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張黎,男,滿族,1963年生,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教授,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教育研究所所長,商務漢語研究所所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員,中國市場學會營銷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國際商務漢語教學與資源開發基地(上海)專家委員會委員。

人物簡介


北京大學漢語專業本科及研究生畢業,中國傳媒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1987年開始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教授過聽、說、讀、寫等多種課程,擔任過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等職。1997—2011年間,主要從事漢語言專業經貿方向以及商務漢語的教學與研究工作,2015年開始從事本科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教學工作。主講課程有“商務口語交際”、“商務漢語教學專題”、“經濟調研”、“對外漢語教材研究”、“社會語言學”等本科及研究生課程。此外還長期從事企業管理諮詢的社會工作,曾為國內十多家大型企業提供市場營銷、公關、品牌戰略、企業文化管理方面的諮詢服務。曾赴俄羅斯、新加坡、美國、泰國、韓國、英國、丹麥、比利時等國任教或作學術訪問。獨著、主編或參編學術專著、教材和工具書二十餘部,發表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企業管理論文四十多篇,社會經濟評論四十餘篇。

研究特長


漢語口語、商務漢語及其教學,對外漢語教學,社會語言學,市場營銷管理

擔任課程


商務漢語教學專題,對外漢語教材分析,商務口語交際,經濟調研,中國對外貿易,經貿讀寫,經貿口語,聽力口語,初級口語,高級口語,寫作,現代漢語語法

主持科研項目


1.2000.9-2001.9北京語言大學教學實驗項目:商務口語課教學大綱
2. 2003.8-2005.1國家漢辦規劃教材:商務漢語系列教材
3. 2005.1-2006.1國家語委“十五”重點項目: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公共設施與廣告工商產品部分,
4. 2005.3-9,北京語言大學教學實驗項目:經濟調研課教學實驗
5. 2006.1-2008.1,北京語言大學科研項目:漢語言專業經貿方向課程研究
6. 2007-2009,校青年骨幹教師項目:商務漢語使用情況調查
7. 2007-2009,北京語言大學重大教改項目:商務漢語交際策略教學法研究
8. 2007-2009 ,北京市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商務漢語交際策略教學法研究
9. 2010.1-2012.1,北京語言大學科研項目:漢語口語話語標記成分統計分析
10. 2010.9,北京語言大學第一批校級精品課程:商務口語交際
11. 2011.9,教育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提升漢語的國際商務語言地位的戰略與對策研究

學術專著


1. 《商業漢語口語研究——現場促銷語言調查與分析》.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
2. 《經貿漢語課程研究》(主編).商務印書館.2007年
3. 《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參編).商務印書館.2007年
4. 《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5)》(參編).商務印書館.2006年
5. 《語言活性——漢語及其應用研究》(第一作者).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教材


1.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漢語》(總審稿).新疆教育出版社.2009年、2010年
2. 《卓越商務漢語——高級閱讀教程》(參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年
3. 《商務漢語入門——基本禮節篇》(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4. 《商務漢語入門——日常交際篇》(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5. 《商務漢語提高——應酬篇。業務篇。辦公篇》(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6. 《放眼天下----國際商務漢語》(參編).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年
7. 《商務口語教程》(主編).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年
8. 《俄語邊貿會話》(第一作者).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9. 《古今中國面面觀》(參編).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3年
10. 《漢語外貿口語30課》(參編).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1年

工具書


1. 《漢語言文字學大辭典》(參編).遠帆世紀出版社、中華辭書出版社.2006年
2. 《現代漢語語義活用詞典》(主編).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白話呂氏春秋·淮南子》(參編).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2年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論文


1.生成原則及其貫徹,《中高級漢語教學論文選》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991年
2.預測原理在聽力教學中的應用,《語言教學與研究》1994年第1期
3.外貿口語的特點與教學,《世界漢語教學》1992第4期(收入《對外漢語教學課程研究》,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年)
4.自稱說略,《語文建設》1993第3期5.寒暄的策略,《語文建設》1993第6期
5.寒暄的策略,《語文建設》1993第6期
6.試論中級口語教學規範化問題,《語言文化教學論文集》,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5,(收入《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商務印書館2006)
7.漢語句子定式系統,《華文教學與研究》2001年第4期(收入《語言文化教學與研究(二OO一年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8.言語策略與語言教學,《語言文字應用》2002年第2期
9.漢語名詞數範疇的表現方式,《漢語學習》2003年第5期
10.語言純潔性問題,《長江學術》2003第五輯
11.留學生本科的漢語言專業課程編製的基本原則,《國際漢語教學動態與研究》2005年第3期
12.《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語篇分析,《語言文字應用》2006年第1期
13.淺議我國商品包裝與說明文字存在的問題,《中國包裝》2006年第1期
14.廣告語言不規範現象調查,《商業時代》2006年第2期
15.商務漢語教學需求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3期
16.文學語言就不需要規範嗎,《文藝爭鳴》2006年第6期
17.現場促銷言語行為的社會交際功能,《修辭學習》2007年第1期
18.我國地名標誌語言文字使用狀況分析,《蘭州學刊》2007年第3期
19.漢語言專業經貿方向的課程編製,《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0.現場促銷語言研究,《語言文字應用》2007年第2期
21.現場促銷員的會話策略分析,《語言文字應用》2007年第3期
22.商務語言研究概述,《國際漢語教學動態與研究》2007年第二輯
23.基於真實語料分析的商務漢語教材編寫輔助系統,《數字化漢語教學進展與深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24.企業介紹的話語特徵初探(第一作者),《當代中國話語研究》第一輯,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
25.淺析漢語商務口語的基本特徵,《語言學理論與商務漢語教學研究》,學林出版社2009年
26.來華留學生漢語言專業發展30年述評,《國際漢語教育》2009年第二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收入《多視野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
27.淺談第二語言教學研究方法,《對外漢語綜合課課堂教學研究》,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0年
28.中國國內商務漢語教材綜述(第一作者),《美國中文教學與研究》2010刊
29.漢語商務口語的話語特徵,《漢語學習》2010年第3期
30.國內商務漢語教材述評(第一作者),《漢語國際教育“三教”問題——第六屆對外漢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10月
31.領域語言的基本特徵(第一作者),《商務外語研究》第1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年
32.外國商務人員漢語使用情況調查與分析,《“2009中國—歐盟語言合作研討會”論文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33.簡訊廣告語言研究(第一作者),《長江學術》2011年第1期
34.交際策略教學法研究——以“商務口語交際”課為例,《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年第2期
35.漢語中作為話語標記的“那麼”、“所以”、“然後”比較(第一作者),《中國人文科學》(韓國)第四十八輯,2011年8月
36.商務漢語主要教學類型分析(第一作者),《國際漢語教學理念與模式創新——第七屆對外漢語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10月
37.企業商務會議的會話特徵案例分析(第一作者),《蘭州學刊》2011年第12期
38.漢語在國際商務領域使用狀況調查與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年第1期(ISSN0527-9448,CN11-1472H)
39.提升漢語國際商務語言地位的戰略思考,《中國語言戰略》第一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3月(ISBN9787532757596)
40.專門用途漢語研究述評(第一作者),《漢語應用語言學研究》,第1輯,商務印書館2012年10月
41.從語篇層面看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第一作者),《漢語應用語言學研究》第2輯,商務印書館2013.7
42.中越邊民互市語言生活調查研究(第一作者),《語言文字應用》2014年第1期,104-112
43.寧波外貿企業語言生活調查(第一作者),《中國社會語言學》2013年第1期,2014.7出版
44.商務漢語教學的認識誤區,《國際漢語教學》,2014年第4期

企業管理論文


1. ’99國際北京汽車拉力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汽車與社會》.1999年第11期
2. 百年張裕發展啟示錄.《商業經濟研究》.1999年第7期
3. 向營銷管理要效益.《瞭望》.1999年第26期
4. 張裕:百年夢想今日圓.《中國經貿導刊》.1999年第2期
5. 平面廣告的利器——二次閱讀與雙重價值廣告.《國際廣告》.1997年第12期

經濟與社會評論


1. 百姓眼裡看汽車:自主品牌當自強.《經濟參考報》.2003年7月29日
2. 2.0排量新車扎堆兒.《北京青年報》.2003年7月16日C13版
3. 自主產權汽車技術自主開發的破冰船.《中國經營報》.2003年7月14日
4. 中華、寶馬有緣何在.《新民晚報》.2003年7月9日
5. 百年醞釀出芬芳——煙台張裕公司營銷興企紀事(第一作者).《經濟日報》.2000年6月12日頭版
6. 捷達都市先鋒——價格偏高為啥還能走俏市場(第一作者).《經濟參考報》.1999年11月23日4版
7. 50年風雨汽車路.《精品購物指南》.1999年10月8日8版
8. 中國轎車50年.《中國經營報》.1999年9月28日9. 車賽給製造商帶來了什麼.《中國體育報》.1999年9月23日3版
10. 外國食品怎麼啦.《中華工商時報》.1999年8月8日18版
11. 賽車賽什麼.《中國青年報》.1999年6月10日7版
12. 國產汽車打出你的品牌形象.《中國體育報》.1999年6月10日4版
13. 干紅大戰紅了國貨(第一作者).《經濟日報》.1999年5月25日B1版
14. 三元催化器≠環保車(第一作者).《市場報》.1999年4月7日6版
15. 老企業煥發新活力(第一作者).《光明日報》.1999年2月8日
16. 干紅“世界大戰”國貨摧城拔寨.《中國青年報》.1998年10月1日
17. 把脈干紅大戰.《工人日報》.1998年6月16日5版
18. 酒文化真的要改朝換代了嗎.《中國青年報》.1998年6月4日6版
19. 干紅紅到何時.《人民日報》.1998年5月25日12版
20. 滾滾“干紅”潮.《市場報》.1998年5月21日4版
21. 把自身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從汽車營銷看我國車市發展.《金融時報》.1998年1月13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