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疃板雞

闞疃板雞

闞疃集古名“房鍾”相傳素有“龍虎寶地”之稱,是歷史悠久的皖北明珠重鎮,集市貿易十分繁榮,地方小吃別具風味,闞疃王氏板雞始創於清朝時期,沿襲至今已具數百年的歷史,世代享有盛譽。今王氏板雞的後代傳人王義(王老三)攜長子王寶貴吸先輩技藝之長,匯百家制雞之優,特選魯、豫、皖中原土養雄雞為原料,用祖傳秘方加二十餘味名貴中草藥調配,以優質千年古泉(建於明太祖1307年間)水浸泡、洗濯、多道工藝精細加工、滷製出的板雞肉質鮮嫩、香味醇厚、清脆爽口、回味唇齒留香悠久,堪稱江淮一絕,八十年代聲震華夏,遠銷海外,成為名吃中一大亮點,是合家聚餐,饋贈親友的最佳禮品。其獨特傳統工藝產品,二OO八年被列入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百年老店王氏板雞”榮獲CCTV2“美食地圖”推薦食品。

菜品歷史


利辛縣闞疃王氏板雞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闞疃,古稱房鍾,是個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鎮,這裡三水交匯,交通發達,物產豐饒,風光秀麗,商賈雲集,繁華熱鬧,素有“皖北小上海”之稱。到利辛不去闞疃,等於沒到利辛。闞疃有一道聞名遐邇的名菜——闞疃板雞,也叫闞疃脆皮雞。沒吃闞疃板雞,就等於沒到闞疃。當地有歇後語說:闞疃板雞——好吃。“好吃”,就是對闞疃板雞的最樸素,最簡潔,最準確的概括。
因板雞的聞名,街市隨處可見,但要數正宗還是王氏板雞,四代相傳。
板雞口味的好壞,和製作密切相關。比如最重要的腌制過程,除了腌制時間的把握要精確外,腌制材料的配比也是關鍵所在。比如王氏板雞,就在原本板雞的腌料上進行了創新,除了常規的茴香、桂皮等天然香料,還研製添加了多種高檔中藥材,並按照地區的口味進行了配料分量的調整。正因為如此,才形成了如今王氏板雞的獨特風味。
除了腌制外,板雞的晾乾環節也值得一提。事實上,我們在今天之所以能全年吃上板雞,還是拜現代工業控溫控濕技術所賜。板雞晾乾環節對環境溫度、濕度都有要求,一般來說,晾乾溫度最好在13℃左右,而濕度最好保持在60左右:如果溫度過高,濕度過高,板雞會變質:而溫度過低,濕度過低,板雞肉中的動物氨基酸則無法在晾乾過程中酵化酶化,雞肉就不入味、不香。
板雞是參考板鴨的生產工藝研究開發的一種新產品。

菜品做法


該產品通過採用複合配料腌制、烘乾和後期發酵的工藝,改善了製品的組織狀態和風味,降低了產品的水分活度,從而製成了具有良好的組織狀態和口感、鹹淡適宜、臘香濃厚、貯藏性良好的板雞製品。
1.配方
白條雞100千克,食鹽3千克,亞硝酸鈉8克,維生素C30克,大茵香200克,蔥40克,姜25克,蔗糖1~1.5千克。
王氏板雞的飼養加工原先規模小,效益差。後來在1991年,從市場信息中獲知,國外在研究中國地方雞的營養和獨特風味。王氏板雞總經理立即決定,從單一飼養商品雞、產蛋雞,提供種雞,拓展到加工生產特色雞食品。他們首創用微生物技術加工、製作板雞,填補了國內食品加工業的一個空白。
公司原先考慮投資2-3個億造雞舍,但回收投資慢。公司決定採用分散養殖的經營方式,即把肉雞分散在5500多戶農家飼養,不斷擴大農戶數,有積累時再造現代化雞舍,同時開拓全國市場。
1995年,公司孵化雞苗1000萬羽,全部分散到農戶。公司供應飼料、疫苗,負責培訓,搞好技術跟蹤服務。農戶一般養50隻到500隻雞。最多一農戶養2萬隻,公司負責收購。1隻雞從雞苗到成雞,農戶可獲利3元,使當地農戶普遍脫貧,並走向小康和富裕。
隨著公司盈利大幅上升,公司一邊建造現代化的雞舍、鴨舍、豬欄,一邊走向全國,欲與美國肯德基家鄉雞一爭高低。
板雞以“景黃雞”為原料,以“四黃一白”馳名。這種雞以低脂肪、高蛋白、賣相好、吃口佳為特色,吸引了國內外的關注。
雞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鳥綱。它的祖先是野生原雞,產於我國、印度、緬甸、馬來亞等地。大約在五千多年前馴化為家禽。目前,我國各地都有大量飼養。
雞的種類和品種繁多,大體上可分肉用雞、蛋用雞、兼用雞和專用雞四大類。
肉用雞又分肉用仔雞和一般肉用雞兩類。這種雞,是以產肉為主,產蛋為次的雞種。肉用仔雞早期生長迅速。8~10周體重可達1.75公斤左右。一般肉用雞,體型大產肉多,肉的品質好。
蛋用雞,產蛋多而大,體型一般較小。
兼用雞為肉、蛋兩用品種。這類雞性情溫順,不但產蛋多而大,且體型也較大.
專用雞是專供藥用或專供觀賞的雞種。其體型和性情較為特殊:有的尾巴很長:有的素靜大方,羽毛奇特,形態美觀:有的體型碩大,性情兇猛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