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人

南美厄瓜多居民的總稱

厄瓜多人(Ecuatorianos)南美厄瓜多居民的總稱。主要由印第安人、黑人、西班牙人長期結合而成。共895萬人(1982),其中66.4%居住在農村,以安第斯山中部盆地和西部沿海平原為最集中。

概況


【奇風異俗】厄瓜多人非常講究禮貌,和客人第一次見面時握手,但遇到婦女時要等他們先伸出手來才可握手。
【經濟生活】一半左右的人從事農牧業生產,種植香蕉、咖啡、稻穀、玉米等。漁業比較發達。石油工業發展較快。民間藝術有編織、制陶、製作銀器、木雕和石雕等。
【國家元首】總統路易斯·阿爾弗雷多·帕拉西奧·岡薩雷斯(Luis Alfredo Palacio González),2005年4月20日,古鐵雷斯總統被議會罷免后,帕被任命為總統。任期至2007年1月15日。
【資源】自然資源較豐富,石油是厄經濟重要支柱。石油探明儲量為49.3億桶。天然氣儲量2250億立方米。此外,有金、銀、銅、鐵、錳、煤、硫磺等。森林覆蓋率42.5%。水力和漁業資源豐富。
厄瓜多美女球迷
厄瓜多美女球迷

簡介

位於南美洲西北部。東北與哥倫比亞毗連,東南與秘魯接壤,西臨太平洋。海岸線長930公里。赤道橫貫國境北部(國名即西班牙語“赤道”之意)。東西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山區盆地為熱帶草原氣候,山區屬亞熱帶森林氣候。平均氣溫沿海為23~25℃,東部地區23~27℃。年平均降水量2000~3000毫米,山區1000毫米。
古代境內居住著印第安部落。15世紀屬於印加帝國。1532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09年8月10日宣布獨立,但仍被西班牙殖民軍佔領。1822年結束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並加入由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巴拿馬組成的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830年該共和國解體后,宣布成立厄瓜多共和國。二次大戰後,厄政局長期動亂,政權更迭頻繁,軍人多次執政。1979年,軍政府還政於民,政局趨於穩定。

政治

總統為國家最高行政首腦。現政府於2005年4月組成,包括15名部長和3名秘書長。
2002年10月,古鐵雷斯當選總統后,謀求通過全面對話同社會各階層達成共識,但繼續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引起執政聯盟破裂和下層民眾不滿。2005年4月,古因控制最高法院、取消審判前總統布卡拉姆,引發民眾抗議浪潮,厄議會以“棄職”為由罷免古總統職務,副總統帕拉西奧接任總統。帕上台後,撤換全部內閣及軍警高官,表示將進行國家財政組織法改革,停止石油私有化進程,強調厄政府在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合作中應保持充分獨立性,以避免國家經濟被國際組織操縱。

憲法

現行憲法於1978年1月通過,翌年8月10日正式生效。憲法規定,總統由選舉產生,不得連任。1997年11月,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國家戰略經濟部門不能進行私有化的限制,並規定國家公共部門人員舉行罷工為非法。1998年,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取消省市級地方議員的中期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