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支傳導阻滯

束支傳導阻滯

束支傳導阻滯是指希氏束分支以下部位的傳導系統發生傳導減慢和阻滯的異常心電現象。可見於正常人,以兒童和青年人較多,以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最為常見,約1%的正常青年人有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多由器質性心臟病引起,少數由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引起。根據QRS波群時限是否大於0.12秒,分為完全性與不完全束支阻滯。典型癥狀多無特異性癥狀,可有頭暈、眼黑、暈厥等。應針對病因及基礎疾病治療,無癥狀者無須治療。積極尋找病因或誘因,對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就診科室


● 心血管內科或內科

病因


● 束支傳導阻滯多由器質性心臟病引起,少數由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引起。
● 多見於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如慢性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
● 少數患者是由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所致。

癥狀


● 束支傳導阻滯本身多無明顯癥狀,主要以原發病的臨床表現為主,但嚴重的三分支阻滯和雙側束支阻滯可因心室停搏而出現頭暈,甚至暈厥。
● 單獨存在的右束支傳導阻滯可無明顯癥狀,嚴重者有眼黑、頭暈、暈厥等。
● 若其他疾病導致的右束支傳導阻滯,可伴隨原發疾病的臨床癥狀,如胸痛、心悸、氣促、發紺等。

檢查


● 確診束支傳導阻滯主要依據心電圖特點診斷

心電圖檢測

● 主要是通過心電圖檢測,可確診病情。

診斷


● 醫生確診束支傳導阻滯,主要依靠心電圖檢查。
●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 ● V1或V2導聯QRS呈rsR′型或M型,此為最具特徵性的改變。
● ● V5、V6導聯S波顯著寬大,時限≥0.04s,但不深。
● ● QRS時限≥0.12s。
● ● V1、V2導聯呈有切跡的R波時,R波峰時間0.05s。而V5、V6導聯R波峰時間正常。
● ● ST-T改變,方向與QRS波終末向量方向相反。
●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 ● 右胸導聯V1、V2導聯的QRS波呈rsR′型、rsr′型、rSR′型或M型。其R′波通常高於r波。
● ● V5、V6、Ⅰ導聯S波增寬而不深。
● ● QRS時限<0.12s。
● 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
● ● 左側導聯(V5、V6、Ⅰ、avL導聯)出現寬大、頂端粗鈍、有切跡的R波。除avL導聯外均無q波。
● ● 右胸V1、V2導聯呈rs型,V1、V2導聯偶呈QS型,V3導聯罕見QS型。胸前導聯順時針轉位。
● ● Ⅲ、avF、avR導聯QRS波多呈QS型。
● ● QRS時限≥0.12s。
● ● V5、V6導聯室壁激動時間(R峰時間)≥0.06s,V1、V2導聯室壁激動時間正常。
● ● ST-T改變 ST-T方向與QRS主波方向相反。
● 不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
● ● QRS時限<0.12s。
● ● 余同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正後壁心肌梗死、直背綜合征及漏斗胸進行鑒別診斷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心電圖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束支傳導阻滯以針對病因及基礎疾病的治療為原則。
● 右束支傳導阻滯本身對血流動力學無明顯影響,臨床上常無癥狀,不需特殊處理。應定期隨訪觀察(包括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定期檢查)。

危害


● 束支傳導阻滯引起的頭暈、眼黑等癥狀,可影響工作和生活。
● 陳舊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可終身攜帶,難以治癒,容易讓患者產生焦慮。

預后


● 束支傳導阻滯的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年齡、是否有癥狀及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
● 積極尋找病因或誘因,並針對病因或誘因進行治療,對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預防


● 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慢性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
●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參考文獻


● [1] 林果為,王吉耀,葛均波。實用內科學:下冊。第1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 [2]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