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車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轄縣級市
庫車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轄縣級市,位於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緣,地形北高南低,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熱量豐富,氣候乾燥,降水稀少,夏季炎熱,冬季乾冷;截至2019年,總面積1.52萬平方公里,轄8鎮、6鄉、4個街道,223個行政村、51個社區,總人口60萬人。
庫車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庫車境內石窟、古城堡、烽火台等文物達195餘處,被列為“絲綢之路庫車段”世界文化遺產2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自治區級41處。著名旅遊景點有天山神秘大峽谷、克孜爾石窟、庫木吐拉千佛洞、庫車王府、蘇巴什古城等。處於烏魯木齊至喀什、獨山子至和田的中間地段,國道314線、217線在縣城交匯,南疆鐵路橫穿縣域,民航直達烏魯木齊,成為南疆集航空、鐵路、公路相交織的客、貨運集散地。庫車系突厥語譯音,維吾爾語地名,衚衕之意。“因其地為達南疆腹地之要街,故名。”“庫車”一名自古有多種寫法,有“丘慈”、“屈茲”、“曲先”、“鳩茲”、“庫叉”等。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定名為庫車。一說,“庫車”系古代龜茲語,意為“龜茲人的城”。
2018年,庫車市生產總值(GDP)243.8億元,比上年增長9.2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32億元,增長6.71%;第二產業增加值163.62億元,增長7.41%;第三產業增加值56.86億元,增長13.84%。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為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19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庫車縣,設立縣級庫車市。
早在新石器晚期,龜茲的先民們就在這塊綠洲上繁衍生息,並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和社會歷史的變遷逐漸成為地方政權的城郭國,產生了獨立的政治制度、商貿貨幣、語言文字。
西漢以前,龜茲屬匈奴統治。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張騫出使西域,西漢王朝首次了解西域各國,這當中就包括龜茲國。隨後,霍去病西征匈奴,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設西域都護府,以經營和管理西域三十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漢代的龜茲王族仿效中原王朝設置大都尉丞、輔國侯、安國侯等官職,建立起一套具有濃厚龜茲特色的政治體制。
西漢昭帝元鳳四年(前77),龜茲王用貴人故翼議殺漢校尉賴丹,本始三年(前71),常惠斬故翼,龜茲始降服於漢朝,此後一段時間和中央政權的關係相當好。其後,龜茲王絳賓崇尚漢風,衣服、宮室皆依漢家制度,並通過與烏孫聯姻,娶解憂公主之女弟史為妻,間接建立了與漢家的姻親關係,其子丞德更自稱漢外孫,隨著與中原王朝的交流加深,龜茲逐漸發展成為西域最大的城郭國家。
兩漢之交,中原與西域斷絕往來,龜茲等諸國重新役屬匈奴,唯有莎車一國不肯歸附,依舊忠心於漢家,並遣使洛陽,恢復和中原的聯繫,漢以莎車王賢為西域都護。光武帝建武十七年(41),賢因漢廷收回早前賜予的西域都護授印並改封其為“漢大將軍”而懷恨在心,遂自稱“單於”出擊西域各國。建武二十二年(46),賢攻殺龜茲王,并吞其國,自立其子則羅為龜茲王,將龜茲國分出一部分為烏壘國。數年後,龜茲國人殺死則羅,遣使匈奴,龜茲貴人身毒被匈奴單於立為新的龜茲王,龜茲再次歸附匈奴。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東漢初期。
永平十六年(73),東漢竇固、耿忠出擊北匈奴。
伊吾是西域東部門戶,宜種五穀、桑麻、葡萄。漢取伊吾后,明帝置宜禾校尉以屯田,於是“西域自絕六十五載,乃復通焉”,龜茲重新朝貢中原。永平十八年(75),明帝去世,龜茲等西域諸國趁中原大喪叛亂,都護陳睦被殺。至章帝時,東漢已無力經營西域,龜茲復歸匈奴,章帝罷西域都護,中原再次與西域斷絕關係長達10多年。但竇固佔領伊吾后,派出使西域南道各國的假司馬班超卻在各地積極活動,取得了很大成就,先後使善鄯、於闐等國歸順東漢。
龜茲王建本為匈奴所立,他依靠匈奴的力量攻破疏勒,殺死其王,另立龜茲貴族兜題為疏勒王。永平十七年(74),班超活捉兜題,恢復疏勒本國的統治。其後,班超在康居、疏勒、於闐、拘彌等國的擁護下攻破姑墨城。建初八年(83),東漢拜班超為西域長史,聯合烏孫共擊龜茲,元和三年(86),西域南道打通,至章和元年(87),莎車投降,龜茲退兵。和帝即位后,中原恢復了和西域的聯繫,重開西域經營。永元三年(91),龜茲、姑墨、溫宿都向漢朝投降。龜茲是東漢平定西域的最大障礙,因此,龜茲之降也表明東漢重新實現了對西域的把控。東漢任班超為西域都護,西域經營進入鼎盛時期。
漢安帝即位后,任尚、段禧相繼為西域都護。段禧就任西域都護后,進駐龜茲它乾城。它乾城小,他便說服龜茲王白霸允許他進入龜茲王城。龜茲吏人不滿白霸放漢軍入城,便聯合溫宿、姑墨,合兵數萬人,圍困西域都護,西域諸國也陸續開始了又一次的反叛。安帝派都尉王弘率羌人增兵馳援西域,但官吏貪暴,羌人起義,河西走廊斷絕。永初元年(107)六月,安帝下詔罷西域都護,東漢勢利撤出西域,北匈奴重又收屬諸國,並與其一同侵犯東漢西北邊境10多年。元初六年(119),東漢置西域校尉,重啟新一輪對西域的征討,自此至安帝之後,西域在班超之子班勇的經營下重新臣服於東漢王朝。東漢末年,中央政權風雨飄搖,龜茲等西域諸國離心傾向日益明顯,到靈帝後期,終於與中原斷絕聯繫。建寧三年(170),涼州刺史孟佗派從事任涉將敦煌兵500人,與戊部司馬曹寬、西域長史張晏將焉耆、龜茲、車師前後部共3萬多人,討伐疏勒。最終,漢兵退去,東漢不能禁止“疏勒王連相殺害”。
魏晉時期,西域諸國兼并加劇,約有30國,分屬五大政權,龜茲即為其中之一(以下統管姑墨、溫宿、尉頭),是西域中道三大國之一。《通典》載:“爰自魏及晉,中原多故,西域朝貢不過三四國焉。”這說明曹魏政權與西域的關係相當疏遠,唯一能直接控制的是高昌,即只與塔里木盆地東段以高昌為核心的幾個西域政權保持聯繫。中原和西域的經濟往來大多以所謂“貢賜貿易”的形式展開,統治曹魏政權統治者並未致力於積極加強中原與西域的政治、經貿聯繫。
西晉在西域設立戊己校尉和西域長史等管理機構。但隨著東胡鮮卑部族的崛起,河西屢遭侵犯,至西晉末年,天山以北已屬於拓跋鮮卑勢力範圍。晉武帝太康中(285),龜茲王遣子入侍。公元316年,晉室南遷,北方各地割據政權相互攻伐,長期陷於分裂。在200多年的混戰局面中,龜茲先後經歷了由不同民族建立的前秦、前涼、後涼、西涼、北涼等政權。
前涼建興二十三年(335),龜茲被張駿征服,後來,焉耆、鄯善也被征服,龜茲向前涼稱臣。
苻氏前秦政權建於公元351年,公元376年,苻堅遣使梁熙旋赴西域各地宣揚他的威德,收到了很好的政治效果,南道諸國皆來朝見。建元十八年(382),鄯善王休密陀和車師前部王彌窴入朝前秦,明確提出請苻堅出兵西域的要求,苻堅遂以此為契機,拜驍騎將軍呂光為使持節、都督西域征討諸軍事,出兵征伐從未入朝的焉耆和龜茲。期間,焉耆未做多大抵抗,甚至不戰而降,但龜茲則傾其全力進行抵抗。
建元十九年歲末(383),呂光進軍龜茲,龜茲王帛純將都城外的百姓遷入城內,駐兵固守,各附庸國也紛紛閉城自守,呂光未能迅速攻克龜茲國都,只得紮營城外,並“深溝高壘,廣設疑兵”,兩軍對峙半年之久。在此期間,龜茲王不惜花費大量財寶,求救於獪胡,獪胡王遣其弟吶龍率領20餘萬騎兵來援,呂光及時調整了作戰方法,才擊敗獪胡。都城被攻陷后,龜茲王帛純倉皇出逃,龜茲高僧鳩摩羅什被擄,原屬龜茲的小國都投降呂光,為安撫龜茲國人,帛純之弟帛震被立為新的龜茲王。焉耆、龜茲的相繼陷落是魏晉時期中原政權首次在西域發揮如此大的影響力。平定西域后,呂光見龜茲物產豐饒,人民富足,有意長期居留,割據一方,但最終在龜茲高僧鳩摩羅什的勸說下滿載珍寶東歸。
淝水之戰後,苻堅被殺,姚興代之,史稱後秦,仍立都長安,而呂光也在涼州自立,建立後涼政權。公元403年之後,河西走廊相繼建立了北涼、西涼、南涼政權,它們與張軌的前涼和呂光的後涼並稱“五涼”,其中以北涼沮渠氏與西域關係最為密切。公元401年,沮渠蒙遜建立北涼政權,421年,北涼擊敗扼守西域絲路門戶敦煌的西涼李氏政權,接管其在西域的控制經營權。公元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方,沮渠氏西遷高昌並遣使劉宋,隨後又依附柔然以對抗北魏,而龜茲則處在沮渠高昌和車師前部(北魏在西域的代表)的相互爭奪中。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39),太武帝拓跋燾遣萬度歸在平定鄯善後,攻打焉耆。焉耆王鳩屍卑那投奔龜茲,龜茲王白純與鳩屍卑那為翁婿關係,遂予以收留。沮渠氏見鄯善、焉耆為北魏所滅,甚感憂慮,一面遣使柔然,一面鼓動龜茲備戰。萬度歸面臨高昌北涼與柔然合力進攻的威脅,決定以4000兵力守焉耆,親率1000輕騎奇襲龜茲。龜茲將軍烏羯目提領兵3000迎戰,被萬度歸擊斬200餘級后敗退。龜茲延城不守,龜茲王遣使謝罪,龜茲自此歸屬北魏,朝貢不絕。
隋朝統一中原以前,西域一度處在南有吐谷渾、西有嚈噠、北有柔然余部的格局中。嚈噠是東胡鮮卑的一支,曾屬於柔然,5世紀末至6世紀初積極向塔里木盆地發展,龜茲等北道國家均役屬之。6世紀上半葉,西域的政治舞台基本由各游牧民族主宰,但此後出現了中原王朝的影子。6世紀下半葉,中原處在划江而治的南北朝後期,突厥汗國崛起於西域,滅柔然,破嚈噠,南擊吐谷渾。龜茲作為西域天山北道的重要國家之一,與突厥建立了深刻聯繫。突厥在西域的主要領地是天山以北的準噶爾盆地,而其時的汗庭則在天山南麓龜茲附近,龜茲汗庭的後方是宜於游牧的準噶爾盆地,前方又可對位於中西交通要道上的西域城邦諸國施加影響力。可以說,龜茲就是西突厥的戰略要地。
突厥汗國在東征西討的過程中,逐漸分為東、西兩大部,其後,雙方矛盾不斷激化。在此期間,隋王朝建立,楊堅一改南北朝時期對突厥曲意逢迎的態度,積極回擊。公元581年,東、西突厥合兵40餘萬人全線進犯隋朝邊界,楊堅利用雙方之間已有的矛盾進行挑撥,不僅打敗了他們的進攻,更使雙方矛盾最終演變成戰爭,整個突厥汗國陷入全面的內戰。東、西突厥分裂后,突厥在西域的統治實際上有三個階段,其中第三階段西突厥統治時期,西域各國享有相當大的自主權,保持了原有的地域疆界、政權組織、經濟生活以及風俗習慣。這一時期,突厥政權與西域保持著聯姻。《新唐書·龜茲傳》和《資治通鑒》中都曾提到龜茲王的妻子是阿史那氏。《資治通鑒》說:“初,龜茲王布失畢妻阿史那氏與其相那利私通,布失畢不能禁。”“阿史那”是突厥王族姓氏,因此這位阿史那氏應該是嫁與龜茲王的西突厥公主,而且與人私通而王不能禁止。
隋朝初年,隋文帝採取與民休息、遠交近攻的策略實行與西域的聯繫並對抗突厥汗國,也就是說,隋朝交往的多是控制西域的突厥政權,而西域諸國則很少直接與其發生關係。隋煬帝即位后,西域與隋朝才開始了真正的、全面的交往。隨著突厥勢力的西遷和衰敗,大業五年(609),隋煬帝又消滅佔據青藏高原的吐谷渾勢力,設立西域鄯善、且末、伊吾三郡,掃清了通往西域的障礙,打開了西域門戶,取得了經營西域的初步勝利,並在張掖焉支山下召開二十七國大會,史稱“萬國博覽會”。西域諸國與隋朝的經濟、政治交往日益密切,張掖成為中原與西域互市的一個重要城市。吏部侍郎裴矩在掌管張掖互市中心時,曾通過實地考察、採訪等方式撰寫了《西域圖記》一書,其中描述了西域四十四國的歷史沿革、山川河流、風土民俗,圖文並茂,並系統介紹了當時中原通西域最重要的三條道路,即從敦煌西出,北道出伊吾,中道通高昌,南道經善鄯,龜茲即處在中道上。
隋大業中(615),龜茲國王遣使朝貢。
公元7、8世紀是西域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時期,隨著突厥汗國的衰敗,北方游牧政權對西域的統治暫告結束,不過西域旋即又成為了東唐朝、西大食、南吐蕃三大政權的爭奪目標。公元618年,李淵廢隋立唐,改元武德,先後平定隴右、河西。貞觀四年(630),唐太宗平定東突厥,並設立伊州,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貞觀九年(635),平定吐谷渾;貞觀十四年(640),平定高昌,設立西州、庭州和安西都護府,實現了對西域東部地區的控制。當時,焉耆、龜茲相繼在西突厥的支持下與唐朝為敵,貞觀二十一年(647),唐太宗為打通西域商道,再次大規模用兵西域,昆丘道行軍就是因唐朝政府索取龜茲等西域五國不果而發起的,其目的就是奪取龜茲等西域五國。
貞觀二十二年(648),突厥降將阿史那賀魯在擊敗了處月、處密兩部后直逼焉耆,焉耆王薛婆阿那支不戰而逃,西奔龜茲,防守龜茲東城。十月,唐軍攻入龜茲北境,阿那支被俘。接著,龜茲軍隊與唐軍交戰,龜茲王布失畢戰敗,退守都城,阿史那賀魯率軍攻城,布失畢棄城西逃。龜茲都城被唐軍攻克后,由安西都護郭孝恪把守。同時,沙州刺史蘇海政、尚輦奉御薛萬備率精騎行軍600里追擊布失畢。布失畢退守大撥換城,唐軍乘勝圍攻,阿史那賀魯進軍圍攻一個多月以後終於拿下大撥換城,生擒龜茲王布失畢和大將羯獵顛等。龜茲國相那利脫身逃走,暗地帶領西突厥軍馬並其國兵萬餘人突然襲擊了龜茲國都。當時郭孝恪紮營於城外,有龜茲人向他透露了這個情報,但郭孝恪並不在意。後來那利發兵突襲,郭孝恪急忙率所部入城,但那利的軍隊已經攻上城頭,而城中歸降的龜茲軍民響應那利,共同攻擊郭孝恪。郭孝恪攻打到龜茲王宮,終於不支,不得不向城外退走,最後在西門中流矢而死。郭孝恪陣亡后,那利來襲,龜茲都城內一片混亂。倉部郎中崔義超緊急招募了200人,拚死守衛軍資財物,與龜茲軍激戰於城中。當時曹繼叔、韓威也駐紮在城外,聽聞警報,立刻自城西北隅入城救援。雙方在城內激戰了一整夜,那利不支而敗退,唐軍斬首3000餘級,城中方才安定。10天後,那利又帶領山北萬餘人攻打龜茲都城,曹繼叔領兵迎擊,大破那利,斬首8000級。那利大敗逃走,被龜茲人抓獲獻於唐軍。龜茲都城攻防戰是昆丘道行軍里最激烈的戰鬥,龜茲境內親突厥勢力在這次戰爭中被徹底打敗。阿史那賀魯召集龜茲父老,擁立龜茲王之弟葉護為主,勒石紀功而還。隨後,唐軍橫掃整個塔里木盆地,整個西域為之震駭。
龜茲一戰,唐軍先後取得多城,俘虜男女數萬口,控制了整個塔里木盆地,西突厥、於闐、安國等紛紛饋贈駝馬軍糧,表示支持,唐朝的目的基本達到,昆丘道行軍的第一階段目標完成,唐朝將安西都護府由西州遷到龜茲,並設置了龜茲、於闐、碎葉、疏勒四個軍鎮。貞觀二十三年(649),唐太宗去世,高宗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賀魯反叛,唐朝先後三次出兵,最終於顯慶二年(657)打敗阿史那賀魯,西域又重新進入唐朝版圖。顯慶三年(658),唐朝將安西都護府移回龜茲,並先後在西域設立了大量羈縻州府。
龜茲作為安西都護府治所,自658年初建至長壽元年(692)最後一次重置,在唐王朝與吐蕃的爭奪中先後四度廢立。此後,龜茲長期處於唐王朝控制之下,並在經營西域(主要是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斡旋西突厥、抵禦吐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公元719年,北方突騎施政權崛起,與南面的吐蕃、西側大食共同構成唐王朝主要的外部威脅。大食建立於公元7世紀,無意越過蔥嶺東進;而突騎施突厥在734年與唐王朝關係破裂,逐漸衰敗;吐蕃在進入於闐、疏勒未果后,選擇向東通過大、小勃律進入塔里木盆地,曾數次勾結突騎施進攻以龜茲為中心的安西四鎮,但均以失敗告終。天寶十二載(753),唐朝達到了其西域經略歷史的頂峰,期間龜茲作為安西都護的治所、四鎮的總後方,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調西域及河西、隴右兵力救援中原,吐蕃趁勢北上,於763年佔領隴右、河西諸州,西域實際上已經喪失了牽制吐蕃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戰略作用,唐朝中央不得已而對其採取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這反而使西域保持了數年的相對穩定,一直到貞元初年,唐朝駐守安息四鎮及北庭、西州的軍隊還控制著蔥嶺以東的廣大西域地區。8世紀末,回鶻汗國西進,勢逼北庭,唐王朝無力西顧,同時,吐蕃在葛邏祿的幫助下,逐漸佔領西州、北庭,至此,唐王朝結束150年的西域經營歷史。貞元六、七年(790、791),吐蕃包圍了安西都護府所在地龜茲,隨後又被回鶻打敗。
此後,龜茲一直處於回鶻政權的勢力範圍之內。公元840年前後,回鶻人西遷,佔領了龜茲,龜茲國從此成為歷史。不過,歷史上也把佔據古龜茲國的回鶻政權稱為龜茲回鶻。龜茲回鶻先是高昌回鶻的一支,其後與西州回鶻逐漸發展成為統一的國家。11世紀末,黑汗王朝強盛,龜茲地區逐漸脫離高昌回鶻政權,歸附黑汗王朝。當時,黑汗王朝已改信奉伊斯蘭教,並對西域各國發動“聖戰”,龜茲歸附之後,其境內延續上千年的佛教傳統遭到毀滅性破壞,龜茲人也被同化進西域其他民族中。
乾隆二十三年(1758),龜茲歸入清朝版圖,定名庫車,設庫車辦事大臣。
1902年,改設庫車直隸州。
1913年,改設庫車縣。
2019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庫車縣,設立縣級庫車市。
庫車市位於天山中部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地理位置為北緯40°46′-42°35′、東經82°35′-84°17′之間,東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輪台縣為鄰,東南與尉犁縣相接,南靠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南與沙雅縣相連,西以渭干河為界與新和縣隔河相望,西北與拜城縣接壤,北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毗連,位於阿克蘇地區東端。市境南北長193千米,東西寬164千米,全市面積1.52萬平方千米,市區東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直線距離448千米,公路里程753千米,西距行署駐地阿克蘇市直線距離227.5千米,公路里程257千米。
庫車市
庫車市地形北高南低,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海拔高程為4550米,最低海拔高程922米。可概括劃分為北部天山山地,沖積扇形礫石戈壁地和南部沖積平原。北部山地面積為6854.43平方千米,深約80千米,山的走向多為東南走向,溝壑縱橫交錯,地形較為複雜,海拔在1700-4550米之間。靠山地區有762.18平方千米的沖積扇形礫石戈壁地,南部為沖積平原,面積7648.39平方千米,海拔在930-1225米之間,地形平坦。
庫車市地處暖溫帶,熱量豐富,氣候乾燥,降水稀少,夏季炎熱,冬季乾冷,年溫差和日溫差都很大,屬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由於境內地貌複雜,形成明顯的區域性氣候差異。1月出現低溫凍害,春季出現階段性低溫、林果花期出現異常高溫,夏季多冰雹,秋季光照充足、降水較少。全年熱量條件好於常年,穩定通過≥10℃的積溫為4102.6℃;≥15℃和20℃積溫多於常年。年平均氣溫10.7℃,偏低0.6℃;年降水量73.3毫米,偏少3.7毫米;光照2915.9小時,偏多189.9小時。
庫車市境內主要河流有庫車河(蘇巴什河)、渭干河和塔里木河。庫車河發源於天山山脈木孜塔格山,年徑流量3.31億立方米,6、7、8月佔總徑流量的58.4%,灌溉面積15333.3公頃。渭干河發源於天山南麓哈雷克群山和汗騰格里峰,年徑流量22.46億立方米,庫車縣按39.5%分水,實際水量為8.87億立方米,灌溉面積為44840公頃。塔里木河是通過庫車南部的過境河流,由西向東橫穿草湖地區,可灌溉一些草場。全市共有3個湖泊,為龍池、巴依孜庫勒湖、恰克瑪克湖。
庫車市水能資源主要分佈於庫車河和二八台河。庫車河中游段,水流集中,落差較大,交通方便,距市區近,開發利用條件最好,水能蘊藏量58600千瓦。二八台河水流穩定,落差較大,交通方便,開發條件較好。水能蘊藏量6820千瓦。在庫車河、渭干河灌區內,有些渠道水流落差較大,宜建小型電站。
庫車市高山區海拔2400-3500米的陰坡、半陰坡,或濕潤的山谷兩側生長著成片的雪嶺雲杉原始森林,總面積25266.67公頃。海拔1600-2000米生有山楊、苦楊、高山楊,總面積近533.33公頃。山區森林在涵養水源、防沖護坡上起著重要作用。山坡和中低山帶河谷兩岸生有多種灌木,主生品種是新疆圓柏、滄果白刺、薔薇、剛毛、忍冬、梭梭、小櫱、天山花楸、黑果枸杞等。海拔2900-3700米間分佈有高山草甸,優勢草種是苔草、珠芽蓼、火絨草、紫苑、蒲公英等,覆蓋度高、產草多,是水草肥美的夏牧場。海拔2000-2900米處,山地草原帶與森林帶交錯,林緣地帶、林間空地牧草更茂,多為優良的禾本科、豆科牧草、草茅、冰草、草木樨、早熟禾、蘇米糙、苔草等,產草量亦豐,是優良的夏秋牧場。主要藥用植物有:水菖蒲、秦艽、大黃、野蔥、野蒜、馬齒莧、麻黃、羅布麻、薄荷、紫草、瓦松、車前子、木賊、手掌參等。
庫車市內哺乳綱有野兔、野豬、野駱駝、馬鹿、黃羊、青羊、大頭羊、狼、雪豹、金錢豹、熊、紫貂、猞猁、旱獺、刺蝟、麝鼠、田鼠、松鼠、獐子、狍子、狐狸、山貓等。鳥綱有麻雀、山雀、斑鳩、啄木鳥、蒼鷹、雪雞、野雞、呱拉雞、野鴨、喜鵲、烏鴉、布穀鳥、燕子、雁、百靈、天鵝、黑鶴、鸛、杜鵑、黃鸝、鷺鷥、雲雀、野鴿、貓頭鷹、戴勝、金黃鸝、黑雀等。
庫車市煤炭資源蘊藏於下侏羅紀和中侏羅紀地層中,儲量豐富。分佈在北部中天山一帶。從縣境由西向東延續到伯日力克溝。在整個含煤地層中有2-11層具有可采厚度的煤層。厚1-8米,含煤地層比較穩定。整個煤層厚度約1000-1250米。已勘探查明儲量為12億噸。煤的發熱量均在7000大卡以上。境內共有油氣井6口。庫車市鐵礦共有7處,分別是山格拉鐵礦、烏庫布拉克鐵礦、阿艾鐵礦、夏闊坦西鐵礦、阿艾夏闊坦鐵礦、依里木札爾得鐵礦、窩特拉克鐵礦。主要分佈在市區以北、庫車河西岸50-150千米的地段,已探明儲量約40萬噸左右。庫車市錳礦共有5處,分別是卡爾古力錳礦、依奇克巴什錳礦、庫爾干錳礦、龍池南錳礦、瓊木孜力克錳礦。主要分佈在縣城以北、140-160千米的地段,已探明儲量約40萬噸以上。銅礦共有3處,分別是庫蘭康銅礦、恰克瑪克銅礦、窩特拉克銅鋅礦。主要分佈在庫車縣城北、庫車河西岸,22-45千米地段,已探明儲量約2500噸。境內石英砂儲量430萬噸,品位95%以上;石膏儲量豐富,品位60%;石灰石分佈較廣,質量也比較好;此外還有明礬、黏土、鹽礦等。
1996年,轄1個鎮、13個鄉:庫車鎮、烏恰鄉、伊西哈拉鄉、玉奇吾斯塘鄉、阿拉哈格鄉、比西巴格鄉、齊滿鄉、哈尼喀塔木鄉、墩闊坦鄉、牙哈鄉、烏尊鄉、阿克吾斯塘鄉、塔里木鄉、阿格鄉。縣政府駐庫車鎮。
2003年,轄9鎮、6鄉:庫車鎮、烏恰鎮、伊西哈拉鎮、牙哈鎮、阿拉哈格鎮、墩闊坦鎮、齊滿鎮、烏尊鎮、雅克拉鎮、阿格鄉、阿克吾斯瑭鄉、比西巴格鄉、哈尼喀塔木鄉、塔里木鄉。縣政府駐庫車鎮。
2008年4月16日,正式撤銷庫車鎮,設立熱斯坦、薩克薩克、新城、東城4個街道。調整后,全縣轄4個街道、8個鎮、6個鄉。
截至2018年,庫車市轄8個鎮、6個鄉、4街道:烏恰鎮、伊西哈拉鎮、玉奇吾斯塘鄉、阿拉哈格鎮、比西巴格鄉、齊滿鎮、哈尼喀塔木鄉、墩闊坦鎮、牙哈鎮、烏尊鎮、雅克拉鎮、阿克吾斯塘鄉、阿格鄉、塔里木鄉、東城街道、新城街道、熱斯坦街道、薩克薩克街道。 市人民政府駐地新城街道文化東路150號。
序號 | 名稱 |
1 | 烏恰鎮 |
2 | 伊西哈拉鎮 |
3 | 玉奇吾斯塘鄉 |
4 | 阿拉哈格鎮 |
5 | 比西巴格鄉 |
6 | 齊滿鎮 |
7 | 哈尼喀塔木鄉 |
8 | 墩闊坦鎮 |
9 | 牙哈鎮 |
10 | 烏尊鎮 |
11 | 雅克拉鎮 |
12 | 阿克吾斯塘鄉 |
13 | 阿格鄉 |
14 | 塔里木鄉 |
15 | 東城街道 |
16 | 新城街道 |
17 | 熱斯坦街道 |
18 | 薩克薩克街道 |
截至2018年底,庫車市常住人口488627人,比上年末增加107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1926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37.23%,比上年末提高5.48個百分點。維吾爾族437131人,漢族48161人,其他民族3335人;男性人口247185人,女性人口241142人,性別比為1.025:1。全年出生6362人,人口出生率13.02‰,死亡4737人,死亡率9.69‰,自然增長率3.33‰。庫車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
庫車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9世紀,庫車境內先後居住著龜茲土著、羌、塞種、雅利安、漢、鮮卑、柔然、高車、噠、黠戛斯、吐蕃等10多個民族或部落。9世紀中葉、回鶻人、葛邏祿遷入,並逐漸整合其他民族部落,形成現在的維吾爾民族。13世紀后,有蒙古人、柯爾克孜人陸續進入庫車,但人數很少,清代至民國時期,回族和漢族商人留居境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內地各族人民援疆來到庫車並定居。當前,庫車總人口約50萬,是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
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56%,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67.1%,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3.32%,第二產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全年人均生產總值49897元。年末全縣就業人員194915萬人。其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154641人,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5037人,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5237人。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5%。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上漲1.3%。
2018年,庫車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下同)83.22億元。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3.51億元;第二產業投資24.92億元,其中,工業投資24.62億元;第三產業投資54.78億元。
2018年,庫車市地方財政收入41.06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6億元,增長14.2%。稅收收入34.18億元,增長14.3%。全年地方財政支出76.48億元,增長12.4%。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3.64億元,增長11.4%。
2018年,庫車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0元。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77元,比上年增長9.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4439,比上年增長10%。
2018年,庫車市糧食種植面積267.99萬畝,比上年下降2.73%。其中,小麥種植面積36.1萬畝,下降17.72%;玉米種植面積28.54萬畝,下降3.18%。棉花種植面積182.75萬畝,增長1.91%。油料種植面積1.6萬畝,增長370.04%。甜菜種植面積8040畝,增長72.90%。
2018年,庫車市糧食產量22.3萬噸,比上年增產43.09%。小麥產量16.28萬噸,減產19.04%;玉米產量21.33萬噸,增產49.16%。全年棉花產量23.76萬噸,增產4.77%。油料產量1387噸,增產353.27%。甜菜產量2.04萬噸,增產134.46%。
截至2018年底,庫車市牲畜存欄93.34萬頭(只),比上年下降4.79%。其中生豬存欄6.56萬頭,增長101.85%;牛存欄9.56萬頭,增長33.15%;羊存欄77.22萬隻,下降11.86%。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7.68萬噸,比上年增長2.99。其中,豬肉產量7146噸,增長4.47%。禽蛋產量1.9萬噸,增長0.32%。生牛奶產量4.79萬噸,增長0.84%。
截至2018年底,庫車市農業機械總動力44.4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4.98%。化肥使用量(折純量)4.58萬噸,增長0.27%;農藥使用量7.55萬公斤,與去年基本持平;地膜使用量7415噸,增長2.22%;機收面積64.14萬畝,增長15.26%。機電井數1237眼,增長35.49%。
2018年,庫車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3.80億元,比上年增長6.9%。在規模以上工業中,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121.42億元,增長4.4%;集體企業增加值0.87億元,增長1.11倍;股份制企業增加值133.04億元,增長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0.78億元,增長56.2%;私營企業增加值7.58億元,增長23.3%。按工業三大門類劃分,採礦業完成增加值26.55億元,增長19.7%;製造業增加值89.89億元,增長3.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2.35億元,增長-12.1%。按輕重工業劃分,輕工業增加值0.53億元,增速為179.2%;重工業增加值133.25億元,增長6.1%。按石油、非石油行業劃分,石油工業增加值97.24億元,增長0.9%;非石油工業增加值36.56億元。在重點監測的十大產業中,石油工業增加值97.24億元,增長0.9%;電力工業1.48億元,下降13.8%;化學工業3.75億元,增長49.1%;鋼鐵工業0.23億元,增長7.8%;建材工業4.07億元,增長15%;煤炭工業28.57億元,增長19.7%;農副食品加工工業0.04億元,下降33.3%;裝備製造工業0.1億元,增長66.%。
2018年,庫車市實現建築業增加值24.48億元,增長10%。
2018年,庫車市房地產開發投資7.51億元,比上年下降2.72%。其中,住宅投資2.18億元,下降60.32%;商業營業用房投資5.29億元,增長135.01%。商品房施工面積58.22萬平方米,增長13.04%;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0.52萬平方米,增長10.43%;商品房屋銷售面積6.93萬平方米,增長4.21%。商品房銷售額2.15億,其中住宅銷售額1.74億。
2018年,庫車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4億元,比上年增長10.42%。按經營地劃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6.55億元,增長9.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7.09億元,增長12.29%。按消費形態劃分,商品零售額17.6億元,增長10.2%;餐飲收入額6.04億元,增長6.5%。
截至2018年底,庫車市金融機構(含外資)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219.34億元,比上年增長24.68%。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56.52億元,增長59.52%;住戶存款餘額131.95億元,增長25.82%。年末金融機構(含外資)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48.72億元,比上年增長50.15%。其中,個人消費貸款30.22億元,增長0.6%。
龜茲民歌
據史料記載,龜茲樂舞是以器樂演奏、歌舞演唱、舞蹈表演為一體的綜合樂舞藝術;而庫車維吾爾族民歌的鮮明特點,自然也體現在民族樂器的多樣性上,隱隱透露著古龜茲樂舞的樂聲舞姿的遺風。經過千百來的傳承和延續,庫車民歌形成了本身獨有的特徵,特別是講究歌中有樂,樂中有舞,歌舞同樂,與龜茲綜合樂舞藝術相同。通過千年以來的演變,從庫車民歌中依然能看見龜茲樂舞的影子。
歷史上曾是古印度、古希臘-羅馬、波斯、漢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匯之處,東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形成了舉世聞名的龜茲文化,留下了古佛教文化、佛教石窟壁畫、石窟題記、樂舞、戲曲、文物、詩詞等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龜茲樂舞久負盛名,前秦時期傳至中原,推動重建中國古典雅樂。唐代龜茲樂舞大盛兩京,譜寫了中國音樂史上最輝煌的一頁。
羊羔肉
羊羔肉是一種味美的肉食品,多選擇當年羯羊或周歲以內的羊。
庫車杏干
庫車杏干是庫車人民利用庫車的獨特氣候,由庫車白杏鮮果直接晾曬而成。
庫車饢
饢是新疆各族兄弟喜愛的主要麵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庫車地緣、交通、通訊條件優越,國道314線、217線貫穿縣境,連接天山南北;南疆鐵路橫貫庫車縣,與亞歐大陸橋相接;龜茲機場航線直達烏魯木齊,南疆光纜與亞歐光纜對接,庫阿高速已全線貫通。
庫車是新疆南疆四地州的交通樞紐和連接南北疆的交通大動脈,國道314線、217線在縣城交匯,南疆鐵路橫穿縣域,民航直達烏魯木齊。設計規模為近期4C、遠期4D的庫車龜茲機場和庫俄鐵路、庫爾勒—庫車高速公路、庫車—阿克蘇高速公路、國道217線改擴建等項目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
截至2018年底,庫車市公路線路里程4150千米,增長6.19%。年末公交車路數7條,比上年減少6條。年末實有公共汽(電)車營運車輛數136輛,下降13.38%;年末實有出租汽車數842輛,總量比上年減少4輛。
截至2018年底,庫車市庫車機場共有南方航空、天津航空、烏魯木齊航空、華夏航空4家航空公司運營,通航烏魯木齊、和田、莎車、伊寧4個城市,其中中轉航線2條,支支互通航線3條,疆內航線逐步延伸。全年共保障航班起降4202架次,增長12.3%;旅客吞吐量32.11萬人次,增長8.84%;貨郵吞吐量473.03噸,增長24.41%。
截至2018年底,庫車市民用汽車保有量45287輛,比上年末增長8.19%。
截至2018年底,庫車市共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674人,增長0.03%;教師33人,與去年持平。年末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32所。高級中學3所;完全中學13所,其中城區2所,農村11所;初級中學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完全小學116所(含2所民辦學校),其中城區15所,農村101所;特殊學校1所;教學點4所;幼兒園189所,其中城區15所,鄉鎮174所。
截至2018年底,庫車市在校學生120388名,其中城區40292名、農村77480名。學前教育階段30378名,其中幼兒園學生,城區5736名、農村24642名;義務教育階段76535名,其中初中生20891名,城區8777名、農村12114名;小學生55644名,城區18481名,農村37163名;高中教育階段13475名,其中城區9914名、農村3561名。
截至2018年底,庫車市班級3138個,其中城區907個,農村2231個。學前教育階段1018個,其中城區168個,農村850個;義務教育階段2050個,其中小學1594個(城區467個、農村1127個),初中456個(城區186個、農村270個);高中教育階段291個,其中城區205個,農村86個。
截至2018年底,庫車市教職工共計7696名,其中少數民族教師3549名。幼兒教師1216名,其中少數民族教師663名;中小學教師階段6480名,其中少數民族教師3155名。
2018年,庫車市高考本科上線2035人,上線率47.1%,比上年上升4.7個百分點,600分以上人數達到42人,比上年增加22人,4名學生分別被清華、北大錄取。中考連續9年蟬聯地區第一名,5A1(滿分)考生達12人,佔全地區的57%。
截至2018年底,庫車市共有衛生機構261個,其中,綜合醫院1個;民族醫院1個;傳染病醫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衛生監督檢驗機構(所)1個,婦幼保健院1個,專科疾病防治院1個,鄉鎮、街道中心衛生院14個,村衛生室212個,診所35個。醫院、衛生院擁有床位2050張,增加66張。衛生技術人員1643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助理醫師633人。
截至2018年底,庫車市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數5個,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床位數658床。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86561人,比上年末增加12951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430556人,比上年末減少338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9434人,比上年末增加16745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127人,比上年末減少3141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4828人,比上年末增加5444人。
天山神秘大峽谷
天山神秘大峽谷位於獨庫公路旁,距離庫車縣城約70千米,是天山支脈克孜利亞山中的一條峽谷。地處西天山南麓,峽谷全長5000多米,高差200米,最窄處僅容一人側身通過。峽谷從奧陶系至第四系均有顯露,斷裂構造複雜。
克孜爾亞勝景
克孜爾亞勝景,古稱“北山“,史稱“赤砂山”。位於庫車縣依西哈拉鄉境內,東南距庫車縣城10千米。建於西漢年間,是漢代的軍事設施。
大龍池
大龍池從庫車北行120千米的天山深處,有兩個高山湖泊,俗稱大龍池、小龍池。
庫車王府
庫車王府,國家4A級旅遊景區,自治區級文明風景旅遊區,位於庫車縣老城林基路街。原庫車王府曾在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時被國民黨軍閥盛世才毀壞,僅存部分房屋和城牆,2004年依照第十一代親王時期的王府原樣重建。除了王府主體,府內還設有三個主要展館,即龜茲博物館、庫車王府文物館、庫車民俗展館。館內展出了大量出土文物、石窟壁畫及佛教造像。
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拜城縣東南約60千米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克孜爾是維吾爾語的譯音,是“紅色”的意思。洞窟開鑿在木札提河北岸明屋達格山的峭壁之間。現存洞窟有編號的有236窟,其中的洞窟形制較為完整、壁畫遺存較多的約佔三分之一。根據洞窟的形制特點、壁畫的題材和藝術風格等方面的原因分析,並經放射性碳素斷定時代,石窟主要是四至八世紀的遺存,可大致分為早、中、晚三期,是龜茲石窟的典型代表
卡德爾·巴克,“全國雙擁模範”。
伊薩克(?-1842年),第六代庫車王。
絳賓(生卒年不詳),西漢中期的龜茲王,西域傑出的政治家,漢在統一西域過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
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 國家衛生縣城(鄉鎮)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七五”普法中期先進縣 | 2020中國特色小吃百佳縣市 |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
2020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 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 “全國第四批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