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一村

界首一村

1998年全村向韓國出口蘋果2500公斤。 1998年全村果茶總產值達400萬元。 1998年全村工業總產值達150萬元。

目錄

正文


洙邊鎮界首一村地處鎮政府駐地南2公里處,共375戶1011人。耕地82公頃。1998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50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2530元。該材自1993年起,立足本村實際,大搞農業綜合開發,對山、水、林、田、路進行了綜合治理。發揮山嶺、溝河土質適宜發展果茶,並有一定生產基礎的實際,大力調整種植結構,發展以蘋果、板栗、茶葉為重點的果茶生產作為富民強村的重點來抓,到1998年全村共開發果茶園1040畝,其中蘋果園460畝,板栗園540畝,茶園40畝。在搞好果茶開發的同時,抓好果茶園的水利配套建設,投資36萬元建電灌站1座,建水庫、塘壩4處,打大井4眼,鋪設地下管道1600米,修石渠600米,投資20萬元在10 0畝密植矮化脫毒紅富士蘋果園內搞了節水型的微灌工程。全村500畝茶園全部實現了自流灌溉。並注重抓好果茶園的科技管理,推廣蘋果人工授粉、果實套袋、板栗摘心及大棚覆蓋茶葉等技術,蘋果畝產達2000公斤,茶葉畝收入超萬元。1997年,該村生產的“玉芽”茶獲第二屆全國農業博覽會金質獎,生產的“紅富士”蘋果多次在縣、市果品評比中獲特優質稱號。1998年全村向韓國出口蘋果2500公斤。蘋果園被命名為全省樣板園,板栗園被列為國家優質高產示範基地。1998年全村果茶總產值達400萬元。在村北沿莒新公路兩側建起了佔地21畝的村工貿小區,以茶葉加工、水泥預製、石子加工、塑料製品為主,並在小區內建有果品批發市場,每年外銷蘋果、板栗達2 00萬公斤。1998年全村工業總產值達150萬元。該村還狠抓了精神文明建設,規劃建設了村莊,新修街道3條,投資18萬元安裝了自來水。1995年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全縣首批小康村;1997年被縣委評為縣級先進黨支部,1998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農村經濟工作先進單位,被縣政府評為縣級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