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肇野

金肇野

金肇野,男,1912年生於遼寧省遼中縣一個滿族家庭,原名愛新覺羅·毓桐,參加革命后改為現名,是我國知名木刻家、作家。

簡歷


1932年開始在《京報》、《北辰報》上發表反映東北人民遭受日寇蹂躪的散文、特寫,並自學木刻、繪畫等。1938年在延安參加“抗戰文藝工作團”奔赴敵後抗日根據地,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后曾任遼寧省農業廳長,遼寧省計委副主任,中聯部東歐研究所副所長,中聯部五屆顧問及第二、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95年8月病逝於北京。

主要事迹


金肇野在接任遼寧省農業廳職務時,曾深入遼中縣搞調查研究,指導生產。他和縣委領導一起發動群眾,大幹一冬春,把幾萬畝低洼易澇地塊修成台田,實現了大面積糧食增產。同年冬又撥給金海堡10匹大牲畜,解決了家鄉農業生產中畜力不足的困難。1964年春,他得知家鄉辦電缺少資金,便及時撥給人民幣10萬元,使金海堡農民從此生產和生活用上了電。他後來被調到中央工作,任對外聯絡部國際協會交流理事。金肇野離休后,遼中縣和縣政府聘任他為遼中籍在京工作人員建設家鄉委員會名譽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