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抗凝血酶ⅲ
血漿抗凝血酶Ⅲ
血漿抗凝血酶Ⅲ(AT-Ⅲ)屬廣譜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是血漿中重要的生理性抗凝血因子,參與體內抗凝血和凝血系統的動態平衡。AT-Ⅲ水平與心腦血管病高凝狀態和血栓形成密切相關。目前血漿抗凝血酶Ⅲ檢測有血漿抗凝血酶Ⅲ活性測定、血漿抗凝血酶Ⅲ抗原測定。血漿抗凝血酶Ⅲ(AT-Ⅲ)屬廣譜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是血漿中重要的生理性抗凝血因子,參與體內抗凝血和凝血系統的動態平衡。AT-Ⅲ水平與心腦血管病高凝狀態和血栓形成密切相關。目前血漿抗凝血酶Ⅲ檢測有血漿抗凝血酶Ⅲ活性測定、血漿抗凝血酶Ⅲ抗原測定。
● 檢驗別稱:肝素輔因子
● 英文名稱:plasma antithrombin Ⅲ
● 英文簡稱:AT-Ⅲ
● 標本類型:血液
● 所屬項目:出凝血功能檢測
● 相關疾病:
● 升高: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 降低:肝臟疾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重症感染、腎病綜合征等
● 血栓與止血功能異常的患者。
● 採集方法:靜脈采血。
● 是否空腹:是。
● 檢查前天宜清淡飲食,忌煙酒。晚上10點以後禁食,可適當飲水,次日早晨空腹檢查。
● 采血后,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分鐘直至不出血,注意不要揉,也不要讓針眼沾水。
● 若出現暈針癥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情況時,應立即平卧,並可飲少量糖水,待癥狀緩解后再進行其他檢測。
● AT-Ⅲ:A 發色底物法:103.2%~113.8%
● AT-Ⅲ:C 凝膠空斑法:77%~103%
● AT-Ⅲ:Ag 免疫火箭電泳法:258.8~310.2mg/L
● (數據來源:王維鵬,魏中南。簡明醫學檢驗參考手冊。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可見於血友病、白血病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的急性出血期以及口服抗凝葯治療過程中。
● 見於先天性與獲得性AT-Ⅲ缺陷,但以獲得性缺陷為多見,如肝臟疾病、DIC、重症感染、多器官衰竭、腎病綜合征、大面積燒傷、外科手術后,以及血栓前狀態或血栓性疾病
● 先天性AT-Ⅲ缺陷按凝血因子AT-Ⅲ:Ag及凝血因子AT-Ⅲ:C測定結果分為CRM⁻型者均減低)和CRM+型(凝血因子AT-Ⅲ:Ag正常,凝血因子AT-Ⅲ:C降低)。
檢驗結果的臨床意義必須由臨床專業醫師結合病史、癥狀、體征以及其他輔助檢查結果,全面綜合分析判斷。
● [1] 胡成進,公衍文。檢驗結果臨床解讀。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
● [2] 潘祥林,王鴻利。實用診斷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 [3] 丁磊,王青,王劍飈。臨床檢驗萬個為什麼。基礎檢驗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