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票

市場運作和法律認可的土地指標

地票,指包括農村宅基地及其附屬設施用地、鄉鎮企業用地、農村公共設施和農村公益事業用地在內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經過復墾並經土地管理部門嚴格驗收后產生的指標。換言之,地票,是一個市場運作並經法律認可的附有經濟價值的土地指標。

2007年以來,作為中國第四個直轄市,重慶首創的“地票”改革試驗正式開張。其背景情況,本系列曾向讀者做過介紹(見本報2013年12月16日第49版“‘土地交易所’破土而出”)。

"從制度變遷的角度看,合法的市場能更好地穩定各方預期,減少交易行為的扭曲或歪曲。"

概念


意義與概念
地票,是一個市場運作和法律認可的附有價值土地指標。
土地主體與保障
“土地權利人是建設用地復墾的主體,包括農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擁有土地權屬的其他主體。
宅基地及其附屬設施用地復墾,由農戶自願提出申請。申請宅基地復墾的農戶應當有其他合法穩定住所。”

運行與使用


運行

閑置土地
閑置土地
“地票”怎麼樣運行呢?了解“地票”的運行程序有助於對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暫行辦法》對“地票”使用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地票”運行主要程序包括四大環節,分為復墾、驗收、交易和使用“地票”。在復墾環節中,有閑置土地復墾為耕地,諸如農村宅基地、鄉鎮企業用地、農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用地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以做到“先造地後用地”。而驗收則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相關規定對土地再次流轉的資格進行審核,並對土地使用權人發給相應面積的“地票”。

交易

在交易環節中,農村土地交易所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公開拍賣,價高者得。如首場拍賣會上,08001號“地票”300畝指標由民營企業重慶玉豪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2560萬元成功競得,高出起拍價1280萬元,增幅達100%。

使用

在交易環節中取得“地票”之後,等於取得了土地使用憑證。如何使用該憑證呢?因為《暫行辦法》只賦予了“地票”持有者人對地塊的選擇權,所以“地票”持有者人要在符合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的範圍內,尋找尚未被國家徵收、又符合其市場開發需求的地塊。看準地塊后,向政府提出征地建議。倘若時機成熟,政府會將地塊徵用,並作為經營性地塊進行招掛拍,“地票”持有者與其他開發企業再次競爭,講究價高者得。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其實通過競拍取得“地票”之後,只是表明已獲得土地的使用權,至於何時可以使用,如何使用,還有更多的後續工作要做。

最新法規


《重慶市地票管理辦法》已經2015年12月3日市人民政府第111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長黃奇帆
2015年12月25日

舉行發布會


2021年3月25日,浦東新區舉行“五票統籌”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

媒體評價


從制度變遷的角度看,合法的市場能更好地穩定各方預期,減少交易行為的扭曲或歪曲。
地票制度
地票制度
地票制度的改革和創新。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框架,遠離城鄉結合部 的農民在土地整理中間騰出來耕地的面積,這使整個社會民田不減少,可用的指標在地票市場形成遠離城鄉結合部的農民共享改革開放的現金流,用地指標經過政府土地收儲制度,使他在整個的配製中間是一個平緩從容的處理,城鄉結合部從容來擴大自己的建成區,利用各種各樣的土地,這一套土地制度,土地開發這方面有條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