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滑竿

抬滑竿

抬滑竿,漢族交通習俗。舊時交通不變,抬滑竿十分盛行。在山區抬滑竿仍十分流行,仍在一些旅遊聖地如峨眉山、青城山等地流行,並變成當地一個旅遊項目。

工具介紹


中國江南各地山區特有的一種供人乘坐的傳統交通工具。用兩根結實的長竹竿綁紮成擔架,中間架以竹片編成的躺椅或用繩索結成的坐兜,前垂腳踏板。乘坐時,人坐在椅中或兜中,可半坐半卧,由兩轎夫前後肩抬而行。滑竿在上坡時,人坐得最穩;下坡時,也絲毫沒有因傾斜而產生的恐懼感;尤其走平路時,因竹竿有彈性,行走時上下顫動,更能給人以充分的享受,且可減輕乘者的疲勞。中國西南各省山區面積廣大,因此滑竿最為盛行。特別是峨眉山上的竹椅滑竿,流傳了幾千年。滑竿的意義已不局限於交通工具,更是當地民間習俗的一種體現。

使用群體


也許你要說,他們還不是為掙錢嘛。是的,他們為了生活,為了家,每天忍苦耐勞,流汗掙錢,然而卻從不亂收錢——所謂“宰客”。一位旅客曾說:“從清音閣抬中峰寺價額為15元,我覺得兩頭都是很陡的坡,他們太辛苦,就主動多給10元,可他們執意不收,我感到過意不去。”
抬滑竿人,更不是認錢不認人,若遇特殊困難在路途難以下山的遊客,他們隨時伸出援助的手,把遊客抬到五里崗上車,分文不收。如把西安一位工程師從萬年寺抬到五顯崗,見其有困難,為給他留足返家路費,沒收一分錢僅是其中一例。
1996年春節期間(正月初二),正是數九寒天,雪花飛揚,龍門洞深潭已到了積冰的低度。石汝軍、雷貴陽、吳雲東等九位抬滑竿人,當天去峨眉城游耍后回家,正行至龍門洞,忽聽得“轟轟轟”幾聲巨響,跑去一看,啊,不好了:一輛小車失控從十餘高懸岩摔下水潭,四輪朝天。他們奮不顧身和衣跳下水,好不容易才打開了車門,把車內四人(其中一人已死)一一背上公路,送上車,刺骨的山谷水,和陣陣西北風,凍得他們發木、發麻,回家都患了一場重感冒,可他們無怨,無悔。
峨眉山抬滑竿人沒有一聲豪言壯語,無一句表白,然而到過峨眉山的人,誰能忘記那道嫩綠色的流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