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湖北會館的結果 展開

湖北會館

江蘇江都會館

徠目前存在湖北會館三處:一是坐落在江蘇江都的湖北會館;一是坐落在江蘇揚州的湖北會館;一是坐落在河南鄭州的湖北會館。

介紹


湖北會館又名禹王宮,位於江都市仙女鎮解放路中段,坐北朝南。清咸豐元年由“湖北幫”木商興建,次年冬竣工。據記載,上古洪水成災,兩湖淹沒,大禹治水有功。人們為紀念他,特在會館後殿設置神台,供奉大禹王木牌神位,並給會館起名為“禹王宮”。清同治二年清朝總兵楚北人詹啟倫出銀五百兩倡導修繕會館,其同鄉踴躍捐資,將會館修葺一新。清同治四年又在會館西邊建起西傳庭和后樓,遂成如下建置。
會館第1進,有漢白玉石圈大門3個,中門頂端的石刻豎額上鐫刻“禹王宮”3字,東西大門上的白玉石徠分別橫鐫藍色“荊斡”、“徐桐”2字,3對大門都是鐵梨木製成,堅硬如鐵。大門後面是兩層樓的戲台,坐南朝北,上、下各5間,樓下通道,樓上戲台。檯面橫木上雕刻全部三國志人物像,木雕都是鏤空,神態逼真,藝術精湛,出自名家之手。戲台後為廣場,廣場的東西兩側建有串樓,上下各為7間,東西均有腰門。第2進為前庭,計3間,楠木欄桿,裝有屏門隔扇。當中1間上有金底黑字的橫匾1塊,上題“寶善堂”3個大字。屏門朝北,上有1塊金底黑字橫匾,上題“無間然矣”4個大字。庭前東、西均有石圈腳門。第3進為後殿,計3間,東、西走廊各有腳門對照,天井中有鐵鼎1座,台階3級,正中間是白玉石雕的斜面盤龍石陛,周圍是欄桿,楠木圍屏計12扇分列左右,中間奉禹王神龕。
會館正屋西隔巷道有西傳庭,進深10檁,雙5架並聯梁,庭後有3開間樓房,樓下明間為蝴蝶廳;靠牆東、西有楠木圍屏12扇,雕刻的人物神態逼真。會館有南北天井2方。
解放后,江都縣人民政府一度設在館內,縣文教局、商業局、多管局、民政局亦曾在內辦公。因白蟻危害,1976年主要建築被拆毀,1987年尚存西傳庭和蝴蝶廳,后全部拆毀。

革命歷史


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長征過南江,建立長赤縣蘇維埃政府於禹王宮,前殿三道石門框上,紅軍刻的“誰是世界上的創造者,只有我們勞苦工農”,“剷除封建勢力,實行土地革命”;“只歸生產者所有,那裡容得寄生蟲”等標語,字大25厘米,今猶完整。前殿內還有10多條紅軍標語。左右廂殿,懸空建有迴廊、欄桿。大殿正中為禹王坐像,高4米,用整塊樟木雕成,體態魁梧端莊。山下數百步有龍山書院,院前有一龍池,水色深黝,不溢不涸。享有盛譽的我國著名高等學府同濟大學曾搬遷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