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剛

四川雅安天全縣“末日背包”男人

李永剛,男,39歲,自由職業者。曾親身經歷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從零開始學習求生知識,採購相關裝備,備下了五個“末日背包”。

人物簡介


李永剛
李永剛
李永剛,男,39歲,自由職業者。
李永剛完全靠自己,不給別人添麻煩。有些人把(帳篷)桿桿拆來拆去都沒搭好,,李永剛就過去幫忙。地震那天上午,天全縣城籠罩著惶惑不安的情緒———居民們不知道外界的援助要多久才會大規模進入,人們都在焦慮中等待,但李永剛不在等待的人群里。李永剛穿著“火炮兒(內褲)”就跑出家門的李永剛回家穿好衣服,從陽台里拖出來一個將近50斤重的大背包。沉重的背包在這個中等身高、白淨麵皮的漢子背上顯得尤其巨大,包的一側,一把差不多兩尺長的仿製德式軍刀晃來盪去。
這只是,李永剛備下的五個“末日背包”中的一個。他家有六口人,除了尚在襁褓中的小兒子,妻子、母親和兩個女兒都各有一個“末日背包”,最大的就是李永剛背上這個,最小的屬於六歲的小女兒,只有十斤重。帳篷睡袋衣服食物自不待言,包里還有指南針、手套、頭燈等等你想到或者想不到的裝備,甚至還有做一台傷口縫合手術的器材。
是的,“末日背包”,這個男人相信“世界末日”。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憂患意識”。

地震經歷


地震后第六天都沒向政府領過食物

徠李永剛背著大包來到岳父家的院子,他熟練地拿出部件,搭起了帳篷。“我這個帳篷要有泥巴打釘子才安逸,水泥地板上弄不抻展(四川話‘整齊’)。不過也只有將就了。”當晚,一家六口人在三個帳篷里“將就”了起來,這時,還有許多居民沒找到可以“將就”的地方。而李永剛甚至還有時間開著自己的轎車,穿行在縣城的大街小巷,尋找亟待幫助的人。
不光不用操心住,吃的問題李永剛也毫不擔心。他的背包里有的是壓縮餅乾、軍用罐頭、凈水葯。屋子裡還藏著兩百斤真空包裝的大米,直到震后第六天,他都沒有從政府手裡領過一點吃的或者喝的。“我完全靠自己,不給別人添麻煩。”李永剛說。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他還要幫助別人。救援物資大量進入天全縣之後,街坊們陸續領回帳篷。“有些人把桿桿拆來拆去都沒搭好,我就過去幫忙。”有了他這個熟手,一頂頂藍色的帳篷在街巷之間立了起來。

希望背包“永遠不再派上用場”

髮型一絲不亂,衣服乾淨整潔,開著一輛嶄新的雅閣,李永剛說自己不是老闆,是“自由職業者,靠和朋友合作做事賺錢,沒有固定收入”。他是家裡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也是唯一的男丁。十四歲時父母離異,父親去了雲南,這個念到小學畢業就輟學的男孩必須挑起生活的重擔。他當過農機駕駛員、省青運會摔跤選手、野的司機、酒吧和美容院老闆,還去外地打過好幾年工。
24日早上11點,聽說幾個外省來的記者想去鄉下走訪災情,他二話不說,開車就走。在車上,他和記者說到自己準備末日背包的動因。他的父母出生於上世紀40年代,伴隨著可怕的飢荒成長,“三年飢荒餓死了好多人,至少有兩個親戚都講述過自己吃死人肉熬過飢荒的經歷。”
五年前親身經歷的汶川地震,讓這些埋在心底的故事蘇醒過來。汶川地震后,他從零開始學習求生知識,採購相關裝備。除了備下的五個包,他還在鄉下租了三間木屋,寒暑假帶孩子過去拉練。
4·20地震的腳步漸行漸遠,李永剛也開始總結起末日背包首次實戰的經驗:“罐頭還是帶多了。真的出了大事,背那麼多東西走不遠。”他已經在著手調整物資比例。不過,相比起“下次受災表現更好”,他更希望自己的背包永遠不再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