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兒根

蒲兒根

蒲兒根,中藥名。為菊科千里光屬植物蒲兒根Senccio oldhamianus Maxim.的全草。蒲兒根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地區及陝西、甘肅等省。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癰癤腫毒。

入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苦,性涼。

歸經


歸心、膀胱經。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癰癤腫毒。

相關配伍


1、治瘡毒化膿:蒲兒根、枇杷樹皮各適量,搗爛,敷患處。
2、治跌打傷:根適量搗爛,敷傷處;又方:根5錢,水煎服。(1-2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用法用量


常用量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干品研末調敷。

採集加工


春、夏、秋三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莖直立,單一或稍有分枝,具白色軟毛或近乎光滑。基生葉叢生,花后脫落,柄長3-6厘米,基部具鞘;葉片腎圓形,長約2.5厘米,寬約3厘米,邊緣具不整齊的三角形齒,上面稍有細毛,下面有白色蛛絲毛密生;中部葉有短柄,葉片腎圓形至廣卵狀心形,長3.5-4厘米,寬4-4.5厘米,先端短尖,被毛同基生葉;上部葉寬卵形,較小。春、夏季開花,頭狀花序小而多數,具細梗,排成傘房狀;總苞鐘形,基部無小苞,總苞片條狀披針形,邊緣膜質;緣花舌狀,1層,舌片橘黃色,橢圓形,先端全緣或3齒裂;中央管狀花多數,先端5裂。瘦果圓筒形,具縱棱,稍有細毛;冠毛白色,長約2-3毫米。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濕地,山坡路旁,水溝邊。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地區及陝西、甘肅等省。

藥材性狀


本品長20-80cm,莖圓柱形,具縱條紋,下部被蛛絲狀綿毛,上部近無毛,上部多分枝。表面灰綠色。斷面不整齊,近白色。葉片草質或近膜質,皺曲或破碎,完整者平展後為心狀圓形或闊卵狀心形,葉面淡黃綠色,近無毛,背麵灰綠色,密被白色蛛絲狀綿毛;葉柄長1.5-6cm。莖、枝頂端有頭狀花序組成的傘房狀花序,總花序梗纖細,長1-2.5cm;總苞寬鐘形,長3-4mm;花黃色,舌狀花1層,舌片頂端全緣或3齒裂;管狀花多數,長5-6mm。偶見倒卵狀圓柱形瘦果,長約1mm,具白色長冠毛。氣微,味苦。以莖、枝多,葉完整,色綠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