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摻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摻是漢語漢字,拼音是chān xiān càn shǎn。意思是手輕輕架住對方的手或胳膊。出自摻執子之祛兮。——《詩·鄭風·遵大路》

英語翻譯


  ; , , 

出處


摻摻,縫裳。——《詩·魏·葛屨》
摻執祛兮。——《詩·鄭·遵》

方言集匯


贛語:cræm1
粵語:caam1 caam4

漢字釋義


1.執持;握持。
2.細小。
3.女手纖美貌。
4.搓;塗抹。
5.用同“攙”。①摻雜;拌和。②攙扶。
6.樹木長大眾多貌。
7.鼓曲名。也指擊鼓三次。
拼音:càn,chān,shǎn四角碼:53022
部首:扌總筆畫:14部首外:11
98五筆:rcce86五筆:rcce鄭碼:dzop
統一碼:647B倉頡:qiih筆順:12154545434333

舉例片語


摻摻女手

古籍解釋


【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所咸切《集韻》《韻會》師咸切,音毿。讀與衫近。女手貌。《詩·魏風》摻摻女手,可以縫裳。《傳》摻摻,猶纖纖也。《疏》纖好手。古詩云:纖纖出素手是也。與攕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思廉切,音纖。義同。
又《唐韻》所減切《集韻》《韻會》《正韻》所斬切,毿上聲。義同。
又取也。一曰執也。《詩·鄭風》摻執子之祛兮。《傳》摻,擥也。
又《集韻》素檻切。《揚子·方言》細也。凡細貌謂之笙,斂物而細謂之揫。或曰摻。
又疏簪切,音森。林離摻攦也。
又倉含切,音驂。摻搓,捫也。
又千遙切,悄平聲。持物也。
又《韻會》《正韻》七紺切,驂去聲。與參同。鼓曲也。《後漢·禰衡傳漁陽參撾註》王僧孺詩云:散度廣陵音,參寫漁陽曲。自音云:參,七紺反。《天中記》吳淑校理古樂府中有摻字,多改爲操。《徐鍇曰》非可一例,若漁陽摻者,音七鑒反,三撾鼓也。古歌云:邊城晏開漁陽摻,黃塵蕭蕭白日暗。《蘇軾詩》幅巾起作鴝鵒舞,壘鼓誰摻漁陽撾。
又《魏了翁·答張洽書》魏晉閒避曹操諱,改爲摻。或謂詩鄭風,摻執子之祛。本作操,傳解擥不誤。箋註音所覽,所斬二切,謬也。此說附存以備參考。

字源演變


說文解字:摻
斂也。從手。參聲。
各本無摻篆及解。今依鄭風遵大路正義所引補。詩摻執子之袪傳曰。摻、攬也。正義引說文摻、參聲。操、喿聲。奉也。葢因俗二字相亂。故分引之。今本無摻篆。亦由南朝以摻操不別之故。凡許書鼎部鼏相似而失其一。衣部袗袀相似而失其一。水部沱池相似而有沱無池。皆此類。所斬切。古音在七部。
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