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牌坊街

潮州牌坊街

據黃梅岑先生《潮州牌坊紀略》載:“牌坊,傳說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烏凹肚門’。古時統治者提倡倫理道德,把城鄉間於節義、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將其‘嘉德懿行’,書貼坊上旌表,稱為‘表閭’,故牌坊也具紀念作用。到明時改用石砌,加疊層樓,飾以花紋,二柱一門或四柱三門,唯嘉靖時建多柱多門長牌坊”。

古城牌坊


古時統治者提倡倫理道德,把城鄉間於節義、功德、科第突出成 就者。
潮州牌坊街
潮州牌坊街
清末民初,具有南洋建築風格的騎樓建築引入廣東,在此期間,太平路、東門街也漸次改造成騎樓式商業街,並與明、清石牌坊共存,形成了國內獨特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
1951年,當時尚存的19座石牌坊因阻礙交通、廢墜傷人而被悉數拆除。所幸拆除前均留下照片並對坊刻文字作了實錄。拆除後部分構件由有關單位予以收藏,余散失各處,后陸續有部分構件得到回收。
2006年,潮州市啟動牌坊街修復工程。工程將修復古牌坊22座(其中太平路20座,東門街2座),整修沿街歷史建築,同時實施沿街古井保護、路面和地下管網改造和公用設施配套。修復后的牌坊街,外接廣濟門城樓、廣濟橋、韓文公祠、筆架山潮州窯遺址,內連開元寺、己略黃公祠、許駙馬府及以甲第巷為代表的古民居群落,形成一個反映潮州歷史風貌、人文環境和經濟生活的古城文化旅遊中心區。

牌坊史話


潮州城歷史上是粵東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達官明吏多集於此。入宋以後,人材輩出,人文薈萃,因此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眾多牌坊。
據有關史籍記載,歷史上潮州曾有牌坊91座,其中太平路39座,其他街巷44座,余在金山、韓山、湘子橋。此外,於鄉鎮間尚有57座,因此人們喻為“牌坊城”;而集中於太平路(大街)的牌坊,多為橫跨路面的四柱三門,規模較大,鱗次櫛比,風格獨特,氣勢非凡,故被譽為“牌坊街”。
太平路與東門街是潮州古牌坊最為集中的路段。根據史籍記載,太平路共有明、清石牌坊39座,其中建於明代的有34座,建於清代的5座,最早的建於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是為御史許洪宥建的“柱史”坊,最遲的建於乾隆五十年(1785年),是為直隸總督鄭大進建的“聖朝使相”坊。
潮城的牌坊,除“宮保尚書坊”和“六賢坊”為木結構,“世旌節孝坊”和倒塌后重建的“秋台坊”為磚砌外,余均為石結構。這些牌坊,“二柱一門或四柱三門,以石雕鑿成歇山頂、柱、梁及各小件,架上三疊牌樓,匾額兩旁,有的加配石刻鏤雕之‘雙龍戲珠’或‘龍鳳卷草’之類裝飾,柱邊加設石獅或石鼓插柱礎,潮人俗稱為亭”。
由於歷史上自然與人為因素,至1949年10月潮城解放時共存牌坊39座,其中太平路19座,義安路3座,其他街巷13座,金山、韓山4座(引自存檔《潮州古牌坊一九五○年實錄》,現博物館保存的牌坊照片中,太平路為17座,缺“頭亭”的“兩浙都運坊”和已倒塌的“百歲鄉賓坊”;義安路2座,缺“恩深粵海坊”,印證上述數字是準確的)。
潮城尚存的牌坊因年久失修,出現鬆動和傷損,加之內容又屬“為封建士大夫歌功頌德”,因此一次偶發的突然事故,導致整個牌坊群的毀滅。據介紹,1950年12月17日下午,位於下水門街口(俗稱下市頭)的“百歲鄉賓坊”突然倒塌,壓死了路過的郵政工人許煥坤,於是19日潮安縣城關鎮首屆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召集各界人士討論,通過拆除全城牌坊,並成立“拆卸廢亭委員會”,報經潮安縣人民政府批准實施。至1951年4月,全城除“岳伯”、“省郎”、“忠節”3坊外,共拆了牌坊36座,而“岳伯”、“省郎”2坊也難逃“文革”的厄運,只存下位於北馬路二柱一門的“忠節坊”。
關於拆坊原因,據城關鎮人民政府上報縣政府的城民字第520號文,理由有三:一是“有阻礙交通”;二是“年久失修,廢墜堪虞;三是“在防空時期,更有拆除必要”。實際上除上述原因外,尚有影響商家經營和“封建內容”等內在因素,因此儘管有開明人士劉逸少提出保存少數有價值的牌坊或搬遷,但都沒有被採納。而且儘管決議要求對有文物價值的構件集中保護,但時至今日,倖存者寥寥無幾。

牌坊新貌


潮州牌坊街
潮州牌坊街
1986年12月潮州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後,隨著專門機構名城辦的建立和人們對歷史文化認識的提高,修復牌坊街開始提上議事日程,但由於主客觀條件尚不具備,因此未能實施。進入21世紀以後,在“旅遊旺市”的策動下,古城牆、東門樓、廣濟橋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動工,修復牌坊街已成為名城建設的重要項目再次浮出水面。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和海內外鄉親的熱心支持下,從2004年開始進行規劃設計,同年9月正式奠基;歷2年的施工,至2007年底基本完成牌坊的安裝、驗收、並繼續進行兩側騎樓的修復和鋪設石板路面。
此次修復的古牌坊共22座,其中太平路20座(不包括準備增加的位於南端入口的“三陽門”和“十相留聲坊”),東門街2座。在修復工程中,採取“原址、原貌”和“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的原則,但由於22座中只有15座存照片,而且歷半個世紀環境的變動和考慮布局的合理,因此“原址、原貌”只能是原則上的多數。
2004年4月,潮州市委、市政府開始動工修復潮州牌坊街,共修復古牌坊22座,其中太平路20座、東門街2座,新增“三陽門”和“十相留聲坊”2座牌坊。工程於2009年10月1日竣工正式對外開放,成為與廣濟橋齊名、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景點,也是國內最大規模的古牌坊街。潮州透過牌坊街這條“中軸線”,逐步修復建成一個風格多樣、內容豐富,充分反映潮州歷史文化的人文環境、歷史風貌和經濟生活的文化旅遊中心區,並分傳統文化街區、特色產業及旅遊精品街區、民居客棧街區、小吃一條街、娛樂休閑街區五大個功能區對外開放,是潮州旅遊觀光的重點景區。

文化價值


潮州牌坊街
潮州牌坊街
據此次牌坊的主要設計者邱創平工程師介紹:修復的22座牌坊中,明代從1517年至1637年建的18座,清代從1736年至1785年建的4座,前後歷268年。牌坊的內容有狀元坊、榜眼坊、尚書坊、柱史坊、大總制坊、四進士坊、七俊坊以及八十八歲中進士的木天人瑞坊、父子兄弟俱中進士的科甲濟美坊、金榜聯芳坊等。牌坊的結構有12柱、8柱、4柱,可抗8級地震,達到“大震不壞,小震不倒”。同時在廣泛徵集原牌坊構件的基礎上,共利用原構件42塊,其中主要有“七俊”、“賜錦重光”、“木天人瑞”3個坊的匾額以及聖旨牌、青石通雕,浮雕等構件。
潮城牌坊的修復,實現了半個世紀潮州市民的夢想,體現了大治之年的新氣象;同時恢復了名城潮州的一處重要傳統街區,打造全國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這對於保護和建設歷史文化名城,發展旅遊事業將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牌坊介紹


四進士坊
位於四進士亭巷口。
屹立在大街四進士亭巷口的四進士坊,上坊鐫上“為翰林院修撰蕭與成。陝西道御史蘇信。河南道御史陳大器,行人司正薛侃立。”左鐫“潮州知府丘其仁。通判黃洪。范惟恭,推官秦撰建”。
話說蕭與成,明朝正德丁丑科進士,字宗樂,號鐵峰,潮陽人,授翰林院國史檢討,至孝,秉性高潔。
他使民眾不用交納虛糧之外,還為潮州人民做了兩件大好事,一是曾經身先士卒,帶鄉勇打擊入侵倭寇,保住了棉城。二是棉城護城河雍塞時,他帶頭疏通以利運輸和防禦,後來經費不足,又變賣家財以還清疏資工程費用。他還是個文學家,多有著述,書錄於《鐵鋒先生遺稿》。
明代的陳大器、薛侃、蘇信三人與蕭與成同為明正德丁丑科(1517年)進士,陳大器,字國成,號石塘,潮陽人,為官以政績卓越升御史;薛侃,字尚謙,號中離先生,揭陽龍溪(今潮安庵埠人),性至孝,授行人司(掌朝覲聘問)行人。
因母逝守孝,結廬於梅林潮西虎山,講學不輟,人稱中離先生。他師承王陽明(守仁),學習他所創立的心學,公開批評朱熹理學,影響遍及全國。蘇信,字宗玉,號確軒,饒平人,中進士后,官監察御史,決獄明斷,施政公平,百姓稱頌。
文宗方伯·皇命三錫坊
位於軍廳巷口。
宗方伯坊在軍廳巷口,為明代福建左布政黃琮建。此坊作南北向,南額“皇命三錫”。
黃琮,號玉田,明鐃平宣北都大埕(今鐃平大埕鎮黃村人)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授大理評事,掌司法,治獄有方,平反不少冤案,對犯罪施之以法,深得民心。告老返鄉,修築東津堤,江東急水塔,做了不少利民善事。
黃琮曾升任雲南督學故稱“文宗”“方伯”是一方之長之意,黃琮曾任福建左布政使,故尊為“方伯”。
坊的北額鐫“皇命三錫”。“錫”通“賜”,賜予,指黃琮曾任雲南督學,福建布政使。其祖允德,父夙興,亦得贈布政使。故稱“三錫”。北額言其官職,南額言其榮耀。
此坊不僅為了紀念黃琮,而且紀念著抗日英烈們。1939年此坊西北處為日寇駐軍司令部。當年7月15日,國民黨軍獨九旅625團在團長伍少武指揮下攻入潮州城,與日軍巷戰。包圍日軍司令部及各據點,激戰三晝夜,傷亡400多人,其團三營營長黃 修身先士卒,帶頭衝鋒時不幸被敵人擊中,橫屍坊下。后因日寇援兵趕到,攻城部隊接應不協調只好撤退。
人們懷念英烈,便到坊下拜祭,日寇便把此坊拆除,,但抗戰陣亡將士永遠活在潮州人民心中。
狀元坊
位於鋪巷口。
眾多的牌坊中,坐落於大街鋪巷口的“狀元坊”可以說是最著名的了。
“狀元坊”與其它坊相比,在外觀上有很大的區別——它的第一層承載全亭上部的坊梁是整條的,有“國家棟樑”的象徵,而其它牌坊則不是整條橫石。“狀元坊”是為明嘉靖壬辰狀元林大欽建。
林大欽,字敬夫,海陽東莆都(今潮安金石)人,自號東莆子,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狀元及第,依例聽選為翰林院修撰,從六品官。在新科進士中,只有狀元才能獲此殊榮。負責起草制誥,修史著作圖書等,尤以修史為重,故林大欽也被稱為東莆太史。
一說起林大欽,可是家喻戶曉的,他的傳奇故事講一天一夜也講不完。林大欽是潮州唯一的一名狀元,他的聰明才智使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傳說林大欽原名大茂,啟蒙老師葉臻為試其機敏,曾出對:“竹架滿園,豈能成林大茂?”林大欽知他說竹子難為棟樑材,便以先開花后才生竹的寒梅回對:“梅花魁首,何曾從葉先生。”葉臻知其有大志,又作一很大難度的字聯:“此木是柴山山出,”那知林大欽立即回對:“白水是泉夕夕多。”葉臻為讚賞他的才華,便給林大欽把大茂改為大欽,有欽佩之意。此後,林大欽還有“智斗翁萬達”、“呤詩借宿”、“巧計救廣東”等故事,已是街知巷聞。更別說洋洋4500 除言的《廷試策》,它尖銳地指出當時的政治弊端,並且詳盡地分析其原因,又提出八項除弊措施。並直言儆告皇帝“誠坦懇至”“清虛寡慾”以“富民生足衣食
廷試策》不僅在形式上以其明快奔放的文筆博得嘉靖皇帝的垂顧,更是在內容上以其切中時弊的政治見解和精闢論述打動了當時尚未完全昏庸的嘉靖皇帝之心。
由此可見,林大欽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高的。
聖朝使相·覃恩三錫坊
位於翁厝巷口北面。
鋪巷口的“聖朝使相坊”是“為進士太子太保,直隸總督鄭大進建”的。
北額鐫“覃恩三錫”。“聖朝”,是封建時代尊稱本朝。
“使相”是稱呼兼大學士的總 督。
北額稱鄭大進官職,而“覃恩”是舊時帝王對臣民的封賞(或赦免),“三錫”即“三賜”,說的是鄭大進自其曾祖得贈三代大夫。
鄭大進,字譽捷,號謙基,又號退谷。揭陽梅崗都山村(今揭東玉滘鎮)人。出身書香人家,有神童之譽。清乾隆元年(1736年)登進士。官至直隸總督。授太子少傅銜。鄭大進在乾隆盛世中是一位有才華,有經濟天賦,又有改革精神的實幹家,深得皇帝倚重。他改革鹽價及征蠟征糧的辦法。注意興修水利,賑災救災,體恤民情,懲治邪惡勢力。立下很多功績。更難得的是他官階不小,卻胸懷開闊,寬容博愛,“兩度修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四句至今為後人所傳誦的詩,乃出自清朝著名宰相鄭大進之口。
傳說乾隆四十四年鄭大進任湖廣總督時,因其親戚修新府而與鄰居為牆起了爭執,鄰居要佔過其家三尺之地。親戚們便先後修書兩封給鄭大進,請他叫地方政府派人勘察其牆基。豈料鄭大進卻在回信中附上了這四句詩,希望他們能夠為別人著想。親戚們明白了他的意思,便讓出了三尺之地,鄰居過意不去,也讓出了三尺之地。這就是名聞遐邇,被後人津津樂道的“六尺巷”。
他家鄉山美村是小姓,常與人口多的鄰鄉池厝渡發生糾紛,山美村民要鄭大進出面“整治”池厝渡人,鄭大進便告誡鄉親,“有千年池厝渡,無百年鄭大進。”要大家以和為貴,他的高尚品格感動了兩村村民,從此兩村和睦相處相安無事。鄭大進這種忍讓寬容的精神,豈不是我們建立和諧社會所應有的精神嗎?
這一座牌坊,讓我們每一個潮州人深記他的貢獻,讓他愛國愛民寬厚大度的精神代代傳揚下去。
理學儒宗·銓曹冰鑒坊
位於羊玉巷口。
理學儒宗坊”也叫”四獅亭”,是”為吏部郎中唐伯元建”。
唐伯元,字仁卿,號曙台,澄海蘇灣都人,他的一生以清節知名,在治政和治學上都很出色,有“嶺海士大夫儀錶”的美稱,清萬曆二年(1574)考中進士,歷任江西萬年知事,北京禮部制司主事,湖廣秋闈主考,尚寶司司丞(專掌皇帝寶璽、符牌、印章),又升任吏部選司員外郎,代行郎中之職,此額“理學儒宗”指他的學術成就。
唐伯元師事呂懷,精通天理良知之學,踐覆篤實,為文士所崇敬,故譽為儒家的宗師。南額“銓曹冰鑒”的“詮”指選拔,“曹”為官吏,“冰”指清白,“鑒”如明鏡。這裡指唐伯元遷吏部員外郎,考功文選郎中,明帝整頓銓政,他能悉心整剔,使銓政肅清。故譽之為“銓曹冰鑒”。
坊建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系四柱三間三樓石坊。下層梁坊間並按 排嵌砌著兩幅通雕麒麟,中間是梅花鹿,雙獅和錦雞,寓意是高官厚祿,公正無私和衣錦回鄉。此坊俗稱“四獅亭”,因正中兩柱前後各立一對石獅子,這在潮州牌坊中是絕無僅有的。
牌坊上的雕刻彩繪的各種圖案花紋,不僅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蘊涵深刻的文化內涵,象徵著潮州人美好的心愿,期盼健康、長壽、富裕、人丁興旺、吉祥如意等。正當我們駐足細看時,一名77歲的許伯又給我們講起“四獅亭”發生的劉進忠反清復明的生動故事。(歷史小說《三春夢》有關故事已作了描寫),他講到當年劉進忠和清軍副都統鄧光明在城裡廝殺,鄧見劉進忠墜馬,急忙追上,將左手鐵鏈望劉進忠打去,卻打著四獅亭的石獅,石獅耳朵打去了一隻,鄧眼睜睜望著劉直奔鎮台衙門而去。自此石獅缺了一隻耳朵。潮人也有了一句歇後語“四獅亭石獅——獨耳”,暗示此人姓“陳”。
柱史坊
位於柳衙巷口。
柱史坊是“為明御史許洪宥建”許洪宥,字舜仁,海陽(即潮安)人。
許洪宥,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舉人,任廣西臨桂縣教諭,以學行優秀,征為御史,敢直言。明刑科給事中竇明固言事下獄,洪宥疏救獲免。后因父亡故,回鄉守孝三年。期滿,回朝任職。病逝於家中。
御史是諫(提意見)官,秦漢設御史府,東漢稱為“柱台”以示重要。故也稱御史為“柱史”。
柱史坊右額鐫“明監察御史許洪宥”,左額鐫“欽命總督兩廣軍務兼理巡撫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陳金。
下坊梁鐫“明正德丁丑(1517年)夏”。
三世尚書·四朝大老坊
位於分司巷口。
三世尚書坊是“為贈太常卿林瓚,子林喬慣及孫戶部侍郎贈尚書林熙春建”。
林熙春,字志和,號仰晉,海陽龍溪(今潮安庵埠)寶隴村人。明萬曆十年(1582年)中進士。在京任職期間,河北玉田縣發生兵變,林熙春不顧個人安危,進城向判軍宣揚朝廷威德,陳說利害,終於使他們歸順朝廷。
在任大理寺時,能革除私弊,樹立廉潔之風,訂“約官”,“約民”十六項,他勇向皇帝進諫。如止東封(泰山),減織造,停採珠,回青(進貢獵鷹)皆於國體有關。后因太監魏忠賢當權,他不願與之同流合污,遂辭官回鄉。四潮后,林熙春關心家鄉,興利除弊,多次向地方官建言獻策。他在潮州爭鹽稅,減里役,倡建鳳凰台,三元塔,浚三利溪,修文廟;在龍溪倡建許隴堤橋,建文昌閣,創龍溪會館,向官府爭取減輕龍溪差役十分之四,他不遺餘力為地方興辦許多公益事業。
林熙春終年80歲,皇帝追念他的功績追贈其父,祖父為尚書封號,合林熙春為“三世尚書”並立牌坊表彰。坊的南額鐫有“四朝大老”那是因林熙春輔萬曆,泰昌,天啟和崇禎四朝皇帝,故為“四朝”,“大老”是對他資深望重的大官稱呼(亦指德高望重的老人)。
坊額八字均尺半見方,遒逸絕倫,含蘇軾、黃庭堅、米芾之能,為全城額坊字最佳。相傳為吳殿邦所書。清大書法家翁方綱(北京宛平人,乾隆十七年進士,官至南閣學士)來廣東督學時見此八字讚不絕口,叫人拓下,排為“四尚四書朝大三老”,一時傳為佳話。其實牌坊街字都甚佳,藝術價值很高,難怪俗話說:“大街看亭字”。
宗伯學士·三世宮端坊
位於載陽巷口。
宗伯學士坊是“為南京禮部尚書黃錦建”。
黃錦,字孚元,一作絅存,號絅庵。饒平縣宣化都(今大埕鎮上黃村)人。他博學能文,熟諳當代掌故。明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授翰林學院檢討。參與篡修《明神宗實錄》。為人剛正不阿,拒絕為魏忠賢建生祠;崇禎四年任辛未科會試同考官。選拔的都是知名士子。所任官都是皇帝的身邊侍臣,尤其是詹事一職,是主掌對朝廷機要文書管理。可說是“心腹之臣”,又歷任禮部右侍郎,吏部左、右侍郎兼侍讀學士、南京禮部尚書。因病告歸,聞崇禎自縊於煤山。悲痛欲絕。
清順治二年(1645年)。福王朱由崧在福建建立政權(隆武),黃錦出為禮部右侍郎,晉為尚書,郝尚久反清時,黃錦傾家助餉。事敗后黃錦逃匿隱居潮州石庵山。直至八十三歲才去世。黃錦博學能文,著有《華耕堂集》。
黃錦官至尚書,故稱“宗伯”,當過侍講學士,故額為“宗伯學士”,左坊眼鐫有“旃復綸恩”意思說黃錦曾屢次受皇帝的下詔表彰;右坊眼鐫:“玉鉉冰鑒”則言他為人高潔廉正。南額鐫的是“三世宮端”是因為黃錦曾任詹事府正詹事,負責內宮事務,父祖因而贈其官,故稱之。左坊眼鐫“棣萼齊芳”是指兄弟進士(兄琮也是萬曆戊戌進士),又有弟琦萬曆庚舉人故謂之(棣萼比喻兄弟)右坊眼鐫“橋梓濟美”。“橋梓”是父子,意即贊父子冠絕當世,超過同輩。
戊辰八賢·盛世元凱坊
位於廣源街口。
“盛世元凱坊”又稱“戊辰八賢坊”,是“為崇禎戊辰進士同榜八人辜朝薦、郭之奇、黃奇遇、宋兆禴、李士淳、梁應龍、楊任斯、陳所獻建”崇禎戊辰為明崇禎元年(1628年)。他們就是被潮人尊稱的“后八賢”。
“盛世元凱”,指國家興盛之時,善和之士。《左傳.文》謂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稱為“八元”,高陽氏有才子八人,稱為“八凱”。後人稱皇帝輔佐大臣作“元凱”。坊額八賢為賢君盛世之“元凱”,同榜八進士為德才兼備的人才。
辜朝薦、字端敬,號在公,海陽(潮安)金石大寨人,官至禮部科給事中。明亡,支持鄭成功、鄭經反清復明,鄭成功收復台灣。他到台灣后除支持鄭氏父子屯墾開荒。寓兵於農,積極反清復明外,還以詩文寫下了台灣最早的第一批文字作品,被稱為"台灣文化的開拓者"和"早期的傳播者"。逝世后,台灣民眾特建祠祀奉它.
郭之奇,字仲常,別字菽子,號正夫,又號玉溪,揭陽縣城東門人。明亡,傾盡家產支持隆武及永曆帝抗清,后被清兵所捕,拒降被殺。
黃奇遇,字亨臣,號平齋,揭陽漁湖廣美人。
宋兆禴,字爾孚,號嘉公,揭陽漁湖鳳圍村(今屬榕城區)人。
李士淳,號二河,又號玉溪,程鄉(今 梅州市梅縣區鬆口鎮洋坑村)人。
梁應龍,字霖海,原籍饒平,世居海陽(潮安)東津。
陳所獻,號樂庵,饒平人。
楊任斯,字君賡,普寧人,落籍海陽(今潮安庵埠文里村)。
以上八賢都是為官清正,功業卓著,又是凜然正氣,高風亮節的飽學賢士。崇禎戊辰科是潮州明代科舉上巔峰,為人津津樂道的一科。此坊也是潮州科舉坊中最後一個科舉坊。清代的科舉出身士子遠不及明代多了。
恩光洊錫坊
位於東門街古井東側。
恩光洊錫坊”是“為封尚書翁玉建”,翁玉,字文璜,號梅齋,明揭陽鮀江里舉登村(今屬汕頭鮀浦鎮)人。
翁玉是位品德高尚宿儒,兵部尚書翁萬達父親,翁玉學識豐富,精經學,家教嚴謹,教育翁萬達為人所稱道。
“恩光”指古代帝王或朝廷給臣民的恩惠,封贈。
“洊錫”的“洊”有連續之義,“錫”通“賜”指皇帝連續封贈翁玉四次,翁玉被“敕封承德郎,戶部主事,加封中憲大夫,廣西按察司副使,通議大夫,兵部左侍郎,資善大夫,兵部尚書(正三品)”。
七俊坊
位於東門街古井西側。
七俊坊”是“為嘉靖甲辰科進士林光祖、章熙、黃國卿、郭維藩、陳昌言、蘇志仁、成子學建。
嘉靖甲辰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
“俊”者,才智出眾之謂。“坊”是為緬懷錶彰七位明代才智出眾的進士而立。
七位中林光祖、黃國卿、郭維藩、陳昌言、都為揭陽人,章熙、蘇志仁、成子學都為海陽(潮安)人。
少司馬·大總制坊
位於東門街口南面。
少司馬坊”是“為兵部侍郎總督宣大等處翁萬達建”。(總督河北宣化,山西大同)。坊的北額鐫“大總制”下鐫“明,賜進士,兵部尚書,三邊總制翁萬達建。”旁鐫“皇明嘉靖廿五年(1563年)立,民國十三年(1924年)六桂堂重修”,“總制”即總督,“三邊”為薊鎮(今津薊縣)宣化和大同。坊的南額鐫“少司馬”。“司馬”,《周禮》六官之一的“夏官司馬”,掌軍事,軍需等事。後代以“大司馬”稱“兵部尚書”,以“少司馬”稱“兵部侍郎”,由此知建此坊時翁萬達只是“兵訓侍郎”,未封兵部尚書。翁萬達作為一代軍事家和政治家,的確不失為潮州,乃至嶺南先賢中軍功最卓著,詩文也最具有特色的人物之一,他的事迹廣為傳播,被稱為“嶺南第一臣”,譽為國之“干城”。隨著海外潮人的足跡,他的聲名也遠播異邦。如泰國,他被譽為“英勇大帝”,立廟祭祀竟多達100多處。
翁萬達,字仁夫,號東涯。明揭陽鮀江里舉登村(今汕頭鮀浦鎮)人。嘉靖鮀丙戌(1526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升郎中,出任梧州知府。為官清廉,不畏權貴,“時總兵仇鸞橫甚,縱部兵為虐,萬達執其健卒撻之。”因此聲績顯著,擢升為廣西副使,且向朝廷建議整頓土司有功,平莫登叛亂功績更大,壬寅(1542年)晉為四川按察使。癸卯(1543年)轉調陝西左右布政使,不久升為副都御史,十二月拜兵部侍郎總督宣(化)大(同),山西,保定軍務,人稱三邊大總制。后又揭發宗室有叛亂行為而提升為兵部左侍郎,再升右副都御史。
翁萬達總制三邊,親士卒,嚴守備,修築大同西路,宣府東路長城1000多里,並對長城的“敵台”予以改良,鞏固了邊防,嘉靖帝為獎勵其功,特恩蔭其子翁思佐為戶部中郎。翁萬達督戰六載,主要對手是蒙古韃靼部的俺答汗。其時俺答雖“勢力張,控弦數十萬”,但總不敢大規模進犯,邊關一度出現了昇平景象。在曹家莊一役中,翁萬達親臨督師,以少勝多,威名攝敵。明世宗聞訊,立即授予他兵部尚書之職。但不幸其父逝世,翁萬達匆匆南歸奔喪。此時俺答即無顧忌大興兵犯境,在他歸里第二年七月,大同失守,京畿震動,世宗急詔萬達抵邊關,萬達因喪期未滿,又加上自己背疽發作,派義子翁從雲攜帶《乞恩陳情終制疏》上京,尚未抵達,俺答已從北口直迫都城,世宗又連下兩道金牌催促翁萬達,萬達儘管背疽劇發,仍奮身兼程趕京,可離京萬里,歷四十一日才抵京報到,此時皇帝聽信權奸嚴嵩,仇鸞讒言,疑萬達避事,更又因謝疏字訛,把他從兵部尚書降為兵部侍郎,后又將其削籍為民。在回鄉至福建清流縣途中,背疽疾發,至上杭縣不幸於舟中去逝。享年五十五歲,等帝感邊防重任非萬達莫屬,詔令他再任兵部尚書,詔命到達時翁萬達已去逝四天了。隆慶中,翁萬達被追謚號“襄敏”誥
節鎮三省·誥敕重封坊
位於三家巷口。
誥重封坊是“為封知縣贈知府陳以賁子梧州知府後升貴州副使陳志頤建”。
坊額鐫刻“誥敕重封”,“誥敕”,是誥封,敕 封的合稱,明清時皇帝對官員及親屬授予爵位名號的封典,五品以上用皇帝之誥命授予,稱“誥封”;五品以下用敕命授予,則稱敕封。
陳以賁以子志頤而初敕封宣化知縣(正七品),繼而誥贈梧州知府(正四品)。坊南額鐫“節鎮三省”,是因陳志頤曾奉皇帝命令在貴州及湖廣(今湖北、湖南)的五開、廣西的南州等處整頓、安撫三省地方行政機構和軍隊武裝設備,政績頗著,因此坊字作“節鎮三省”以彰其功(此處“節”指符節,古代用以證明身份的憑證)。
陳志頤,字養洛,明海陽秋溪(今潮安官塘)人,明萬曆元年(1573年)舉人,為官能恪盡職守,常有建樹,受過“賜金幣、內膳”獎勵。
侍御坊
位於三家巷口。
為明進士、苑馬寺卿成子學建。
侍御,即侍御史。成子學曾任監察御史,故稱侍御。苑馬寺卿,明官名,主管皇帝用馬及政府牧馬場。
兩京科道·金榜聯芳坊
位於開元路口北面。
為明監察御史遷陝西副使鄭安,弟吏科給事中鄭寯建。
兩京,一說指鄭安任職的兩地,一說鄭安、鄭寯任職的兩地。科道,明設兩大監察機構,其中給事中分為六科,監察御史分十三道,合稱科道。
台省褒封·科甲濟美坊
位於金聚巷口。
為明戶部郎中李思悅之父李一庄,御史李春芳之父李大受建。
台、省均為古官制。如唐設中台尚書省、東台門下省、西台中書省,此處代稱中央機構。褒封,指李一庄受封為郎中,李大受受封為御史。科甲濟美,指李氏一家出了四個進士,二個舉人。
大理少卿·經略邊務坊
位於義井巷口。
為明大理寺少卿吳一貫建。
大理即大理寺,古代掌管刑法的機構,卿為正職,少卿為副職。經略,即經略使,掌管邊路的軍事及行政。
坊眉“繡衣”與“廉憲”均為官名。
吳楚重鎮·四世大夫坊
位於甲第巷口。
為清乾隆壬戊(1742)科武進士林炳星建。
林炳星曾任湖北、湖南等處軍務,故稱吳楚重鎮。本人及其曾祖、祖、父均受封武義、武功大夫,故稱四世大夫。
大夫—清泛指高級文官為大夫,高武文官為將軍。此處大夫為專用封銜。郎中則相當於部下面的司長。
賜錦重光·貤封疊被坊
位於大石獅巷口。
為清雍正甲辰(1724)科進士,河南鞏縣知縣邱軒昂建。
貤,轉移也。清規定,受封的官員可將封銜轉給家人,以光宗耀祖。邱軒昂將封銜轉給父、祖,故稱貤封疊被(音備,受之意)。
榜眼·秋台坊
位於傢伙巷口。
為南宋建炎二年(1128)廷試第二名,禮部尚書王大寶建。
秋台—王大寶曾任刑事長官,古稱秋官,尚書古稱台閣,故稱秋台。
玉署仙班·木天人瑞坊
位於石牌巷口。
為清乾隆進士,賜翰林院侍讀劉起振建。
玉署、木天均指翰林院,人瑞指年壽特高者。劉起振88歲中進士,終年103歲。
大理司平·兩浙都運坊
位於辜厝巷口。
為明大理寺評事鄭崇建。因是太平路南端第一坊,俗稱“頭亭”。鄭崇曾任大理寺司務、評事,及兩浙都轉鹽運使。
十相留聲坊
位於鄭厝巷口。
泰山北斗、十相留聲坊原在義安路,建於明代。泰山北斗指韓愈,十相指歷代被貶或隨亡朝來潮的十位宰相。其中唐四位,均被貶;宋六位,三位被貶,三位隨亡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