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紀聞
清末維新派主辦報紙
中外紀聞是清末維新派主辦的第一份報刊。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創刊。初名《萬國公報》。由京報房代印代發。木板雕印,版式如同《京報》。康有為籌資創辦。旨在開通風氣,廣聯人才,為變法先聲。梁啟超、麥孟華編輯。每冊刊論說一篇,多選自廣學會所出書報,少數為梁、麥自撰。宣傳興實業、育人才、辦學校。隨《京報》免費分送京師官紳,反響強烈。1895年12月16日更名《中外紀聞》,成為強學會機關報,仍為雙日刊,改為木活字竹紙印刷,每期10頁左右一冊。內容首為閣抄;余依次為選登英國路透社新聞電訊,選譯《泰晤士報》等外國報紙的消息、評論;選錄津、滬、港、粵、漢等地報紙的新聞、言論,摘編“西國格致有用諸書”;最後附有梁啟超等人的編者按和論說。1896年1月20日,光緒皇帝下令封閉京師強學會,該刊被迫停刊。現見到的最後一期《中外紀聞》出版於1896年1月16日。
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之後不久,創辦了《萬國公報》。《萬國公報》自1895年8月17日開始正式刊行,為雙日刊,每冊有編號,無出版年月。報名與英國、美國傳教士所辦之報相同,因為上海廣學會編的《萬國公報》在政府官僚中行銷有年,故襲用其名,以利推廣。
《萬國公報》每冊有論文一篇,長篇則分期連載,除轉載廣學會和其他報刊外,撰文未署名,實際出於梁啟超、麥孟華之手。北京強學會成立以後,“先以報事為主”,把《萬國公報》改名為《中外紀聞》,梁啟超、汪大燮為主筆。
《中外紀聞》於12月16日正式刊行,雙日刊,木活字印刷,每冊註明出版年月,無編號,封面有紫紅色“中外紀聞”四字。《中外紀聞》發刊一個月零五天,即遭封禁,但“譯印西國格致有用之書”,在今存各冊中,有 《英國幅員考》《西國鐵路考》《地球奇妙論》等。下圖中提供《選譯西字報》的全文文稿。
《中外紀聞》“選譯西字報”其一
京師強學會成立后,在1895年將《萬國公報》改名《中外紀聞》,並作為強學會的機關報,梁啟超、汪大燮主編,是中國資產階級政黨報刊的萌芽,是維新派北方的代表。《中外紀聞》:京師強學會的機關報,維新派的重要輿論窗口,其前身是《萬國公報》。該報的出版使廣大官員和知識分子“漸知新法之益”,為改良派政治團體的建立和改良運動的進一步開展創造了有力條件。1896年元月20日停刊。是中國近代報刊產生的實質性標誌。
《中外紀聞》特點:1.刊登外文報紙、外文電訊的譯文。2.介紹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情況、自然科學知識,也評論中西方社會的得失,宣傳中國應該向西方學習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