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

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原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淮信院”,學校坐落於江蘇省淮安市,是一所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專科層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前身是肇建於1978年的淮陰電子工業學校;1996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試辦五年一貫制高等職業技術教育;1997年,經原江蘇省教育委員會批准招收對口大專班;2001年,獲准升格為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5月,學校正式更名為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

據徠2019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1080畝,建築面積30多萬平方米,固定資產7.2億多元;圖書館藏書76.9萬冊,擁有中國知網讀秀知識庫等十餘個大型專業資料庫,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5億元;有教職工600餘人,有在校生近10000人;學校設有8個二級學院,2個教學部門,共開設48個專業。

歷史沿革


淮陰電子工業學校
淮陰市無線電廠
淮陰市無線電廠
1978年7月28日,江蘇省革命委員會批准創辦淮陰電子工業學校;同年9月19日,江蘇省電子工業局發文批准建校,初期規模:在校生600人,設三個專業,教職員工編製100人,當年招生40名;同年11月28日,首屆40名新生開學典禮在原淮陰市無線電廠臨時校址舉行。
1979年,學校從淮陰無線電廠遷入健康西路校區。
1988年9月,學校首次開設了電子機械專業。隨著一個班40餘名四年制中專(883班)學生的入校,機電工程系的前身——淮陰電子工業學校機械科正式誕生。
1993年10月12日,江蘇省人民政府發文批准,淮陰電子工業學校為省(部)級重點中專校;同年11月28日,學校舉行建校15周年慶,被批准為省(部)級重點中專慶祝大會。
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審批,學校成為首批國家級重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同年4月,學校
淮陰電子工業學校
淮陰電子工業學校
進行了部門調整,建立第一專業科和第二專業科,以電子類專業為主成立第一專業科,以機電類專業為主成立第二專業科。
1995年,學校第二專業科開展學生科技興趣活動,成立學校第一所學生創新實驗室。
1996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學校開始試辦五年一貫制高等職業技術教育。
1997年,經原江蘇省教育委員會批准,學校開始招收對口大專班。
2000年8月,學校再次進行部門調整,第二專業科分立機電工程科和電氣工程科;同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001年6月19日,學校獲准升格為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同時撤銷淮陰電子工業學校建制,學院隸屬關係。
2002年,設海口路校區。
2003年11月,學校搬遷至淮安大學城
2005徠年,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江蘇省首輪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定為“優秀”院校;同年5月,學校第一工業中心投入使用。
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南大門)
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南大門)
2007年7月12日,江蘇省教育廳發文公布首批十所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名單,學校名列十所示範性高職院的第七位,被評為江蘇省首批示範性高職院校。
2011年,學校通過教育部第二輪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2013年,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聯合舉辦本科教育。
2020年5月21日,全國新增高職專科學校56所,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位列其中。
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
2018年5月,更名為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
2020年5月21日,全國新增高職專科學校56所,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位列其中。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20年8月,學校設有10個二級教學單位(3個公共學院,素質教育部、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共開設47個高職專業。
電子網路學院
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電子製造技術與設備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
應用電子技術----
數字裝備學院
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
計算機與通信學院
通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軟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網路工程
計算機應用技術雲計算技術與應用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移動應用開發-
智能製造學院
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電梯工程技術-
商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報關與國際貨運連鎖經營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
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稅務-
智能交通學院
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護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汽車營銷與服務
建築裝飾與藝術設計學院
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建築裝飾工程技術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廣告設計與製作包裝策劃與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建築室內設計動漫製作技術工程造價-

師資隊伍

截至2018年3月,學校擁有教職工6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400多名,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佔30%、具有碩士以上學位64%;專業課教師中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佔86%;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教學名師2名、“333工程培養對象”人選12名、省“六大人才高峰計劃”資助人選5名、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3名、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21名。
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姜福祥、韋東方、徐建俊、毛學軍等
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潘洋宇、盛定高、楊曄、萬蘇文、史宜巧、黃君錄、章艷華等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第十二批培養對象盛定高、姜仲秋、朱靜等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汪海波、潘洋宇等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黃君錄、周奎、朱靜、李春茹、華大龍、章艷華、胡田田、於正權、黃銀花、殷紅梅、劉萬輝、楊帥、丁勤、金永福、盛定高、史宜巧、游專、張樓英、喻步賢、於正永、葉暢

人才培養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擁有國家級重點專業2個、省品牌專業4個、省特色專業3個,省重點專業群4個、省新一輪品牌專業一期工程項目2個,省高水平骨幹專業5個,2個省重點成人教育專業;建有2門國家資源共享課程、6門江省在線開放課程、140門校級平台在線開放課程,建有網路課程625門;擁有147個校內實訓基地,其中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級實訓基地2個、省級實訓基地3個、省級實驗示範中心1個,校實驗實訓基地141個。
江蘇省品牌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模具設計與製作、通信技術
江蘇省特色專業計算機網路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
江蘇省重點專業群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群、電子精密模具製造專業群、軟體與服務外包技術專業群、商貿流通與信息服務專業群
江蘇省高水平骨幹專業應用電子技術、模具設計與製作、軟體技術、電氣自動化、電子商務
2007年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共同投資建成了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校內單體生產性實訓基地;各主幹專業結合自身特點分別與行業內的相關企業建立了緊密型校外實訓基地115個,與聯想、華為、富士康、夏普電子、三星電子、豐田(常熟)、中興科技、臻鼎科技、中電熊貓、敏實集團、西子奧的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118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與相關企業聯合成立了聯想學院、西子奧的斯學院、蘇寧雲商學院、臻鼎學院等4個聯合學院和2個校企合作事業部,為契合特色小鎮建設的人才需求,與崑山錦溪、吳江震澤政府聯合成立了錦溪製造學院、震澤裝備學院,與微軟、江蘇郵電、中興集團等企業有著長期的訂單式培養合作,設立了三星電子班、富譽自動化班、富准模具班、臻鼎學徒班、聯想陽光服務班、高通通信班、西子奧的斯電梯班、聯通3G班等30多個企業訂單班及企業獎學金。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18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省級科研機構3個,廳級科研機構4個,市級科研機構11個,校級科研機構7個,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1個。
名稱下達部門
省級科研機構
江蘇省淮安物流公用信息技術服務中心江蘇省科技局
江蘇省淮安設施農業智能化公共技術服務中心江蘇省科技局
江蘇省淮安教學具產業數字化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江蘇省科技局
廳級科研機構
江蘇省電子產品裝備製造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江蘇省教育廳
江蘇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研究開發中心江蘇省教育廳
江蘇省中小企業物流信息技術服務平台
江蘇省教育廳
江蘇省經信委
江蘇省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工業設計中心江蘇省經信委
市級科研機構
淮安市中小企業嵌入式技術服務中心淮安市科技局
淮安市光電池及LED技術重點實驗室淮安市科技局
淮安市模具設計優化與製造檢測公共技術服務中心淮安市科技局
淮安市數控機床檢測與維修技術公共服務平台淮安市科技局
淮安市物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淮安市科技局
淮安市光伏能源利用重點實驗室淮安市科技局
淮安市數字媒體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淮安市科技局
淮安市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服務平台淮安市科技局
淮安市汽車技術公共服務平台淮安市科技局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技術轉移中心淮安市科技局
淮安市智能化養殖與溯源技術公共服務平台淮安市科技局
校級科研機構
淮安市新世紀技術應用研究所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研究室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機器人控制技術研究室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流通技術研究室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淮安地域文化研究室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平板顯示技術研究室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淮安博里農民畫研究所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設施農業物聯網工程化應用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姜仲秋)

科研成就

據2018年3月學院官網顯示,學校共獲得省市級科研成果獎共95項,其中科技進步獎15項;國家項目(星火計劃)13項;省市級項目50多項;申報專利30多項(發明專利9項)。共建成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點62個,覆蓋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白馬湖現代農業產業園等25個鄉鎮。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8年3月,圖書館藏書76.9萬冊,擁有中國知網讀秀知識庫等十餘個大型專業資料庫。
學術期刊
《教育與研究》分為社會科學版和自然科學版。社會科學版主要有:前沿視界、特別關注(專稿專訪)、職教經緯、師資建設、教研教改、素質培養、文化博覽、經管視野、信息之窗、研究與探索等欄目;自然科學版主要有:前沿信息、工程技術、工業技術、農林科技、環境科學、綜合論壇、科教創新等欄目。並將職教經緯、教研教改、素質培養、工程技術等作為特色欄目來建設。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
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
該校校徽採用圓形設計風格,代表開放包容、團結奮進。外圈上方為中文校名,採用周恩來體,代表在周恩來總理家鄉辦學,秉承周恩來精神立德樹人之意;下方為英文校名“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校徽中心圖案為齒輪和書卷,表示職業高等教育“工學結合、工讀並用”之意,又像遠航中的船舵,彰顯學校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向奮楫前行的堅定決心。齒輪形似大寫字母“E”,為電子Electronics首字母。“明德尚行”校訓鐫刻其中,標誌下方1978字樣,表示學校創辦之年份。主色為蘇電紅,象徵學校傳承紅色基因辦學,激勵全體師生爭做新時代“德技兼修、又紅又專、全面發展”優秀人才,在愛國奉獻、團結奮鬥中煥發蓬勃生機,凝聚高質量跨越發展的磅礴偉力。

精神文化

校歌
《前進淮安信息學院》
洪澤湖畔,古運河旁,一顆明星閃耀著光芒。青春兒女來自八方。意氣風發,放聲歌唱,信息世界是我們的樂園,汗水灑在科學的殿堂。汲取知識的玉液瓊漿,描繪祖國科技春光。前進,前進,江蘇電子學院。前進,前進,江蘇電子學院。永遠向前方。永遠向前方。
團結勤奮,求實創新,八字校風牢記心上。辛勤耕耘桃李芬芳。人生的理想,在這裡發光。小樹在這裡長成棟樑,駿馬從這裡馳向疆場。奮進譜寫青春的旋律,我們的前程灑滿陽光。前進,前進,江蘇電子學院。前進,前進,江蘇電子學院。永遠向前方。永遠向前方。
校訓
明德、尚行
校風
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學風
博學、慎思、明辨、躬行。
教風
嚴謹、規範、求真、鑄魂。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位姓名
黨委書記裔大陸
黨委副書記常綠、姜福祥
院長常綠
副院長盛定高、徐耀生、文沛先
紀委書記張徐剛
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朱靜

校園環境


校內環境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校園活動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社團105個,思想政治類社團7個,學術科技類社團32個,文化活動類社團39個,志願公益類社團6個,體育活動類社團21個。

獲得榮譽


截至2018年3月,先後多次被國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廳等部門授予“全國信息產業系統先進集體”、“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職教先進單位”、“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先進單位”、“江蘇省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學生資助工作單位典型”、“江蘇省科技富民突出貢獻單位”和“江蘇省園林單位”等榮譽稱號。
2020年7月8日,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入選2019年江蘇省智慧校園示範校名單。
國家級
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全國信息產業系統先進集體-
省級
江蘇省示範高等職業院校江蘇省後勤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
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先進單位
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黨風廉政建設示範高校江蘇省教育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高職院校人才綜合競爭力12強江蘇省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6強
江蘇省平安校園建設示範高校江蘇省普通高校教科研機構先進集體江蘇省“五四”紅旗團委
江蘇省高職院校創新發展影響力13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