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里

電子科技大學微固學院副院長

張萬里,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兼), 1966年2月出生,重慶市銅梁人,IEEE會員、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高級會員,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在電子科技大學先後獲得應用化學學士、材料物理與化學碩士和材料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電子科學與技術方向(電子材料與元器件)的本科教學、研究生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2002年、2005年、2010年、2012年、2013年先後短期訪問過俄羅斯莫斯科動力學院、聖彼得堡國立電工大學、烏克蘭基輔大學和德國卡爾斯魯厄研究中心、美國威廉。瑪麗學院、德國亥姆霍茲德累斯頓-羅森道夫研究中心。目前主要從事電子薄膜材料與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已培養碩士研究生30人,協助指導博士研究生6人。2005年至今,主持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重大基礎研究、科技部國際合作專項在內的科研項目20餘項,在《J.Appl.Phys.》、《Physica B》、《J.Magn. Magn. Mater.》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40餘篇,EI收錄35篇;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授權發明專利20件; 2008年1月8日,代表項目組參加了2007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併合影紀念。

個人簡介


張萬里,1966年2月出生,重慶市銅梁人,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科技大學微固學院副院長,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兼), IEEE會員、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高級會員,四川省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2005年)。

教育經歷


在電子科技大學先後獲得應用化學學士、材料物理與化學碩士和材料學博士學位,2002年、2005年、2010年先後短期訪問過俄羅斯莫斯科動力學院、聖彼得堡國立電工大學、烏克蘭基輔大學和德國卡爾斯魯厄研究中心、美國威廉。瑪麗學院。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電子功能薄膜材料與器件
研究內容1:熱釋電薄膜與器件,包括熱釋電薄膜材料與非製冷紅外單元/多元器件、非分散紅外線(NDIR)氣體感測器、讀出電路及測試系統。
研究內容2:結構功能一體化薄膜與器件,包括高溫/超高溫集成敏感薄膜與一體化溫度、應變感測器及陣列,薄膜集成式無線無源檢測技術(天線、感測器、收發電路、信號處理等)。
研究內容3:微波薄膜材料與器件,包括磁性薄膜與集成環行器、高頻高功率匹配負載等。
主要從固體電子方向(電子材料與元器件)的本科教學、研究生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從事電子薄膜材料與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已培養碩士研究生25人,協助指導博士研究生4人。

科研情況


2005年至今,主持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科研項目10項,正開展國家級(973重大基礎研究)、部省級、企業橫向科研項目5項,在《J.Magn. Magn. Mater.》、《IEE Tran. Magn.》、《Mater.Sci.Forum》、《Infrared Physics and Technology》、《Chinese Phys. Lett.》、《紅外與毫米波》、《電訊技術》、《功能材料》、《微波學報》、《金屬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SCI收錄30篇,EI收錄35篇。

所獲榮譽


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2007.排名第2)、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2003.排名第1)、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05.排名第5)、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07.排名4)、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2002.排名第3),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排名1)、國防專利4項; 2008年1月8日,代表項目組參加了2007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併合影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