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卡班

小說《哈利·波特》中的監獄

英文名稱:Azkaban 或者Azkaban Castle,《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巫師監獄。阿茲卡班是魔法世界中囚禁犯人的監獄,阿茲卡班的看守是嚇人的攝魂怪,位於北海的水域中。

阿茲卡班是一個位於遠離人群位於孤島的巫師監獄。它被一群叫做攝魂怪的靠吸取別人靈魂為生的可怕生物看守著。

簡介


魔法法律執行司在北海寒冷的水域里一個小島上建立了監獄,它被稱作阿茲卡班城堡或者簡稱阿茲卡班。
哈利防禦攝魂怪攻擊
哈利防禦攝魂怪攻擊
阿茲卡班是一個恐怖的地方,由攝魂怪把守,他們是一群可怕的生物,被稱作‘沒有靈魂的惡魔’。他們以人們正面的情感為食。一旦囚徒們被關押一段時間,他們就會失去所有的信念和好的感情和思想。最黑暗最可怕的回憶在他們腦海里不斷重現。有一些發了瘋,還有一些絕望地死去(鳳凰社第10章)。
老巴蒂·克勞奇在伏地魔第一次當道時期任魔法法律執行司司長。他起訴了許多食死徒嫌疑犯和伏地魔的其他支持者。當和黑魔法勢力的鬥爭進行到後期,他提倡對黑暗勢力實行非常嚴酷的反擊,甚至讓傲羅們使用和黑巫師差不多的手段來抓捕他們。克勞奇把不少人未經審判就送進了阿茲卡班。小天狼星就是其中一個,雖然他是清白的。很多食死徒都被關在那裡,受到攝魂怪的嚴密監控。
攝魂怪沒有魔法部的允許不得離開阿茲卡班。但是在1996年初,他們反叛魔法部,加入伏地魔一黨,並放走了10個臭名昭著的食死徒(鳳凰社第25章)。

名稱來歷


“阿茲卡班”(Azkaban)的名稱靈感源自“阿爾卡特拉斯島”(Alcatraz)監獄,相當近似於麻瓜界的阿茲卡班。設立在島嶼上,擁有“惡魔島”(Abaddon)的俗稱,這個詞在希伯來文中有“毀滅之地”或“地獄深處”之意。

歷史


起源
阿茲卡班源自於十五世紀,但最初並非用於監獄用途。阿茲卡班的第一座堡壘建於北海的某座島嶼,而且這座島嶼從未出現在任何地圖上,麻瓜或巫師的地圖都沒有。謠傳這裡是以魔法創造出來的,也有人說這裡被施了魔法放大空間。
堡壘最初曾是一名默默無名的法師的家,他稱自己叫艾克斯蒂斯。他法力極為強大,但國籍未知。艾克斯蒂斯施展最邪惡的黑魔法,同時還會引誘、折磨和殺害途徑此處的麻瓜水手,並引以為樂。人們相信他已經精神失常。直到他死後,所施展的隱藏咒失去效力,魔法部才意識到這座島嶼以及建築的存在。前往調查的人,事後都只願意提及那個地方到處都是攝魂怪,並且拒絕透露更多。
許多權威人士認為阿茲卡班是個邪惡的地方,最好予以摧毀。但也有許多人擔心摧毀建筑後,巢居裡頭的攝魂怪會蜂湧而出,後果不堪設想。這些生物已經十足強大,沒有辦法擊殺,因此也有人擔憂,如果攝魂怪被奪走原本活躍的居住地會發動什麼恐怖報復。阿茲卡班的每一面牆都充斥著折磨與痛苦,而攝魂怪就是依附著這些生存。深入研究該建築與黑魔法的專家聲稱,兩者之間的連結太深,任何試圖破壞建築的人都可能遭到攝魂怪憤而報復。堡壘因此棄置了許多年,持續豢養著大群的攝魂怪。
成為監獄
國際巫師聯合會保密法實施后,魔法部認為散落國內四處的小型巫師監獄存在著安全風險。獄中女巫和巫師如果試圖逃獄,時常引發意外的爆炸、惡臭或亮光。理想是能設立一座專門囚禁法師的監獄,建於偏遠島嶼上,例如赫布里底群島之類的。達摩克利斯·羅爾上任魔法部長后,相關計劃開始成形。
魔法界被迫隱沒於麻瓜界之中,引發多數的反彈。秉持獨裁作風且個性兇殘的羅爾,則因為反麻瓜議題而登上權力之位。多項為了新監獄而提出的計劃皆被他掃下檯面,並堅持啟用阿茲卡班。他宣稱住在那裡的攝魂怪對巫師而言是一項優點:能夠守衛監獄,為魔法部節省時間、麻煩及開銷。
這項計劃遭到多名巫師反對,其中還包含研究攝魂怪與阿茲卡班黑魔法歷史的專家。儘管如此,羅爾仍一意孤行實施計劃。很快地就有牢犯逐次被送往阿茲卡班,且從未有人成功逃脫。即便是原本精神正常且沒有危險性的人,進去以後也會很快地失去理智。
羅爾的下一任部長是珀爾修斯·帕金森,他也傾向於支持阿茲卡班的存在。直到愛爾德里奇·迪戈里接任魔法部部長時,阿茲卡班監獄已經運作長達十五年。這段期間從未發生逃獄或導致魔法界曝光之事。新監獄看似運作得相當順利。待迪戈里部長實際探訪阿茲卡班,才真正了解內部的情況。裡面的犯人大多都已經發瘋,甚至設置了墓園,專門埋葬抑鬱而終的人。
返回倫敦后,迪戈里建立委員會以探討阿茲卡班的替代方案,或至少免除攝魂怪作為獄卒。專家向他解釋,攝魂怪(大部分時間)的活動範圍之所以局限於島上,是因為該處提供了靈魂吸食的穩定來源。如果阿茲卡班沒有了牢犯,很有可能棄守監獄並前往英國本島。
雖然專家的建議如此,迪戈里依舊對自己在阿茲卡班的所見所聞感到耿耿於懷,持續對委員會施加壓力以尋找替代方案。然而在尚未達成共識以前,迪戈里就罹患了龍痘且病逝。此後,直到金斯萊·沙克爾上任部長以前,沒有任何一位部長認真考慮關閉阿茲卡班。他們對堡壘內的不人道處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以魔法擴建牢獄,且極少前往探視,因為進入成千隻攝魂怪盤據的建築實在讓人太不舒服。多數的部長都以零逃獄的完美紀錄為由,來為自己的立場辯護。
越獄案例
近三個世紀過去后,零差錯的紀錄終於被打破。一名年輕人(即小巴蒂·克勞奇)與探視他的母親交換位置,成功潛逃出監獄。盲目且沒有感情的攝魂怪沒有發現異常,而且絲毫沒有預期到這樣的情形。不久后,又發生另一起更驚人的巧妙逃獄事件。小天狼星·布萊克憑著一己之力,從攝魂怪的眼下逃離阿茲卡班。
接下來幾年,監獄的漏洞愈來愈明顯。兩起大規模逃獄事件爆發,而且都有食死徒牽涉其中。這次,攝魂怪效忠於伏地魔那一方,因為他承諾給予攝魂怪更大的活動空間,讓它們得以體會從未有過的自由滋味。阿不思·鄧布利多向來反對以攝魂怪作為獄卒,不只是因為它們的力量對牢犯來說極不人道,也是因為他預見了攝魂怪這類黑魔法生物轉而效忠其他勢力的可能性。
結局
在金斯萊·沙克爾的任期內,阿茲卡班的攝魂怪經過了肅清。雖然還是作為監獄的用途,但守衛換成了傲羅,以輪班的方式從本島派遣至阿茲卡班。新制度實施至今,尚未有任何逃獄情形發生。

作用


布萊克逃跑后通緝令
布萊克逃跑后通緝令
阿茲卡 班的看守是嚇人的攝魂怪,它能夠吸取犯人所有的希望和一切快樂的感覺,那裡的犯人被攝魂怪都折磨得很厲害,沒有人逃得出來,因為監獄的外面也是大海。魔法世界中許多人都很害怕那兒,比如哈利的朋友海格。不過,小天狼星卻從那兒逃了出來(他是哈利的教父)。
在阿茲卡班的犯人只幾個星期就會精神失常,他們在睡夢中尖叫,喊出各種事情來,絕食,發瘋,他們都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有許多可憐人在這個位於孤島上的可怕監獄里悲慘地命喪黃泉。即使逃出來,他們的精神、健康與青春也會被這可怕的地方榨乾。

相干描寫


“要是我,到那種地方以前自己就先爆炸了……提到阿茲卡班的守衛,我就起雞皮疙瘩。”——厄恩·普蘭
“那裡不需要用圍牆和水來關犯人,因為犯人都在它們的掌握之中,犯人本身不會有最簡單的思想。多數犯人幾周之內就瘋了。”——萊姆斯·盧平
“大多數人都發了瘋,許多人最後都絕食了。他們失去了生活下去的願望。一個人什麼時候死是可以知道的,因為攝魂怪能夠感覺到,每到這時他們就興奮不已。”——小天狼星布萊克

現狀


伏地魔徹底垮台後,現任魔法部部長金斯萊·沙克爾取消了用攝魂怪擔任看守。也許這人道的舉措使得阿茲卡班沒那麼可怕了。

資料


囚徒名單
小天狼星布萊克
約1981年11月被捕,未經審判直接送入阿茲卡班。1993年7月,在守衛給他送食物時變成他的阿尼馬格斯--一條大黑狗從他們身邊逃出。因為動物的情感比人的情感難以發覺,所以攝魂怪並沒有發現他的逃脫。
小巴蒂·克勞奇
約1981年因為被判參與折磨隆巴頓夫婦而被送進阿茲卡班終身監禁(這是對使用3大不可饒恕咒之一的鑽心咒的懲罰)。約1981年變成他母親的樣子得以逃脫,而他的母親則在監獄假扮他直到死去。
約1981年入獄,1996年1月的大規模越獄中逃脫。
魯伯·海格
1993年春未經審判被關押在此數周,后獲釋。
伊戈爾·卡卡洛夫
阿拉斯托·穆迪追捕了6個月才抓到他,但是大約在1981年的時候,他給魔法部供出許多其他食死徒后獲釋(后被攝魂怪殺掉)。
貝拉特里克斯·萊斯特蘭奇
約1981年因使用鑽心咒被判終身監禁,1996年1月大規模越獄時逃脫。
拉巴斯坦·萊斯特蘭奇
約1981年因對隆巴頓夫婦使用鑽心咒被判終身監禁,1996年1月大規模越獄時逃脫。
同拉巴斯坦·萊斯特蘭奇。
奧古斯都·盧克伍德
約1981年,伊戈爾·卡卡洛夫向魔法部告發他是伏地魔在神秘事務司的間諜。1996年1月大規模越獄時逃脫。
斯多吉·波德摩
1995年底在試圖闖入魔法部的禁區時被抓住,被判6個月監禁。
威爾克斯
約1981年被捕,可能被送入阿茲卡班,已歿。
莫芬·岡特
約1945年被捕,原因是殺死了老里德爾的父母和老里德爾。(被誣陷 實際上是伏地魔殺的)
1996年入牢,在一次食死徒任務中被捕。1997或1998年被伏地魔救出(但這是有代價的,伏地魔救出盧修斯后拿走了他的魔杖)。
多洛雷斯·烏姆里奇
約1998年入牢,在伏地魔死後,被威森加摩判處阿茲卡班終身監禁,現被終身監禁於阿茲卡班最高級別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