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女排

八十年代國內老牌甲級隊伍

四川女排是國內享有盛名的老牌甲級隊伍,八十年代四川體育的一面旗幟,其頑強拼搏的精神鼓舞了整整幾代人。

曾湧現了女排名將張蓉芳梁艷朱玲巫丹。1984年,中國女排在洛杉磯奧運會奪冠,蜀中巾幗佔據了半壁河山。

團隊歷史


團隊簡介

在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結束后,四川女排經過重組,優化了教練員配置,組成了以2004年雅典女排奧運冠軍陳靜擔任領隊;2008年帶領中國男排參加北京奧運會並取得歷史最好成績的原國家男排教練員傅軍擔任主教練;原中國女排教練馬璋和“亞洲飛人”張翔擔任教練員的強有力的教練班子。
第十二屆全運會結束后,四川女排的功勛老將陳靜退役,全運會後她將回到四川排管中心,一邊從事辦公室工作,一邊幫助省隊訓練。此外,趙靜、劉偉等老將也在本屆全運會後退役。
新賽季的四川女排以新人為主,隊中只有冷薇和趙燕妮為80后,其餘全為清一色的90后,球隊平均年齡只有20歲,平均身高182.7cm,主教練葉文,球隊隊長是王晨。

歷史沿革

2012-05-20下午,在全國女排大獎賽總決賽季軍爭奪戰中,四川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連扳三局,最終以3比1戰勝八一隊,獲得總決賽第三名。這也是四川女排歷史上首次獲得女排大獎賽前三名的成績。
全國女排大獎賽是由此前一個賽季女排聯賽前八名參加,競技水平很高。由於上賽季冠亞軍廣東恆大和天津隊均因故不參加本次大獎賽,因此上賽季第十名四川隊得以增補參賽。然而,搭上末班車的四川女排卻並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樣是來“打醬油”的。在三站分站賽中,她們取得一站冠軍和兩站亞軍,早早就確定了四強名額。總決賽採取單循環,四川女排先後不敵浙江和江蘇,只能和八一隊爭奪季軍。首局四川隊23比25遺憾告負,隨後展開反攻,以25比18、25比21和25比23連扳三局,歷史上首次獲得女排大獎賽銅牌。
成都市跳傘塔,四川省運動技術學院正門對面的11號大院里,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六層樓房。虛掩的大門上貼著一張紙條:“要打球,請聯繫137××××××××”。推門進去,是一圈井字形的迴廊式辦公室,右邊有一塊空蕩蕩的舊排球場,如今已經被改造成羽毛球場。
如果沒人提醒,誰能相信高樓大廈包圍中的這一塊場地,就是曾經屢創輝煌的四川排球隊的訓練館。從1975年到2006年,從這裡走出了張蓉芳、朱玲、梁艷、巫丹、周建安、張翔、張利明等一干國家隊名將。忽然,二樓屋裡傳來嘩嘩的麻將聲,打斷了記者的追憶。循聲而去,一群大爺大媽們正樂在其中。
採訪就從麻將桌旁開始,任國鈺、楊德華、何治華,平日經常小聚在此的幾個老搭子,她們曾是早一批的排球國手,再加上專程趕來的梁昌鵬,這幾位四川女排光榮歷史的見證者,講述了一段段難忘的回憶。
從日本請來大松博文
楊德華,四川女排連奪第四屆和第五屆全運會冠軍的領隊,是本次採訪的聯繫人,她告訴記者:“前不久中央電視台的才來採訪過我們,主要是講大松博文當年訓練四川女排的事,下個月就將在CCTV5播出了。”於是,話題就從大松博文那裡展開了。
簡單介紹一下“東洋魔女”的締造者、日本著名排球教練大松博文,上世紀60年代率領據稱“平均身高只有1米71”的日本女排,創下了118場國際賽連勝紀錄,期間贏得了世錦賽和奧運會的金牌,一舉震驚世界。中國排協經過周恩來總理的批准,在1965年4月邀請了大松博文來華一個月,協助訓練中國的女排隊員。
任國鈺,四川女排第三屆全運會冠軍的領隊,1958年就入選了國家隊,1965年在四川隊她已經是老隊員了。“當時考慮到某些因素,沒有讓大松直接訓練中國女排,而是挑選了幾支雲集了國手的地方強隊,在上海集中訓練一個月。我們四川隊有6個人接受了‘魔鬼訓練’,我因為年紀大和有傷病在身,就沒有被安排參加。但是,教練組仍帶著我們在一旁邊學邊練。”任國鈺回憶說,“她們練得那個苦啊,不僅僅是我們這些天天站在場邊看的隊友們難以承受,那時,每場訓練課都組織了觀眾,還有部隊官兵和文藝界人士前來觀看。沒有哪一天,沒有不看哭的人。”
訓練太苦號召學江姐
大松博文
“每天訓練下來,幾乎每個人都有尿血和嘔吐的現象,哪個身上不是青一塊紫一塊的,用鋪蓋捂著都痛。” ——楊德華
大松博文帶來的訓練方法是革命性的,也是極限性的。作為參訓者之一的楊德華體會最為深刻。”楊德華說,“之前,我們對訓練的艱苦是有準備的,甚至提出要學習革命烈士江姐,但大松的高強度高密度訓練還是令人吃不消。
記得有一個隊員練習網前6米的移動接球,要連續接1000多次。發球和扣球大松從來都是親力親為,我負責給她遞球。看見那名隊員都快來不起了,我不由放慢了遞球的速度。這時大松沖我發火了,我忍不住衝進旁邊的休息室,一下就哭了出來……其實後來想想,大松更不容易,每天訓練下來,他自己的手都是烏青的,實在讓人敬佩。”
當然,大松最初是把訓練日本女排的那一整套完全拿了出來。楊德華回憶道:“只要對球員不滿意,他就拉著兩個人的腦袋往一塊兒撞,或是狠狠地踩你的腳。後來周總理得知了這種情況,專門給大松提了兩點要求:一是要尊重女性,例假必須休息一天;二是不能打、不能罵。大松立刻改了這習慣,我們對他的感覺就從怕變成了不怕。”後來,大松博文的“魔鬼訓練法”很快得到了廣泛認同,“這是一次訓練革命,甚至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在1977年到1987年間擔任四川女排主教練的梁昌鵬如是評價大松博文帶來的影響。
任國鈺說:“四川女排把大松的訓練法帶了回來,也是堅持得最好的,午飯地點從此改在了訓練場。量上去了,比賽前也要訓練,打再艱苦的比賽都是小菜一碟。”受益匪淺的四川女排,用當年第二屆全運會的金牌作為對大松博文的最好回報。
川女排到北京參加全國會戰,在北京體育館,她們出人意料地戰勝了國家集訓隊。小平同志在主席台觀看了整場比賽,用“頑強拼搏、前赴後繼”八個字高度讚揚了四川女排。
作為稱霸一時的九冠王,四川女排得到的最多的評價就是作風好。曾擔任過四川女排一隊主教練的何治華很有發言權。“一直到1985年以前,四川隊的平均身高都比對手要矮4-5厘米,但我們有自己的特點,除了靈活和快速,最關鍵的還是吃得苦。經過在泥巴地的訓練,隊員們不怕摔打,特別是遇到比我們強的對手,那股狠勁有點不戰而勝的威懾力。”何治華還搬出了制勝口訣,“有人總結過四川隊的三件寶——‘發球、防守加打吊’。我們高飄發球是一大特色,好多球隊都怕得很,頑強防守則被比喻為‘牛皮糖’。五連冠時期的國家女排主教練袁偉民曾經表示,按照實力來排,四川隊也就四、五名的水平,可大型比賽卻能經常拿冠軍,精神面貌和比賽作風值得稱道。”
任國鈺說:“有一句口號最能體現我們的拼搏精神——‘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百分之百的爭取。’”
“三件寶”成就九冠王
“按照實力來排,四川隊也就四、五名的水平,可大型比賽卻能經常拿冠軍。”
——袁偉民
第二屆全運會冠軍,是四川女排九個全國冠軍(第二、三、四、五屆4次全運會,以及1954年、1955年、1963年、1978年和1980年5次全國甲級聯賽)中分量最重的一個。還有這麼一個段子在40多年後讓大家記憶猶新:那場女排決賽是由四川對遼寧,時任西南局第一書記兼成都軍區第一政委的李井泉正在北京開會,為了不給隊員們增加心理負擔,他只是派了秘書前去助陣;而時任東北局第一書記兼瀋陽軍區第一政委、後任中國排協名譽主席的宋任窮,非要親自到現場為遼寧隊加油。結果,輕裝上陣的四川隊歷史性地收穫了第一枚全運會金牌。後來,李井泉在北京飯店設宴款待四川女排時,表揚姑娘們沒有辜負他的良苦用心。
但最令大家士氣鼓舞的時刻,並非某個捧杯之夜。而是1960年的一天拼出九冠王"
對黨和國家心存感激
“要吃飽從來沒有問題,跟飛行員的標準一樣。其實當時老百姓的生活很苦,所以對黨和國家非常感激。”——任國鈺
正是艱苦的訓練和相對優越的生活條件,造就了這樣一支女排鐵軍。1956年入隊的任國鈺是四個人中年齡最長的元老,她看著訓練環境一步一步得到了改善:“50年代初,四川女排剛剛成立,根本就沒有固定的訓練場地,只有到處借場地練,去得最多的就是某銀行的空壩子。過了幾年,市體育場旁邊有了簡陋的室外訓練場,其實是塊泥巴地。不管天晴下雨都在那裡練,要不就是一身泥漿,要不就是太陽灼傷了眼睛,遍身都是傷。跳傘塔這
座訓練館是1975年建成的,那會兒周圍全是田埂。
令這批老運動員欣慰的是,在生活上一直得到了國家的周到照顧。任國鈺又回憶起1960年到1962年這段困難時期,“那時只有一隊堅持訓練,二隊被派到鳳凰山基地勞動鍛煉。我正好在國家隊,很難回來,二隊的小隊員就把自己種的紅苕送到我們家。要吃飽從來沒有問題,吃的是罐罐飯,一塊五一頓,跟飛行員的標準一樣,還有人說是‘總理級伙食’,其實當時老百姓的生活很苦,所以對黨和國家非常感激。”

隊員列表


主要成員

號碼姓名出生日期身高(CM)體重(KG)扣球(CM)攔網(CM)位置
1冷薇1985-08-2018055305295接應
2蘇圍平1996-12-0918463305295副攻
3趙燕妮1988-10-2318770315305主攻
6王晨(C)1990-10-2918266310300二傳/接應
7尹潔(L)1990-05-1718060300290自由人
8張曉雅1992-10-0418860310300副攻
9葉綺1993-02-1418665310300副攻
10楊冬梅1990-11-1718060300290主攻
11朱昱曉1994-12-0718463300290主攻
12李夢婷1994-09-2918152295285主攻
14楊夢露1995.02.1118660305295副攻
15劉美玲1991-07-2918267300290二傳
16黃賀1994-03-1817859300290二傳
18(L)暫玉璐1991-04-0417059290280自由人

新賽季名單

北京時間2013年11月30日,2013-2014賽季中國女排聯賽拉開戰幕。2013年賽季共12支隊伍參加A組聯賽,仍然採取主客場賽制,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12個隊分為兩組打主客場循環,第二階段兩個組的前八名再打主客場的複賽,第三階段聯賽排名前四的隊伍進行半決賽和總決賽。2013年賽季延用上賽季的計分辦法(即3比0和3比1的比賽,勝隊積3分,負隊不積分;3比2的比賽勝隊積2分,負隊積1分)。
以下為新賽季四川(四川大學)女排名單:
號碼姓名出生日期身高(CM)體重(KG)扣球(CM)攔網(CM)位置
1冷薇1985.08.2018055305295接應
2蘇圍萍1996.12.0918463305295副攻
3趙燕妮1988.10.2318770315305主攻
6(C)王晨1990.10.2918266310300二傳
7(L)尹潔1990.05.1718060300290自由人
8張曉雅1992.10.0418860310300副攻
9葉綺1993.02.1418665310300副攻
10楊冬梅1990.11.1718060300290主攻
11朱昱曉1994.12.0718463300290主攻
12李夢婷1994.09.2918152295285主攻
14楊夢露1995.02.1118660305295副攻
15劉美玲1991.07.2918267300290二傳
16黃賀1994.03.1817859295290二傳
18昝玉璐1991.04.0417059290280自由人

獲得榮譽


全運會成績:
1959 第一屆全運會女排比賽第5名
1965 第二屆全運會女排比賽冠軍
1975 第三屆全運會女排比賽冠軍
1979 第四屆全運會女排比賽冠軍
1983 第五屆全運會女排比賽冠軍
1993 第七屆全運會女排比賽第3名
1997 第八屆全運會女排比賽第7名
2001 第九屆全運會女排比賽第4名
2009 第十一屆全運會女排比賽第7名
2013 第十二屆全運會女排比賽第8名
全國女排聯賽成績:
1997-1998 全國女排聯賽第4名
1998-1999 全國女排聯賽第3名
2000-2001 全國女排聯賽第7名
2001-2002 全國女排聯賽第4名
2002-2003 全國女排聯賽第7名
2003-2004 全國女排聯賽第4名
2004-2005 全國女排聯賽第8名
2005-2006 全國女排聯賽第6名
2007-2008 全國女排聯賽第5名
2008-2009 全國女排聯賽第6名
2010-2011 全國女排聯賽第7名
其他成績:
1995 全國女排錦標賽(甲B組)第2名
2002 全國女排錦標賽第4名
2002 泰國公主杯國際女排邀請賽冠軍
2006 泰國公主杯國際女排邀請賽第三名
2007 全國女排錦標賽第6名
2008 第十四屆泰國公主杯國際女排邀請賽亞軍
2009 全國女排錦標賽第8名
2011 全國女排錦標賽第6名
2012 全國女排大獎賽總決賽第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