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肝膿腫

細菌性肝膿腫

細菌性肝膿腫是由化膿性細菌引起的肝內化膿性感染。多見於中年以上男性。常繼發於全身性細菌感染特別是腹腔感染后。主要表現為寒戰、高熱、右上腹疼痛(肝區疼痛),還常伴有噁心、嘔吐、食慾減退和周身乏力等表現。治療主要包括支持治療、抗生素治療、穿刺引流以及手術治療。嚴重時可以導致感染中毒性休克,或向其他器官破入導致膿腫。還可合併或併發腹膜炎、膈下膿腫、膽道出血、心包積液等。及時有效的治療,一般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或消化內科

病因


● 細菌性肝膿腫是由化膿性細菌侵入肝臟所引起。
● 最常見的是大腸埃希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是厭氧菌和類桿菌屬。
● 膽源性及門靜脈播散者以大腸埃希桿菌最為常見,其次是厭氧菌。
● 經肝動脈播散者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常見。

癥狀


典型癥狀

● 細菌性肝膿腫通常起病較急,主要表現為寒戰、高熱、右上腹疼痛(肝區疼痛)。
● 細菌性肝膿腫起病急,膿腫形成后大量細菌和壞死物質入血導致感染中毒癥狀,出現寒戰、高熱,嚴重時可以導致感染中毒性休克。
● 細菌性肝膿腫多有明顯右上腹疼痛(肝區疼痛),呼吸時明顯,可以向肩背部放射。

其他癥狀

● 可伴有乏力、食慾減退、腹脹及噁心、嘔吐等癥狀。
● 長期遷延不愈者可導致營養不良,如面色發白、體重下降等。

檢查


● 細菌性肝膿腫主要依靠肝穿刺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來進行診斷。
● 肝穿刺檢查
● ● 診斷性肝穿刺抽膿,可明確診斷。
● 實驗室檢查
● ● 主要是為了檢查有無感染,對肝功能有無影響,方便後期治療。
● 影像學檢查
● ● B超檢查:主要是為了明確膿腫的部位和大小,陽性診斷率可達96%以上,為首選的檢查方法。
● ● X線檢查:主要是為了了解肺部和膈肌等有無影像學改變,對明確疾病有無擴散有重要意義。
● ● CT檢查:對肝膿腫的定位與定性有很大診斷價值。

診斷


● 醫生診斷細菌性肝膿腫,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肝穿刺檢查、影像學檢查進行診斷。
● 臨床表現
● ● 患者突發高熱、寒戰、右上腹痛。
● 實驗室檢查
● ● 白細胞明顯增多,中性粒細胞佔90%以上,伴有明顯核左移,可以見中毒顆粒。肝功能異常,肝轉氨酶、鹼性磷酸酶、膽紅素可有升高。
● 肝穿刺檢查
● ● 肝穿刺有黃灰色或黃色帶臭味的膿液,細菌學檢查可確定致病菌。
● 影像學檢查
● ● X線檢查:右葉膿腫可使右側膈肌抬高;肝陰影增大或有局限性隆起;有時出現右下肺肺不張、右側反應性胸膜炎或胸腔積液。
● ● B超檢查:能分辨肝內直徑1~2厘米的液性病灶,並明確其部位和大小。
● ● CT平掃:呈圓形或卵圓形低密度區,膿液密度稍高於水,邊緣多不清楚;增強掃描膿腫壁呈環狀強化,膿液不強化。

鑒別診斷


● 出現高熱、寒戰、右上腹痛等表現后,應儘早到醫院就診,由醫生進行檢查、診斷。
● 細菌性肝膿腫需要和肝癌、阿米巴肝膿腫、膈下膿腫等疾病相鑒別。
● 醫生通過實驗室檢查、肝穿刺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主要包括支持治療、抗生素治療、穿刺引流以及手術治療。
● 支持治療
● ● 細菌性肝膿腫患者癥狀重、病史長,應該加強全身治療,改善營養狀況。
● ● 處理肝膿腫的同時要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合併膽道梗阻者要通暢引流膽道,血源性感染者要處理原發病灶,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
● 抗生素治療
● ● 抗生素治療是該病的基礎性治療。
● ● 在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之前可經驗性使用廣譜抗生素,根據治療效果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調整抗生素使用。
● 穿刺引流
● ● 肝膿腫穿刺可以在B超引導或者CT引導下進行,能迅速改善患者感染中毒癥狀,膿液需要進行需氧和厭氧細菌培養。
● ● 單次穿刺引流效果有限,往往需要多次穿刺引流。
● 手術治療
● ● 手術治療適用於穿刺引流效果不佳或不宜穿刺者。
● ● 手術治療主要有肝膿腫切開引流術和肝葉切除術。
● ● 膿腫破入腹腔或胸腔應立即手術,腹腔和胸腔同時引流。

危害


● 細菌性肝膿腫引起的寒戰、高熱、肝區疼痛等癥狀,可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細菌性肝膿腫起病急,膿腫形成后大量細菌和壞死物質入血導致感染中毒癥狀,嚴重時可以導致感染中毒性休克。
● 膿腫可向其他組織器官破入,導致膈下積膿,瀰漫性腹膜炎,膿胸,心包壓塞、循環紊亂和化膿性心包炎,內瘺等併發症。
● 細菌性肝膿腫長期遷延不愈,可以導致嚴重的營養不良。

預后


● 細菌性肝膿腫的治療效果與發病年齡、體質、原發病、膿腫數目、開始治療時間、治療的徹底性及併發症等因素有關。
● 年幼及年老患者治療效果比青壯年差,死亡率高。
● 多發性肝膿腫治療效果比單發性肝膿腫差,死亡率高。
●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大大降低病死率。

預防


● 積極治療原發病
● ● 細菌性肝膿腫是一種繼發性疾病,如能早期治療控制原發病,是可以預防的。
● 提高抗病能力
● ● 堅持合理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