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犯罪升級的結果 展開

犯罪升級

1999年陳國軍執導電視劇

該劇由陳國軍,胡平執導,伍強,梁達,王青山主演。

《犯罪升級》是一部18集電視紀實片,該劇根據90年代在東北黑龍江省鶴崗市南山煤礦的震驚全國的特大武裝搶劫案(1995年鶴崗1.28大案)改編而成,是一部關於刑警與罪犯在更高智商、更高級別上進行的一場生死較量的電視劇。它不同於以往那些通過刑警的家庭、婚姻、子女問題……來展開故事的作品,而是把所有的空間和鏡頭集中在案件偵破的過程中。這是該作品特別顯著的個性。該劇聘請了全國十佳律師岳成為法律顧問,使劇情、表演更符合法律規範,更為嚴謹。

劇情簡介


中秋節,月亮悄悄地升起來了。在鶴崗市南崗礦區,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在家屬區響著。激烈的節日氣氛伴隨著夜幕的漸漸合攏瀰漫在整個礦區。17∶30,一輛沒有牌照的北京吉普衝進礦上辦公樓前的操場,4條黑影敏捷地竄進辦公樓,隨即,槍聲爆響。只可惜,槍聲成了鞭炮聲交響曲中的一段小小的插曲。
犯罪升級劇照
犯罪升級劇照
南崗礦110萬元工資款被武裝劫持,護款的10名保衛幹部、經濟警察和一名10歲男孩成槍下冤魂。
案件引起了中央、公安部、省公安廳的高度重視,慘不忍睹的現場、乾淨利落的槍法和目標明確的作案路徑,充分表明,與一般的暴力案件相比,此案標示著——犯罪升級!罪犯有相當高的反偵察能力,不僅不留活口,而且在極短的時間裡還不慌不忙地縱火焚燒現場,可見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犯罪計劃。
作案工具是獵槍。在東北地區,合法的獵槍持有者成千上萬,查清是哪幾枝槍口射出了罪惡的子彈,談可容易。
罪犯劫車而來(事後發現了計程車司機的屍體),撤離時又棄車步行逃逸,這說明罪犯就在南崗,被搶走的槍彈時時威脅著幾百萬人民的生命安全。壓力如山,老百姓的眼睛注視著幹警們,還有罪犯們狡詐、甚至帶著一絲嘲諷的目光。

演員表


角色演員
刑警隊隊長沈永祥(正一號)伍強
刑警隊副隊長齊寶義梁達
鶴嶺市公安局局長姜衛國王青山
鶴嶺市公安局副局長劉副局長徐玉茹
省公安廳副廳長常兆龍崔可法
省公安廳處長董長林倪土
省公安廳技術處主任關立強田玉岐
民警劉長偉宋景斌
南崗煤礦保衛科科長唐秋林韓夫
看守所所長田所長呂文友
證人門春廣熊春吉
首犯祁民濤(反一號)劉家良
主犯秦雨田衛曉茼
從犯姜仁姜仁良
從犯姜義任曉傑

作品評價


電視劇《犯罪升級》說的是90年代中期發生在工業重鎮鶴嶺市南崗礦的一起特大殺人搶劫案。數月未發工資的南崗礦在國慶節前夕籌措來數百萬元工資款準備發放,然而,在礦保衛科荷槍實彈重兵看守下,4名歹徒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槍打死11名看守人員,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搶走百萬巨款。犯罪分子精心策劃實施的這個殺人劫案,既兇殘又狡猾,與以往同類案件相比,犯罪升級。
中央電視台影視部第三編審組組長俞勝利是該劇的編輯,他對記者說,這部劇播出之前幾乎沒有做什麼宣傳,很多觀眾不知道有這麼一部劇將要播出,絕大多數觀眾都是換頻道才發現的。他認為,這部劇能被觀眾“咬”住不放,是因為該劇在故事的敘述方式上較以往偵破題材的影視作品有很大的突破:破案過程如層層剝筍,孰是孰非無法斷定;高智商的犯罪與高智商的破案一比高低,“鬥智”常常是陰錯陽差而又峰迴路轉;在充滿了血腥與殘酷的故事中“武戲文唱”,在揭示人的多重性與複雜的社會層面等方面,把真實與深刻做了較為完美的體現。
一位影視評論家對記者說,近一個時期以來,電視里的古裝戲、武打片、“搞笑”劇成群結夥,打打鬧鬧吵吵嚷嚷使觀眾多少感到有些厭煩,《犯罪升級》“反戲正做”,所言所指貼近生活,敘述的故事既是有趣的、鮮見的,又不是簡單的、單調的,因而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犯罪升級》導演陳國軍對該劇在觀眾中引起如此大的反響感到有些意外。他說,執導這部劇時他以“紀實風格,專業水準”要求自己和劇組。《犯罪升級》根據同名紀實小說改編,小說又是根據發生在黑龍江省鶴崗市震驚全國的特大案件寫成。他說,儘管該劇採用了原案中90%的情節,但如果一味強調“真實”而不去運用各種藝術手段表現這種真實,那充其量只是“還原”了真實,而沒有“展示”真實。
陳國軍說,這部劇中的主要演員幾乎全部是“生面孔”,也可說是“無名之輩”。實事求是講,為了降低成本劇組沒有請明星大腕,因為他們不是“萬金油”,有的已是“盛名之下,其實難負”。角色的成功靠的是素質而不是名氣,“生面孔”只要勝任角色為什麼不啟用呢?明星們不是都是從“生面孔”開始的嗎?業內人士評價說,該劇的演員真是挑“絕”了,個個都給人以“非他莫屬覺。
在談到《犯罪升級》中畫面構圖及大量的流動式電影語言收到較好的視覺效果時,陳國軍認為,影視作品在拍攝上除了一個用膠片,一個用磁帶外,其他方面不應該有太大的區別。信息化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和思維是緊湊而又躍動的,所以劇中切換場景時用“戛然而止”的一“甩”,這種非常性鏡頭強化了節奏,加快了思維,顯得十分爽目。流動式鏡頭,特別是長鏡頭,不僅可以在有限的時空內豐富人們的視覺,還能讓觀眾跟著鏡頭於“此情此景”中錯落有致地捕捉到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