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王春燕,知識共享中國大陸項目(英文:Creative Commons)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主要主持知識共享許可協議的簡體中文翻譯、在中國大陸本地化以及推廣宣傳等工作。先後於杭州大學(后與浙江大學合併)、北京大學及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她的教學與研究領域涵蓋知識產權法,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以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等,並發表和出版了相關領域的論文、譯著。

教育背景


哈佛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2003-2004)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2003)
哈佛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哈佛法學院首位張偉仁學者(1996-1997)
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生畢業(1986)
杭州大學(現為浙江大學)法學院本科畢業(1984)

人物經歷


2009年3月25日,王春燕在知識共享中國大陸(Creative Commons China Mainland)發起,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美國國家科學院CODATA國家委員會(US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ODATA,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和知識共享中國大陸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承辦的“科學文獻與科學數據通用許可國際研討會”中,與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數據與信息委員會主任Paul Uhlir博士分別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辭。
2009年5月,王春燕在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針對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七十多名議員組成的國際反盜版核心小組認為中國政府“默許網際網路市場上的侵權行為”沒能有效遏制這種情況的發言,表示“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確實存在問題,這一點我們從來沒有否認。但是據我所知,中國政府一直儘力在協調各方利益與保障人民獲取信息的權力之間尋找平衡”。
社會兼職
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項目專家組及精品資源共享課項目專家組成員2012年。
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理事2012年。
騰訊網際網路研究中心專家組成員2012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2010年。
互動百科特邀專家成員2010年至今。
知識共享中國大陸項目負責人2005年至今。

研究方向


知識產權法、公平交易法等。

主講課程


講授:知識產權法、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公平交易法、知識產權貿易與許可、知識產權法案例解析、知識產權實務、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專題,中國知識產權法(英文)等課程。

主要貢獻


文集

論知識產權地域性與知識產權國際保護
貿易中知識產權與物權衝突之解決原則
商標保護法律框架的比較研究
略論保護知識產權與發展市場經濟
作品中的表達與作品之間的實質相似(上)
作品中的表達與作品之間的實質相似(下)
論著作權侵權行為的特點及其認定

代表性成果

專著:
《平行進口法律規制的比較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chievement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with Zhao Guodong), UNESCO IITE, 2011
《知識產權許可》(上、下)(譯著,翻譯兼譯校),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知識產權法》(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知識產權案例分析》(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論文:
“數字時代知識創新與傳播的解決方案”,電子知識產權,2009年第6期
“中國媒體範式的變化及其法律意義”,《文化、媒體及娛樂法》雜誌,韓國中央大學,2009年4月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an alternative solution to copyright in the new media arena, 編入“Copyright law, digital content and the Internet in the Asia-Pacific”,悉尼大學出版社,2008
“貿易中知識產權與物權衝突之解決原則”,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商標保護法律框架的比較研究”,載《法商研究》2001年第1期
“作品中的表達與作品之間的實質相似”,載《中外法學》2000年第3期
“也論知識產權的屬性”,載《中國法學》1996年第3期
“論知識產權的地域性與知識產權國際保護”,《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代表性項目
開放許可協議研究(2009年)
知識產權治理研究(2007年)
知識產權公共授權模式研究(2010年)
開放平台的知識產權問題研究(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