月19日的朝鮮日報頭條
3月15日投票這一天,自由黨當局的舞弊行為就像大壩決口一樣泛濫開來。支持民主黨的投票者,受到秘密警察的恐嚇,只好獃在家裡,不敢出來投票。秘密警察虎視眈眈地監視著選民投票,而反 對派觀察家則被拒之在投票處之外。自由黨人偽造了大量假選票,在光天化日之下塞進票箱。在釜山馬山等地,甚至大量的已投完票的票箱被調換。被調換過的票箱,裡頭自然全部是投自由黨候選人的假選票了。如此明目張膽的舞弊行為,自然只有一個選舉結果:自由黨總統候選人李承晚獲得92%的選票,當選為第四屆總統。他的競選夥伴李起鵬,獲得72%的選票,當選為副總統。
選舉結果一公布,民主黨立即發表了“選舉無效宣言”,號召全國國民反對李承晚政權恣意踐踏法律和強姦民意的行為。
馬山抗議和金朱烈之死
1960年3月15日,馬山市400多名學生和上千名市民上街遊行示威,晚上7:30左右,約一千居民聚集在民主黨馬山支部的門前示威抗議。市民與警察對峙,城市進入黑暗。警方開始對人民射擊鎮壓,人民則向警察投擲石塊作為反應。此次鎮壓造成8人死亡,50多人負傷。此次事件稱為第一次馬山事件,在韓國也被稱為“馬山義舉”。馬山事件造成學生對李承晚政權的反感,後來有制定3月15日為國家紀念日的意見。
4月11日,曾參加上月15日抗議而行蹤不明的馬山商業學生金朱烈,屍體在馬山的港口被一個漁夫發現。當局宣布根據屍檢證實他的死因是溺水,但許多人不認同這種解釋。一些示威者強行進入醫院,他們發現金朱烈的頭骨被20厘米長催淚瓦斯手榴彈劈開,從金朱烈的後腦勺穿透到眼睛。這表明警察的催淚瓦斯開槍角度小於45度,如果直接打在一個人的臉上是可能致命的。李承晚政權試圖審查這一事件,然而隨著發現金朱烈的屍體,這件事就被韓國新聞界報道,並且透過美聯社發送給世界。這一事件震驚全國,並成為全國反對選舉舞弊運動的基礎。4月19日,馬山爆發了連續3天的大規模抗議活動,並進一步引發暴力衝突。
李承晚總統宣稱馬山抗議是朝鮮勞動黨在後面指使,試圖轉移焦點。後來,國會調查委員會發現警方向人群開槍,並非打算驅散人群,而是要殺死抗議者。隨後發現金朱烈的屍體是遭警方綁上石頭,沉在馬山海中,以防止漂上岸。
首爾抗議
4月18日,3000多名高麗大學的學生在國會發起非暴力抗議行動,抗議鎮壓的警察使用暴力。但他們回到自己的校園后,又遭到李承晚支持者資助的團體襲擊。
4月19日,數千名來自高麗大學學生在青瓦台遊行,沿途包括延世大學首爾大學等其他大學和高中生紛紛加入,人數增長到超過10萬人。抵達青瓦台後,抗議者要求李承晚下台。警方對示威者開火,造成約180人死亡、數千人受傷。本日李承晚政府為了鎮壓示威宣布戒嚴。
4.19運動
4.19運動
1960年4月25日,教授參加學生和市民組成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士兵和警察拒絕攻擊示威者。

其它資料


總理的理髮師—2004年韓國電影,描寫了總統選舉的作票情形及學生抗議的場景。

總統介紹


李承晚,原名李承龍,1875年生於韓國黃海道。幼年入私塾學習漢字和儒家經典。1894年進入美國衛理公會在漢城創辦的教會學校——培才學堂就讀。在這裡,青年李承晚學會了英語,並接受了基督教信仰和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影響。畢業后的李承晚迅速投入社會活動,參加了“獨立協會”並擔任韓國第一家近代報紙《獨立新聞》的英文版主筆。1897年,李承晚因抨擊時政和鋒芒畢露的改革思想被捕入獄。在獄中,勤奮的李承晚編撰了韓國歷史上第一部《韓英詞典》。1904年出獄后,李承晚在教會的資助下赴美國留學,先後就讀於喬治。華盛頓大學、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並於1911年在普林斯頓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成為第一個在美國榮膺博士頭銜的韓國人。1912年曾短暫回國,以傳教的名義鼓吹獨立思想,被日本殖民當局驅逐出境。此後,李承晚僑居美國夏威夷,在當地僑民中積極從事獨立運動,成為聲名煊赫的獨立運動領袖。1919年,韓國的民族主義者在上海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遠在美國的李承晚被缺席選為臨時政府總統,隨即代表臨時政府赴法國向巴黎和會遞交韓國獨立請願書。之後,李承晚曾赴上海宣誓就任臨時總統,旋因與臨時政府其他成員不和而離職,遠走美國。從此一直在美國從事獨立運動。1945年韓國光復后,70歲的李承晚回到漢城。1948年大韓民國成立,當選為首任總統,被韓國人尊為“國父”。執政期間逐漸背離民主憲政軌道,滑向個人獨裁和權威主義。1960年在以大學生為主體的“四。一九”民主運動中被迫下台,再度流亡美國。1965年病死於夏威夷,享年90歲。
作為韓國第一代最高領導人的李承晚總統,曾經為著韓國的民族解放奮鬥了一輩子,為大韓民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開國領袖,在晚年,身居高位,貪婪權力,操縱選舉,成為阻礙民主進程的專制者。而經過異族殖民統治和三年內戰的韓國當時的各方面的社會問題都很嚴重。韓國人民對新政府的專制和無能日益不滿,人民和政府的矛盾日益激化。
1960年,韓國大選,人民對這次政府變動機會寄以厚望。但李承晚明知專制政權不得民心,不甘於退出執政地位的命運,又不思改正,反而使用了一些不合法律的手段操縱選舉,企圖權柄不易人手。富有鬥爭精神的韓國人民終於對自己的政府憤怒了,這次選舉成為一個導火星,燃起了韓國人民為民主而鬥爭的火焰。
1960年3月,第四屆總統大選開始了。李承晚政府出動警察,動員政府官員,採取了以暴力威脅投票人、偽造選票、操縱選票統計等各種手段,以及政府向各選區下達了“調整減數報告”票數的指示等等不法行為。
自由黨為確保80%的得票率,內務部長官崔仁圭指令各行政機關,首先在事前投票確保40%,然後在正式投票時,由組長監視下進行三人組、九人組投票,再確保40%。如果在該計劃失敗的情況下,就在投票站換票或調換票箱。
政府還發布各種禁令,諸如禁止使用公園、體育場等公共場所進行競選活動。這樣,就把民主黨的競選活動限制住了。警方還以各種借口逮捕了大批參加選舉活動的民主黨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