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評彈團
蘇州市評彈團
蘇州市評彈團隸屬蘇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掛蘇州評彈學校實驗演出團牌子,為市屬事業單位,正科級建制。
蘇州市評彈團原址在蘇州宮巷第一天門"光裕公所"舊址,蘇州市評彈團的前身是新評彈實驗工作團,成立於1951年,1956年改名為蘇州市人民評彈團,創始人為潘伯英、曹漢昌。1960年蘇州地區評彈團併入,改名為蘇州市人民評彈一團。文革期間改為蘇州文藝革委會評彈三連。1971年恢復改稱蘇州市評彈團(團址在慶元坊1號現國畫院),1978年接管石路"和平書場"(即現在的"梅竹書苑")。1982年遷回宮巷第一天門。最近原光裕公所擴建移遷,團部暫移石路附近辦公。新團址(包括擴建的"光裕公所")是2000年市政府觀前二期工程改造項目,總面積為2800多平方米。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文藝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定本單位的工作制度、規定並組織實施。
二、組織、協調全團的演出、創作、傳承、非遺保護、人才培養工作;擬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三、負責對光裕書廳、梅竹書苑的管理、監督工作。
四、組織演員到蘇州評彈學校定期教授專業課程,到學校、社區、農村進行推廣、普及演出。
根據工作、職能分工,蘇州市評彈團共設5個內設機構。
一、團長辦公室
全面負責、管理全團工作,擬定團內工作規章制度,擬定年度工作總結、計劃、中長期發展目標;總領黨建 業務、人才培養、藝術保護和傳承、人事、財務、檔案、後勤、工會、共青團、女工、計劃生育、民主黨派、安全保衛、直屬單位等行政事務性工作。
二、行政辦公室
具體負責幹部人事、人員招聘、職稱評定、勞動工資、福利、人事檔案、計劃生育等工作;具體負責文書檔案、信息工作、網站管理等工作。
三、財務科
具體負責年度財務預算、收支、報表,指導、監督直屬單位的財務工作,負責團部及直屬單位的基建工作、物資採購、國有資產、內部審計等工作。
四、業務科
具體負責安排、協調演員演出、書場書目、演出場所,安排公益演出和招待演出;開發市場;具體直屬書場的管理。
五、藝術檔案室
具體負責藝術檔案的收集、整理、保護、開發利用。
直屬單位
光裕書廳
單位類別:公益性演出場所
合併圖冊
單位地址:觀前街第一天門8號
郵編:215005
梅竹書苑
單位類別:公益性演出場所
單位簡介:梅竹書苑是主要面向老年聽客的公益類演出書場,每半個月安排一檔長篇,每天下午1:30開始 大約兩個小時的演出時間。
單位地址:石路清真坊20號
郵編:215005
蘇州是蘇州評彈的發源地,也是蘇州古城的文化名片。自建團以來,蘇州市評彈團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藝術代表性的評彈名家和著名演員。以說噱彈唱為主的評彈表演藝術經過長期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五十年代)周玉泉、徐雲志、曹漢昌、楊振新、魏含英,(六十年代)邱肖鵬、王月香、薛小飛、王鷹、龔華聲,(八十年代)金麗生、趙慧蘭,(九十年代)盛小雲、袁小良等老中青三代深受觀眾歡迎的名家、響擋。
幾十年來,蘇州市評彈團努力於書目建設,整理創新,長篇為主。在整理《三笑》、《珍珠塔》、《岳傳》《東漢》、《刺馬》、《白蛇》、《玉蜻蜓》、《楊乃武》等傳統書目的同時,改編創作了秦香蓮》、《孟麗君》、《梅花夢》、《王十朋》、《梁祝》、《明珠案》、《芙蓉公主》、《秦宮月》、《清代三俠》等歷史題材長篇。創作了九龍口》、《三個侍衛官》、《芙蓉錦雞圖》等新長篇。以及近幾年創作的《王府情仇》、《皇太極》等長篇評彈,這些書目受到了廣大聽眾的歡迎。自改革開放以來,蘇州市評彈團每年演出超過六千場 每年觀眾超過一百萬人次。
蘇州評彈走出國門,名楊海內外。八十年代曾多次出訪香港、義大利、日本、法國。九十年代兩次赴香港參加民俗藝術節活動、應邀赴加拿大、新加坡、法國、澳門演出。1998年1999、年兩次赴台灣表演,評彈藝術轟動寶島。
蘇州市評彈團
百年星轉斗移,百年春華秋實。蘇州評彈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後浪推動前浪,江河源遠流長。展望未來蘇州評彈團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引下,一定會寫出更加絢麗多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