沚
沚
徠沚是一個漢語漢字,拼音讀作zhǐ,意為水中的小塊陸地。《詩·秦風·蒹葭》:“宛在水中沚。”常見片語包含有沼沚、磯沚、玄沚、江沚、碧沚。
沚 zhǐ ㄓˇ
水徠中的小塊陸地:洲沚。
沚 zhǐ
〈名〉
(形聲。從水,止聲。本義: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陸地) 同本義
小渚曰沚。——《說文》
淹低沚兮京沚。——《楚辭·陶壅》。注:“京沚即高洲也。”
宛在水中 沚。——《詩·秦風·蒹葭》(水中央的小塊陸地)
![“沚”金文](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9/mb9bf914f9f0cdf992584fe2181015dba.jpg)
“沚”金文
![“沚”甲骨文](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2/md29fd09d1179cb8a87e4da15a6819224.jpg)
“沚”甲骨文
【卷十一】【水部】沚
小渚曰沚。從水止聲。《詩》曰:“於沼於沚。”諸市切
說文解字注
(沚)小渚曰沚。召南傳曰。沚、渚也。此渾言之。秦風傳、爾雅釋水曰。小渚曰沚。此析言之也。從水。止聲。諸市切。一部。詩曰。於沼於沚。
《唐韻》《集韻》《韻會》諸市切,音止。《爾雅·釋水》小渚曰沚。《詩·召南》於沼於沚。
又《釋名》止息也,可以止息其上。
又《集韻》職吏切,音志。《正韻》諸氏切,音紙。義同。
又《韻補》葉諸池切。《楚辭·九懷》淹低徊兮京沚。與師彝為韻。 《玉篇》或作洔。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彙] zi3 [海陸豐腔] zhi3 [客英字典] zhi3 [台灣四縣腔] zih3 [梅縣腔] tje3
◎ 粵語:zi2
◎ 潮州話:之衣2(止)
上古音系
字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沚 | 止 | 之 | 止 | kjɯʔ |
廣韻
字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沚 | 止 | 諸市 | 章 | 之 | 止 | 上聲 | 三等 | 開口 | 之 | 止 | 上六止 | tɕi | tɕĭə | tɕiə | tɕie | tɕɨ | tɕɨ | cɨ | zhi3 | cjix | tjiio | 釋名曰沚止也小可以止息其上說文曰小渚曰沚 |
蒙古字韻
字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沚 | ꡆꡞ | ji | tʂi | 上聲 |
中原音韻
字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
沚 | 紙 | 照 | 支思開 | 支思 | 上聲 | 開口呼 | tʂɿ |
洪武正韻牋
字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沚 | 紙 | 諸氏 | 二紙 | 支 | 上聲 |
分韻撮要
字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沚 | 止 | 照 | 幾 | 第三幾紀記 | 陰上 | 沼也 |
沼沚、玄沚、江沚、川沚、澗沚、磯沚、洲沚、溪沚、京沚、碧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