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

中國古代天文學名詞

天官,中國古代天文學名詞,讀音為:tiān gōng。

現存最早的信史史記,其<天官書>開宗明義就寫著:“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源於中國人民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

古代中國天文學家為了便於認星和觀測,把若干顆恆星組成一組,每組用地上的一種事物命名,這一組就稱為一個星官,簡稱一官。唐宋后也有稱之為一座的。

基本介紹


”史記“的”天官“不單指著某一顆星星,而是所有星曜都可以用”天官“來表示,而構成”天官“的”五官“即”紫宮,房心,權衡,咸池,虛危“等五大星座群,若對應人間五官也就是”中宮,東宮,南宮,西宮,北宮“,因此”五官“又可稱”五宮“,其中星序如何隨時代變異,此天官之位恆常而不變。

天文


二十八星宿是古代中國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顆恆星。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曾廣泛應用於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學及星占、星命、風水、擇吉等等術數中。

其他


天宮,亦名紫微宮, 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天帝居住的宮殿。 自從盤古破鴻蒙,從此天地遙遙不知幾何。西崑崙與西王母之瑤池相對,瑤池化水為雲,廣布天地間成為一重天。天有九重,“九重天”是數量詞,“重”意為數量多,“九”是最大的陽數,在數中最尊貴,所以有“極限尊貴”之意。九重天是指天有極多重。亦指天之極高處。
由一重天瑤池上到九重大羅天共計36層。
而今紫微之星與北斗之星遙遙對映的地方就是傳說中南天門的入口之處。入南天門而入天宮亦是天界入口。天庭以9層浮空雲盾承托。仙島林立,浮雲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