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白

中國近代作家,代表作《大江東去》

梅白,男,學名國定(1922-1992年),湖北黃梅人,作家。

1936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新四軍某部宣傳科長,中共地方組織的區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鄂東幹部學校副校長,中共湖北省委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還兼任武漢大學教授、《七一》雜誌副總編、中共荊門縣縣委書記等職。十年動亂期間,梅白被稱為“黑筆杆子”並被逮捕,1976年平反出獄。著有雜文集《什麼思想在作怪》《大江東去》《百鍊成鋼》《公與私》(合作),電影文學劇本《土地》(合作)等.

人物經歷


1958年,時任湖北省委副秘書長的梅白隨毛澤東視察三峽,梅白寫了一首詩《夜登重慶枇杷山》。1959年,毛澤東曾與梅白在廬山談詩,。

早年經歷


梅白少年時天資聰穎,智慧過人。相傳,抗戰初,有一位愛國志士被敵人裝入麻袋沉江英勇犧牲,為了悼念這位烈士,群眾自發組織祭奠活動,但預擬的輓聯文字不夠理想,而令主祭人頗費心思。還是少年的梅白自告奮勇要求一試,他鋪開紙,磨好墨,凝神斂氣,提筆寫道:“每日開門時,怕見大江東去;終朝銘恨地,忍看孤雁南來。”其筆力凝重,一氣呵成。這副對聯恰到好處地表達了大家對烈士的哀思,而此聯出自一少年之手則更是難得,自然贏得大家一致喝彩。由此,梅白聲名大噪

工作經歷


1936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黨員。1938年後歷任中共區委書記,軍分區宣傳科副科長,專署文教科副科長,地區團委書記,中共湖北省委辦公廳副主任、主任,中共湖北省委副秘書長,《七一》副總編,中共荊門縣委第一書記。

寫作經歷


194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雜文集《什麼思想在作怪》《大江東去》《百鍊成鋼》《公與私》(合作),電影文學劇本《土地》(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