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龍

新疆建設兵團43團科技中心指導員

蔣龍,男,漢族,1947年出生,四川篷溪縣人,初中文化,中共黨員,歷任新疆建設兵團四十三團連隊植保員、技術員、副連長、連長,後任四十三團科技中心指導員、黨支部書記。他憑著樸實、憨厚而又敬業的精神,憑著他對軍墾事業的一片赤誠,勤政廉潔,真抓實幹,每到一個單位都把連隊搞得紅紅火火,連隊贏利。他自1994年擔任連長起,連隊連續多年勞均收入達到8000多元;1998年勞均收入達到11000元,被自治區授予“先進基層黨支部”的榮譽稱號;1999年10月,他到八連任黨支部書記、連長。通過一年的努力又使這個多年虧損的“爛攤子”一舉翻身,連隊盈利91萬多元,勞均收入7500元。2002年被師評為“小康示範連隊”。他本人1999年被兵團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多次被師團評為先進工作者、弘揚兵團精神先進個人,2001年被師授予“勤政廉潔先進個人”稱號。

個人簡介


蔣龍,男,四川篷溪縣人,初中文化,中共黨員,歷任新疆建設兵團四十三團連隊植保員、技術員、副連長、連長,後任四十三團科技中心指導員、黨支部書記。他憑著樸實、憨厚而又敬業的精神,憑著他對軍墾事業的一片赤誠,勤政廉潔,真抓實幹,每到一個單位都把連隊搞得紅紅火火,連隊贏利。他自1994年擔任連長起,連隊連續多年勞均收入達到8000多元;1998年勞均收入達到11000元,被自治區授予“先進基層黨支部”的榮譽稱號;1999年10月,他到八連任黨支部書記、連長。通過一年的努力又使這個多年虧損的“爛攤子”一舉翻身,連隊盈利91萬多元,勞均收入7500元。2002年被師評為“小康示範連隊”。他本人1999年被兵團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多次被師團評為先進工作者、弘揚兵團精神先進個人,2001年被師授予“勤政廉潔先進個人”稱號。

人物事迹


帶領職工緻富的領頭雁

1997年春天,蔣連長剛組織全連第二次播完種又趕上了霜凍,第三次播完種苗剛出來又遭受了大風的襲擊,望著綠油油的棉苗被風打死,農工們都傷心地痛哭。不少農工打了退堂鼓。蔣龍帶著支部一班人白天泡在地里,晚上挨家挨戶地找農工談心。一位叫阿不拉的職工受了災后,完全失去了信心,他躺在床上怎麼也不肯動,他對蔣連長說,“連長,快五月了,再播種又還能收到什麼?”蔣友肯定是說,“只要你努力了,如果說年底虧了我個人給你補。”通過蔣龍耐心細緻地做工作,農工們終於鼓足勇氣,進行了第四次播種,連隊這一年在管理上要求也更加嚴格,到了年底一算賬,勞均收入仍達到7000多元。
蔣龍憑著他豐富的農業連隊的工作經驗,他帶頭抓好連隊領導班子的作風建設。讓每個黨員幹部起到表率作用,同時努力做好出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穩定職工隊伍,在生產的每個環節上,充分發揮全體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八連廣大幹部職工在2000年的棉花生產上創下了三個奇迹:一是戰勝了歷史從未有過的乾旱,創造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棉單產、總產最高的奇迹——單產309公斤籽棉,總產籽棉120萬公斤;二是職均收入分配兌現最高的奇迹——全連兌現97萬多元,比該連大豐收的1998年還多60多萬元;三是扭轉了多年巨額虧損的局面,創造了盈利91萬元的奇迹。2002年八連在蔣龍的領導下,實現了年初確定的全連無一戶虧損的目標,職均收入達到了8500多元,贏利最多的劉躍崇收入達到了7萬多元。也就在這一年,八連被農三師評為小康示範連隊。

職工的貼心人

蔣龍經常對其他幹部說:你把心貼在職工的心坎上,職工就會把心撲在農業生產上。多年的工作經驗驗證了他的這個論斷。由於這幾年勞動力結構的變化,多數單位從內地來的務工人員幹不了多長時間就不安心團場。但是這幾年凡是到了蔣龍所在的連隊,蔣龍都是親自安排他們的住宿飲食,並一戶戶詢問他們有沒有困難。前年冬天,他發現一位職工床上的被子比較單薄,親自把自己宿舍的被子送給這位職工睡。從那以後,他每到一家職工家,都要去摸摸職工的被子,問問麵粉、清油夠不夠吃,有沒有別的困難。1999年10月,團長王建新親自到九連去接蔣龍去八連宣布蔣龍任八連支部書記、連長時,全連職工都不約而同地紛紛質問團長為什麼要把蔣龍調走。

清正廉潔樹新風

他到八連上任的第一天就宣布:連隊幹部從今天起實行“三不準”,第一不準到職工家裡吃喝;第二不準接受群眾煙酒等物品;第三,處理問題不準感情用事,以權謀私。蔣龍沒有收受過職工的任何一分錢和物,沒有為自己謀取一分私利,正是他的高風亮節,贏得了連隊廣大幹部職工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