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
出版物
出版物是指以傳播為目的貯存知識信息並具有一定物質形態的出版產品。
一、是以讀者所需要的信息知識構成內容。
二、是以一定的表達方式陳述信息知識,包括文字、圖像、符號、聲頻、視頻、代碼等。所謂多媒體出版物,其實就是在一種媒體上同時使用了上述多種表達方式的出版物。
三、是以一定的物質載體作為知識信息存在的依據。
四、是以一定的生產製作方式使知識信息附著於物質載體上。
五、是以一定的外觀形態呈現出來。印刷出版物、唱片、錄音帶、錄像帶、激光視盤、等聲像出版物,縮微平片、縮微膠捲等縮微出版物,磁碟、光碟等電子出版物,是出版物目前常見的呈現形態。
廣義的出版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規定,包括定期出版物和不定期出版物兩大類。定期出版物又分為報紙和雜誌(也稱期刊)兩類。
定期:分報紙和雜誌;報紙按時間分為日報和非日報。凡每周出版4次以上的為日報,不足4次的為非日報。報紙又可分為內容廣泛供廣大群眾閱讀的一般報紙和內容專門供特定對象閱讀的專業性報紙。雜誌一般有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年刊等。年刊一般稱年鑒。雜誌也有個別不定期出版的。
不定期:以圖書(包括書籍、課本、圖片)為主。書籍有封面並裝訂成冊。圖片沒有封皮亦無裝訂。不定期出版物主要指圖書,圖書一般與書籍為同義語,但在統計工作中,有時圖書又作為書籍、課本、圖片三者的總稱。圖書一般為不定期出版,但也有一些書事先規定大概出版日期、連續出版,稱為叢書或叢刊。書籍又按頁數分為兩類:除封面外,正文頁數超過48頁的稱為書籍;正文僅48頁和不足48頁的稱為小冊子。這種區分,由於比較繁瑣,許多國家並不採用。同時,也不能把書籍和小冊子理解為兩個不相容的概念。實際上,小冊子是書籍的一部分。不管頁數多少,凡有封面並裝訂成冊的都是書籍。無封面並不裝訂成冊的掛圖、單幅地圖、單張圖畫(如宣傳畫、年畫)等,都不算書籍。
狹義的出版物只包括圖書和雜誌,不包括報紙,因為報紙屬於新聞工作領域,至於音像讀物作為出版物,是否適當,也有不同意見。這些問題將在實踐中逐步明確起來。
傳統的出版物,包括報紙、雜誌和圖書,都是印刷品。自19世紀末期發明留聲機后,唱片的功用與生產方法,與圖書相接近或類似,都是將精神產品轉化為物質形態,製成原版,並加以複製便於在一定範圍傳播,因而將唱片的生產,也稱為出版。唱片也成為出版物的一種。
上述出版物均為印刷品。隨著留聲機、縮微成像技術、錄音技術、錄像技術和計算機的發明與應用,出現了新型的、非印刷品的出版物,即唱片、縮微膠片、錄音帶、錄像帶、光碟等,通稱為縮微製品、視聽材料和電子出版物。主要分為報紙、期刊、圖書、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和網際網路出版物六類。20世紀初期和中葉相繼發明縮微成像技術、錄音技術和錄像技術后,又有電子計算機成為傳播各類信息資料的媒介。人們把經過不同的技術手段複製,具有一定傳播功用,成為精神產品載體的縮微膠片(卷)、錄音帶、錄像帶、軟盤的生產,也稱為出版。這一類產品也被視為出版物,又合稱為音像讀物,或分別稱為縮微製品、視聽材料、電子出版物。隨著現代技術的進步,出版物的物質形態和它所負載的內容將有許多新的發展。
按出版者的不同,可分政府出版物、機關團體出版物和一般出版物;
按發行方式、發行範圍和發行對象,分為內部讀物和公開出版物。
按裝幀,書籍還分精裝書和平裝書。
從法律性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法規現行條例)上分類,分為正式出版物(ISBN和CIP數據備份)和非法出版物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出版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的出版業在今後幾年將繼續呈快速發展態勢,這是無庸置疑的。但出版形勢的發展亦已經證明,中國原有的出版市場格局將被打破,一個全新的市場化的出版市場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之中。
從國內行業的生產構成看。中國現代出版業是以市場為導向的出版業。因此,分別對應圖書產品的三大功能,即娛樂(文化)功能、知識功能和信息功能,產生了大眾圖書市場、教育圖書市場和專業圖書市場。這是現代圖書市場的基本結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的圖書市場也比較清晰地呈現出這三個市場的基本劃分。
在全球金融危機經濟低迷、消費緊縮的情況下,圖書相對於其他娛樂產品具有低廉、易得的特徵,有著更強的市場親和力。出版業應以此次金融危機作為契機,推廣廉價的娛樂消遣方式。出版商可以藉此機會重新界定他們的角色,即以低廉的價格提供娛樂、知識。圖書行業生產的是實實在在的產品,是圖書,是知識。未來對出版行業的投資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