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血管瘤

視網膜血管瘤

視網膜血管瘤是全身血管瘤病的一部分,常伴有小腦、延腦、脊髓、腎上腺、腎、肝、附睾及卵巢等部位的血管瘤、囊腫或腫瘤,其中以小腦的血管母細胞瘤最常見。孤立存在的視網膜血管瘤稱為von Hippel病,合併全身其他系統異常稱為von Hippel Lindau綜合征。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先天因素有關。早期病變較小,大多數患者沒有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視野缺損、視物模糊,甚至出現視力完全喪失的可能。本病治療方法主要為光凝、冷凝及放療等。本病常影響視力,可能出現視網膜脫離、繼發青光眼、併發白內障等併發症。如果出現併發症,則預后不良。

就診科室


● 眼科、腫瘤科

病因


● 病因可能為在胚胎髮育時期,外胚葉發育不全,或起源於中胚葉。

癥狀


● 臨床上一般將視網膜血管瘤分為5期,各期表現如下:

初期

● 眼底出現小血管瘤或毛細血管糾結成團。患者無感知癥狀,通過檢查才能發現。

血管擴張及血管瘤形成期

● 眼底可見高度擴張成球狀血管瘤,瘤體紅色,呈圓形或卵圓形。血管瘤多局限於視網膜周邊部,患者常無感覺。

滲出及出血期

● 隨病情的發展,血管瘤周圍視網膜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引發出血、環狀或弧形黃白色大片硬性滲出。患者會出現視野缺損、視物模糊。

視網膜脫離期

● 患者視力明顯下降。

晚期

● 導致青光眼、白內障等併發症致視力嚴重下降。

檢查


● 確診視網膜血管瘤主要依靠眼底檢查、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

眼底檢查

● 眼底檢查可見視網膜上的瘤體及與之相連的滋養血管。

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檢查

● 該檢查的目的主要是通過瘤體周圍特有的陽性體征判斷視網膜血管瘤。
● 該項檢查對本病的診斷非常重要。

組織病理學檢查

● 該項檢查的目的是為了明確腫瘤的類別及性質。

診斷


● 醫生診斷視網膜血管瘤,主要依據癥狀體征、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及組織病理學檢查。
● 本病初期毛細血管高度擴張及微小球狀血管瘤,多發生在眼底顳側周邊部視網膜。隨瘤體增長,可在檢眼鏡下看到視網膜上典型的紅色瘤體。
● 眼底熒光造影檢查:動脈期即可見到瘤體內迅速充盈的熒光,同時,與之相連的靜脈也出現明顯層流。後期血管瘤體及其周圍熒光素滲漏而成強熒光團塊。
● 組織病理學檢查:主要表現為血管間有網狀血管內皮細胞及局部視網膜膠質細胞增生明顯。

鑒別診斷


● 視網膜血管瘤單從癥狀上,和很多疾病相似,很難進行診斷,需要及時去醫院接受正規檢查,方能確診。
● 該病需要與蔓狀血管瘤、孤立性脈絡膜血管瘤進行鑒別。
● 醫生主要通過癥狀表現、組織病理學檢查以及造影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診斷。

治療


● 本病治療主要為光凝、冷凝及放療。

光凝

● 對能定位的中、小、扁平的血管瘤光凝效果最好,光凝后其周圍組織損傷小。有報道對較大的血管瘤,採用多次小劑量激光光凝瘤體表面,也獲成功。

冷凝

● 適用於已經發生滲出性視網膜脫離的患者,冷凝效果較好。

放療

● 激光光凝或冷凍效果不明顯時,可用放射敷貼療法或低劑量射線外照射放療使瘤體縮小。

危害


● 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視力障礙,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影響。
● 本病可併發視網膜脫離、青光眼、白內障等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

預后


● 視網膜血管瘤的治療效果與血管瘤發展的嚴重程度有關。總體來說,提高對視網膜血管瘤的認識,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對於改善患者預後有重要作用。

預防


保護眼部

● 注意休息,避免眼部疲勞。

注意飲食健康

● 禁酒少油,多食新鮮瓜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