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絆的結果 展開
絆
漢字
絆,漢語常用字,讀音bàn,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時代。基本含義為行走時被別的東西擋住或纏住,引申為束縛或牽制:絆住;引申含義為絆腳石(喻阻礙前進的東西)。用法為絆子、絆手絆腳等。
“絆”字始見於《說文》中的小篆文字中(圖1)。左邊的“糸”字像繩索一般,而右邊的“半”字其古字形是“從牛,從八”。“絆”是形聲字。《說文·糸部》中說“絆,馬縶也。從糸半聲。”“絆”是由“糹”和“半”組成。“糹”表義,指繩索。“半”讀作bàn,表聲。作聲旁。“絆”的本義為御馬的繩索。又指用繩子把足系住。如“絆腳”。進而引申泛指牽制、約束、束縛。如杜甫《曲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又引申指行走時被別的東西擋住或纏住。用於抽象意義,引申比喻陰謀、圈套。
● 絆 bàn ㄅㄢˋ
◎ 行走時被別的東西擋住或纏住,引申為束縛或牽制:~住。~倒。羈~(束縛)。~腳石(喻阻礙前進的東西)。~手~腳。
◎絆
絆 bàn
〈名〉
● ● (形聲。從糸,半聲。本義:駕車時套在牲口後部的皮帶)
● ● 同本義 [crupper]
絆,馬縶也。字亦作跘。——《說文》
靽,半也,拘使半行不得自縱也。——《釋名•釋車》
● ● 泛指系鳥獸的繩子
飾五采之華絆,結璇璣之金環。——傅玄《鷹賦》
● ● 喻陰謀、圈套 [snare]
連兄弟燕青也著絆了。——《燕青博魚》
● ● 亦用以比喻誤中圈套而受害
● ● 裝束,穿戴 [dress]
國人之絆。——《瀛涯勝覽》
詞性變化
◎絆
絆 bàn
動
● ● 羈絆;拘束;束縛 [tie]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杜甫《曲江二首》
今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顧。——《資治通鑒》
● ● 用繩子把足系住 [tie the foot]
不羈不絆。——揚雄《交州牧箴》
● ● 又如:絆腳(用繩子綁住腳)
● ● 走路或跑步時被別的東西擋住或纏住 [stumble]
被門檻子絆倒。——《紅樓夢》
● ● 又如:絆倒
《卷十三》《糸部》 博幔切
馬縶也。從糸半聲。
馬也。
馬部下曰:馬絆也。與此為轉注。小雅。縶之維之。傳曰:縶,絆。維,系也。周頌曰:言授之縶。以縶其馬。箋雲。縶,絆也。按縶謂繩。用此繩亦謂之縶。此凡字之大例。有客其冣明者也。引申為凡止之偁。
從糸半聲。
博幔切。十四部。
博幔切,去換幫 ‖半聲元1部
絆,羈絆。
【未集中】【糸字部】絆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慢切,音半。《說文》馬縶也。《玉篇》羈絆也。《增韻》系足曰絆,絡首曰羈。《前漢·班固敘傳》今吾子已貫仁義之羈絆。
又《韻補》葉彼巷切。《揚雄·交州牧箴》爰自開闢,不羈不絆。周公攝祚,白雄是獻。 《廣韻》絆,同靽。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
絆
中上古音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先秦 | 王力系統 | 元 | p | uan |
董同龢系統 | 元 | p | uɑn | |
周法高系統 | 元 | p | wan | |
李方桂系統 | 元 | p | anh | |
兩漢 | 西漢 | 元 | ||
東漢 | 元 | |||
魏 | 寒 | uan | ||
晉 | 寒 | uan | ||
南北朝 | 齊梁陳北周隋 | 寒桓 | wɑn | |
隋唐 | 擬音/王力系統 | p | uɑn |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p | uɑn |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p | uɑn |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p | uân | ||
擬音/陳新雄系統 | p | uɑn |
韻書集成
字形 |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聲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廣韻 | 絆 | 半 | 山 | 去聲 | 換 | 幫 | 合口呼 | 一 | 全清 | 博慢切 | puɑn | |
集韻 | 山 | 去聲 | 換 | 幫 | 合口呼 | 一 | 全清 | 博漫切 | puɑn | |||
韻略 | 去聲 | 換 | 愽漫切 | |||||||||
增韻 | 去聲 | 換 | 愽漫切 | |||||||||
中原音韻 | 辦 | 去聲 | 寒山 | 幫 | 全清 | puan | ||||||
半 | 去聲 | 桓歡 | 幫 | 全清 | puɔn | |||||||
中州音韻 | 去聲 | 寒山 | 邦慢切 | |||||||||
去聲 | 桓歡 | 邦幔切 | ||||||||||
洪武正韻 | 半 | 去聲 | 翰 | 幫 | 博 | 全清 | 博漫切 | puon | ||||
分韻撮要 | 判 | 陰去 | 滂 | |||||||||
叛 | 陽去 | 幫 |
◎ 贛語:bwan4
◎ 粵語:bun6
羈絆;拘束;束縛〖tie〗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杜甫《曲江二首》
今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顧。——《資治通鑒》
用繩子把足系住〖tiethefoot〗
不羈不絆。——揚雄《交州牧箴》
又如:絆腳(用繩子綁住腳)
走路或跑步時被別的東西擋住或纏住〖stumble〗
被門檻子絆倒。——《紅樓夢》
又如:絆倒
絆絆磕磕
bànbàn-kēkē
〖bumpy〗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腳不靈
絆倒
bàndǎo
〖stumble;stumbleandfall;tripandcausetofall〗走路或跑步時被物件絆住腳而摔倒
小心絆倒
絆腳石
bànjiǎoshí
〖obstacle;stumblingblock〗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踢開絆腳石
絆馬索
bànmǎsuǒ
〖heelrope〗設於隱蔽處的繩索,多用於絆倒對方的坐騎
絆手絆腳
bànshǒu-bànjiǎo
〖beintheway〗礙事
對自己的男人,要經常教育呢,免得他們絆手絆腳!——王汶石《新結識的夥伴》
絆子
bànzi
〖stumble〗∶摔交招數,用腿別對方的腿,以使之摔倒
一個絆子下去,對方倒地了
〖reins〗∶為使牲畜不能快跑而系在腿上的短繩
馬絆子
〖obstacle;obstruction;hindrance〗∶比喻在別人前進的路上設置的障礙
在畫幅背後地桿兩邊有兩條綾或絹,如葫蘆或雲頭樣式的廂邊叫“絆”。是為了保護畫桿不致下落而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