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芝堂

金芝堂

金芝堂 (1860—約1904) 男,原名永知,字和林,浙江嵊縣馬塘村人。落地唱書(即越劇前身)藝人。名列《中國越劇大典》名人卷。

人物關係


個人簡介


金芝堂 (1860—約1904) 男,原名永知,字和林,浙江嵊縣馬塘村人。家境貧困,幼時棄學從業補鞋。生性喜愛文娛,山歌小調、宣卷佛曲均能歌唱。拜本村金其炳為師學“落地唱書”,挑著鞋擔,邊補鞋邊唱書,人稱“唱書鞋匠”。金為人聰穎,改四句八對的彩頭話書目為有一兩個人物和故事情節簡單的小書目,如《懶惰嫂》、《賣婆記》等,致使“落地唱書”前階段的“沿門唱書”起了質的變化。清光緒年間,他開創了向杭嘉湖地區唱書的先聲,改短小篇書為長篇大書,從傳書卷本中創造了《雙珠鳳》、《玉蜻蜓》、《珠蟒袍》、《玉連環》、《金龍鞭》等許多新書目,並首創進茶館唱“走台書”,改變了“落地唱書”沿門賣唱的局面。金為“落地唱書”唱長篇大書和唱“走台書”的創造者。在1889年又創造新曲[呤哦調],同時開創運用唱書道具“三跳板”,從而使“落地唱書”從書目內容到音樂唱腔和表演形式都趨向完整。金芝堂成為“落地唱書”的祖師,富有創造性的革新家。金唱書藝技精湛,以細膩生動、花而噱著稱,在妙趣橫生的情節中把人物刻劃得栩栩如生,被杭嘉湖地區聽眾譽為“三個月不唱回頭書”的“草木才子”。金終身未婚,約在1904年左右病逝於浙江臨安縣青山裡村。
金芝堂和“落地唱書”如果說“沿門賣唱”還是一種求乞手段,那麼“落地唱書”(包括“沿門唱書”)則是一種新型的曲藝樣式。兩者在演唱的內容、曲調、形式及演唱人的職業化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根據我們的考察,真正創造並發展“落地唱書”的,應該是起於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以馬塘村金芝堂為代表的一代藝人。據《劉金氏宗譜》記載,他們生於清道光末年到咸豐年間,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是:金芝堂的二哥金和忠(1849—1908),金水清(1855—1903),金傳高(1855—?),金榮水的哥哥金水老(1859—1918),以及同他們有密切聯繫的升高鄉下相傳的相來鑫(又名相金堂,1858—1902)、相來炳(1868—1921)等人。

個人事迹


金芝堂,族系中諱永知,字和林。馬塘村的許多老人還知道他是“庚申猴”,即生於清咸豐庚申年,屬猴。據說他幼時聰敏,記性好,能隨口編唱見聞。他小時學鞋匠手藝,學成后不久去杭、嘉、湖一帶補鞋,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其時補鞋生意清淡,他常設攤於茶樓前,閑時便聽唱書,與唱書藝人結為朋友。他見補鞋收入不及唱書,出於興趣,遂改行從藝。他肯動腦,肯鑽研,很快顯出才華,名聲大振。以後,金芝堂一直在杭、嘉、湖唱書,只偶爾回鄉。未聞其有妻室子女,據傳後來死在監安,安葬在“居市甚盛”的青山裡鎮。
金芝堂唱書的造詣較高,在同輩藝人中斐然居首。他創造性的勞動成果,至少有四個方面。
其一
金芝堂編演了一大批深受人們喜愛的新書目。金芝堂記性極好,人們說他“無書不曉”,能夠“三個月不唱回頭書“。馬塘村老人聽他們父輩說,金芝堂回到馬塘村背後拖一根長辮子,穿馬褂子,拎著小箱子,像個唱書先生。他對鄉親們說:“只要借一本書(指宣卷、寶卷之類)來,限我三日,一句不少唱給你們聽還。”
然而金芝堂不僅僅是“背書”,而且創造性地發揮,改書、編書。據他的徒弟們說,金芝堂開始時編的是“小書”,對一些民間說唱、生活故事他能“添上花子”。如人家唱《童養媳歸娘家》,只能唱一年十二個月,月月想歸歸不成;但到金芝堂手裡,又發生了童養媳婦回到娘家,其哥要殺雞給她吃,遭到嫂嫂忌恨,童養媳婦被氣回娘家等情節,故事更為曲折、細節更為生動。《蠶姑娘》初時情節很簡單,蠶姑娘盼望蠶花好(豐收),到靈隱天竺去燒香;金芝堂又增加了愛人、哥哥等人物,情節豐富多了。連《王小二過年》這樣簡單的生活小故事,經金芝堂擴充細節后可唱四五夜。後來,隨著唱書活動的發展,這樣的小書遠遠不能適應演出的需要了。金芝堂這一代藝人又從宣卷等材料中吸收題材,創編了《雙珠鳳》、《玉連環》、《雙金花》、《三仙爐》等長書,每一本可唱十夜以上。據說最長的《金龍鞭》可唱數十夜。到走台書開始后,金芝堂等藝人從其他曲藝中引進了數量可觀的長篇書目,有的還作了加工提高,很吸引聽眾。
其二
金芝堂創造了新腔[呤嗄調],從根本上解決了唱書需要敘述腔體的大難題。這是“落地唱書”時期一個極其重要的突破。它不但促使了“落地唱書”本身的完善、成熟,也為日後越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原先沿門賣唱時期的[四工合調]可以用來唱彩頭話,但很難用來敘述故事情節。發展到“落地唱書”以後,這個矛盾更加突出。能否創造一種新的能敘述情節的調腔,是關係到“沿門賣唱”能否進入曲藝殿堂的大問題。金芝堂這一代藝人,為此作出了艱辛的探索。約在1889年左右,金芝堂首先採用“湖州三跳”中的[勸世調]為基礎,糅合了[四工合調]的特點和唱法,創造了[呤嗄調],解決了沒有敘述腔休難以唱長篇書的困難。這個新調很快在藝人中流傳。藝人們又稱之為[湖調]。
其三
金芝堂豐富了“落地唱書”的表演技巧,使“落地唱書”成為表演性很強的一種唱書,為過渡到戲曲形式作了較好的準備。“落地唱書”原為“文書”,藝人坐著表演。後來有的藝人站著表演,稱為“武書”。金芝堂集文書、武書之長,不拘一格,表演時唱、白、表融為一體,坐、站、走有機結合。他還根據角色,用五色嗓音演唱,加上三跳板、驚堂木、扇子等道具,渲染氣氛。在語言上則把一部分嵊縣方言改成為嵊縣官司話。金芝堂的表演給人一種新鮮感和立體感,贏得了許多聽眾,尤其是“短衫幫”(農民、船工)聽眾的喜愛。由於“落地唱書”表演能力的增強,原先杭幫唱書藝人的地盤很快為他們這些紹幫藝人所取代,出現了“聽遍錢塘,不知金家一堂”的說法。
其四,金芝堂不但團結了同輩藝人,還帶出了大批學徒,建立了一支職業化的“落地唱書”藝人隊伍。據唱書藝人當年留下的回憶說,金芝堂非常注意團結同輩藝人,如與當時也頗有名氣的相金堂等人,在技藝上互相競爭,但同時又互相交流。金芝堂在藝人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最主要的是他敢於為藝人們的利益義無反顧地進行鬥爭。如著名的“岳陽樓事件”,為保護紹幫藝人演出的正當權益,他主動出面爭鬥,結果蹲了大牢,是相金堂等藝人替他昭了雪。“落地唱書”藝人要在遠離故土的杭、嘉、湖地區存身立業,擁有聽眾市場,沒有一種群體力量的支持,實在是很難的。而要形成這種群體,沒有一兩個有威望的領頭人物,也是不可能的,而金芝堂正是這樣一個領頭人。
金芝堂毫不保守地將自己的演唱技藝,傳教給後人。據查,僅在馬塘村,正式作過他弟子的就有金世根、金阿炳、金錫昭、張伯海、張瑞豐、趙海潮、鄭蘭根、馬阿順等等。這些人後來都有些名氣,其中多數還是男小歌班時期的主要演員。

藝輩介紹


我們所以說金芝堂等一代藝人是“落地唱書”的創始人,還有一個佐證是:馬塘村有一個表示唱書藝人師徒關係排行的“藝輩”,其順序為:芝、羿、祥、窘。金芝堂為“芝”字輩,是第一代,與他同期的金水清的徒弟金榮水藝名為羿郭,是第二代“羿”字輩。
近據馬塘村村民金啟雨提供的名單,解放前從事過唱書及演過戲的馬塘村人就有男八十人、女五人。其中最早的為清道光甲辰年(1844)所生。據金啟雨說,這個數字是據如今尚健在的老人回憶而統計出來的。因無其他依據,這個數字不一定確切,但馬塘村從事“落地唱書”人員之多,可見一斑。
金芝堂本人在唱書藝術上有什麼特色,已很難查明。但從兩個方面看,他似乎最擅長表演機智、詼諧、心地善良而行為滑稽一類人物。一是從他的拿手書《雙珠鳳》看。這個書目後來改編成為男子小歌班時期的主要劇目之一,馬塘人則稱此劇為“吃飯戲”,每逢營業不佳,就開出《雙珠觀》,保管叫座。除劇情曲折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有幾個插科打諢的腳色,如倪賣婆、來富等,十分滑稽有趣,逗人喜愛。而這些人物和細節,早在金芝堂演唱時就已經有了。二是從他的徒弟看。他的徒弟中,最出色的是丑角,如馬阿順、張瑞豐等。馬阿順原姓金,馬塘人,后其母改嫁到馬家村,改姓馬。至今村中老人還說起他學藝時一邊讀唱本一邊車水,連田水灌滿也不知道的趣事。後來,馬阿順成為男子小歌班時期著名的“梅朵阿順班”的台柱,闖進上海后被列為男班“四大名丑”之榜首。張瑞豐其貌不揚,卻很有能耐,他曾說他上台“不笑不要鈔票”。他常在田頭被人用轎子抬去演戲,初時人們多有詈言,等他演完無不驚服。

社會環境


當然,“落地唱書”所以能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得以迅速發展,還因為當時正處在太平天國之後亂離初定,城市和農村市鎮的商業急待繁榮的歷史時期;同時他們活動的地區又正好處在民間文藝十分繁榮、曲藝聽眾面廣人多的杭、嘉、湖一帶。但是,如果沒有以金芝堂為代表的這一代藝人創造性的開拓,“落地唱書”是不可能形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曲藝,自然更沒有條件發展成越劇的。為此,在研究越劇起源時,我們首先不能忘記這位鞋匠出身、一生為平民百姓演唱、並對“落地唱書”做了奠基工作的金芝堂。
金芝堂作為“落地唱書”藝人的代表,是當之無愧的,越劇發展史上應該有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