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形便

山川形便

山川形便,即根據山脈、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徵劃分地理區域,進而劃分行政區域。是中國古代行政區域劃分的重要原則之一,能夠使行政區劃與經濟、文化區劃一致,有利於經濟和社會發展。江西就是最典型的利用山川形便劃分的省級行政區。

定義


按照山川形便原則來劃分地理區域,進而劃分行政區域。山川是廣義上的地理環境,不局限于山或者水。

辨析


有人認為山川形便容易形成割據現象,這是一種誤解。他們忽略了古代的行政區劃主要針對人口管理,而不同於現在的土地管理。形成地方割據的主要原因是,地方勢力過大,中央鞭長莫及。元朝行省幅員遼闊,且不符合山川形便原則,依然無法避免地方分裂,而且成了短命王朝。還有人錯誤的認為犬牙相入是與山川形便對立的概念,可以避免地方割據。其實,犬牙相入的一個極端表現——飛地,是移民聚居、土地兼并的產物,規模很小,數量也不多,對國家政局完全沒有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