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海軍是是中華民國國軍的一個軍種。民國海軍經北洋軍、國民革命軍和中華民國國軍三個時期。
中華民國海軍軍旗(民國初年北洋時期)
1911年11月,上海光復,成立滬軍都督府,駐滬海軍隨之起義。不久,駐寧海軍艦艇反正。武漢江面的海軍受到革命黨人運動策反,同時長江進入枯水期影響其主力艦隻活動,且由於長江下游地區相繼起義致使艦隊得不到補給亦難以出海北上,遂倒向革命。1911年12月,臨時海軍司令部在上海成立,民國海軍正式建立。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設立海軍部。
中華民國建立后,由於經費不足、軍閥混戰,使得中華民國海軍發展進入停滯期。直到北伐完成後,於十年建設期間,海軍才有較大規模的建艦計劃。期間由於中華民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勝利國,使得當時海軍獲得第一批繳獲艦艇。與此同時,由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政權也曾多次策劃北洋政府海軍起義,比較著名的有肇和艦起義和護法艦隊事件。
中華民國海軍艦艏旗
1927年3月,閩系海軍歸附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1928年東北易幟后,海軍形式上實現了統一。1929年6月,國民政府設立海軍部,閩系海軍編成第一、第二和練習艦隊,
東北海軍編成第三艦隊,其小型艦隻曾進入黑龍江成立江防艦隊並參加了中東路衝突,粵系海軍編成第四艦隊。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后,東北海軍大部移駐青島,江防艦隊投靠偽滿政權。海軍部成立后,中央海軍獲得了一定的發展。1933年1月海軍電雷學校開學,電雷系成為民國海軍的又一派系。閩系、粵系、東北系以及電雷系,相互之間積怨很深,直到全面抗戰爆發,民國海軍依然處於實質上的分立局面:東北系控制的第三艦隊分駐青島,粵系掌握的第四艦隊則為廣東地方政府控制,電雷系亦與閩系中央海軍不相統屬獨立發展。
海軍總司令陳紹寬
早在中華民國建立時,為了持續發展海軍,而成立中華民國海軍署。1928年北伐勝利后,1928年12月1日,國民政府在國民政府行政院軍政部之下設立海軍署,任命陳紹寬為署長。該署下置總務處和軍衡、軍務、艦械、教育、海政五司。1929年
南京國民政府將海軍署擴建為國民政府海軍部,下設總務廳及軍衡、軍務、艦政、軍械、海政、軍學等六司,並開始培養海軍。初期艦隊約44艘,排水量3萬餘噸;至抗戰前夕,艦隊增至58艘,5萬餘噸。
台灣海軍康定級
主要武器裝備以主作戰艦、輔戰艦艇、潛艦、陸戰、空中等核心戰力為主,以建立現代化海軍,並以“高效質精、快速部署、遠距打擊”之海軍戰力為目標,包括反封鎖能力、保存戰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