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紅塵
豆豆著現代小說
《天幕紅塵》是2013年5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豆豆。
如果說《遙遠的救世主》讓讀者領略到了天道的深邃和神奇,讓我們不禁感慨:人原來可以這樣活著。那麼《天幕紅塵》則是對《遙遠的救世主》最好的解讀。主人公葉子農如禪謁般的”見路不走,即見因果”,見相非相,即見如來“,也是對《遙遠的救世主》中的主題思想“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更加具象的概括。本書沒有《遙遠的救世主》那麼多精鍊,一針見血的詞句,多了細碎閑聊般的親切口語,但也讓讀者更易領會那看似龐博艱深實則純粹質樸的原始自然規律。
暢銷書作家豆豆,是一個神秘的存在,擁躉她的讀者,除了知道她是一個青年女性作家,大多數時間在海外,其它便無從獲知,編輯也只是通過她的朋友作為中介來處理其書稿的,這無疑更增加了她的紛絲的好奇和熱情。但是,她的不願露面又似乎並非作秀,而是她真誠地希望過一種安靜,淡泊,少受干擾的生活。她並不是為寫暢銷書而成為暢銷書作家的,她的《背叛》與《遙遠的救世主》都是作為純文學而創作的,誰料不脛而走,一再加印,被改編為電視劇后,更是熱銷不減了。這也許連她本人也始料未及。
問題在於豆豆作品的暢銷和受到讀者熱捧,決不是偶然的,她的作品里有著讀者所渴求的某些品質和想象力。《遙遠的教世主》主要人物丁元英活動在廣闊的世界舞台上,既有大量吸引人的國際話語元素滲入,又有宗教和哲學的沉思;與其說是在寫經商,不如說在寫做人,與其說在寫精神的流浪,不如說在寫靈魂的救贖,與其說在寫既不摧殘女人也不被女人所摧殘,不如說在寫一種現代的超凡脫俗的柏拉圖式的愛,而這一切是被包裹在傳奇色彩極強、充滿趣味的、流暢而又生動的描寫之中的。
《天幕紅塵》除了繼續保存豆豆小說特有的世界背景,商戰風雲和人生思考之外,政治元素的介入,顯得非常突出,從蘇聯解體,石油大亨羅家明一夜之間破產自殺寫起,始終不離“政治”;而葉子農作為一個“西馬”的信奉者,獨處海外,企圖挽狂瀾於既倒,終於被海外右翼勢力殺害。他的“見路不走”的如禪偈般的哲言,貫穿了全書,神秘莫測,成為人人在破解的一道難題。鉅賈,演藝明星,海外學子,紛紛登場,場景在莫斯科,紐約,巴黎,匈牙利,中國之間穿梭般展開,全書帶給人一種新鮮,浪漫,刺激的閱讀衝擊力。
第一章 ……他覺得自己連句道歉的話都不能說,沒資格。他知道母親的心臟很可能承受不住破產喪子的打擊,但他甚至覺得那樣或許更好,母親就解脫了,就不用再受煎熬了。他用力深吸了一口煙,讓煙霧在胸腔里停留了一會兒,徐徐吐出,然後往窗外彈了一下煙灰,煙灰立刻從12層樓的高度悄然飛落,轉眼間在夏日的風裡分解為塵埃。他下意識地側身瞥了一眼電視,馬上又面向窗外了,他不想再看見戈爾巴喬夫這張臉了,這張臉再也喚不起他的期待了,他在心裡冷冷地罵了一句:這個笨蛋!就在這支煙將要抽完的時候,他走過去關掉電視機,把煙蒂擰進辦公桌上的煙灰缸,坐下來拿出鑰匙打開抽屜,取出一個禮品盒,裡面是一支二戰時期的左輪手槍和一盒子彈。這支槍原本是一位蘇聯將軍的兒子送給他的禮物,現在卻要成為結束他生命的工具。他將一顆子彈塞進槍膛,轉到擊發的位置,放到右手邊,然後拿來紙筆留遺言,只寫了兩句――我撐不住了。我不能請求原諒,這不是可以原諒的事!辦公室的東牆上掛著一幅古色古香、裝裱精美的中國書法橫幅,上面是蒼勁有力的四個大字――見路不走。這張橫幅跟著他從北京到紐約,又從紐約來到莫斯科。這是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了,他最後看了一眼橫幅,用生命最後一刻的意識在想:見路不走……可我現在能見到的只有一條死路,不走也得走了……他將遺言放到電話上以免被血染紅了,拿起槍對準太陽穴,隨著一聲槍響身體前傾倒伏在辦公桌上,鮮血順著辦公桌的邊沿往下流淌……
1、奧布萊恩說:“這個人的心思不在錢上。這個人只在需要用錢的時候才去掙錢,掙到夠了他就停了。這是一個矛盾,如果他的心思在錢上,他也就不太可能有思想了,有的只是知識,是生存技能。”
2、什麼叫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對了過去,摸錯了回來。你不伸到水裡摸摸,你怎麼知道能不能過去?解放思想,就是要扯下裹腳布,邁大步子。
3、合作不是你死我活,是利益的趨同和妥協。
4、娛樂圈是個名利場,有名才有利,沒票房就得餓死。你從一踏入這個圈子一些東西就被註定了,你只能比名氣、比身價,慢慢就成性了,由不得你自己。很多女明星要麼豪門婚戀,要麼獨身,那不是偶然的,是她們的心氣和周圍評價要求她只能那樣。
5、活著就有麻煩,能躲就躲,躲不了就受著。
6、人大多都是這樣的,即使是同樣的錯誤,在指責別人的時候通常是不包括自己的。
7、一分錢能花出一分錢的有效,你已經不是人了,是神,這表示你沒有錯誤。但是,只要你還是個人,怎麼可能不出錯呢?一分錢能花出八分的有效,就是我們常說的高人。六成的有效,就是可以接受和允許存在的。一分錢掰成八瓣花,那得是多大的貪心哪,您還可能如實觀照事物嗎?無效,您再省也是扔。
8、每個選擇里都有變數,每一個變數又會引發一連串的變數,都會帶來不一樣的後果。
9、一種被認為正確的觀念一旦印到腦子裡,不是誰拿塊砂紙就能打磨掉的。
10、判斷是一種能力,是認識事物的能力。就像咱們好多人,我能跑,但是我不知道該往哪兒跑。能跑是一種能力,知道該往哪兒跑更是一種能力,咱們好多人都是跑了半天跑錯了,白跑。人家知道方向的不用跑,慢慢悠悠散步都會比咱們先到達。
11、兔死狐悲,誰能保證自己沒點閃失呢?時時刻刻都得保持對人有用,這對任何一個人都有難度吧?某一刻沒用了怎麼辦?換做你不緊張嗎?
12、不為啥,就是個人的一種態度。你跟趙一曼說:別打鬼子了,要丟命的。你跟貪官說:別貪了,要殺頭的。有用嗎?沒用。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價值觀里,我也一樣,我就這德行,只能這副德行活,由不得自己。
13、人類死於交通意外和不良嗜好的數字要遠遠大於謀殺,人就不生活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可能有極端的人,極端的事。
14、坐在觀眾席上說三道四總比實幹來得簡單。要知道大多數人的價值觀都是在輿論引導下完成的,大眾不可能個個都具備獨立、精透的辨別能力。
15、每個人都能從“俗話說”里找到依據,那“俗話說”也就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你需要哪個俗話說,從這個俗話說里獲得心理支持。
16、文憑不是決定一切的,他這10多年走過來,一個領導瞎了,所有的領導都瞎了嗎?甭管好官壞官,都需要有人抬轎子,在需要政績這一點上是沒區別的,要是連壞官都不需要你抬轎子,那就真不是人家埋沒你了。
17、每個人的活法不一樣,有人靠鼓勵,有人靠信心,有人靠真相,不是人人都需要弄通馬克思主義的,也不可能嘛。宗教能給人心理支撐就是有用,人需要心理支撐,沒心理支撐步都邁不開。人活著的過程就是尋找心理支撐的過程。
18、創新並不是執著於新舊,而是要善於發現和創造更符合實際的方法。市場條件在變,必然要求決策和管理相適應,而不斷催生的方法普遍具有“新”的特徵,人們就習慣了用“創新”這個詞來表達。這是一個方便的表達,其本質是“更適應條件”和“更符合要求”的意思。
19、人類不是因為聰明而有別於其他生命的,是因為傻,人類傻到除了食物還要講尊嚴、人格,還可以為這些不惜生命,這在其他生命看來是夠傻的。
20、人嘛,活著就有麻煩,就得有擔當。誰都不想有麻煩,也不是所有的麻煩都能躲過的。躲你能躲的,受你該受的,這就是生活。
21、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態度里,都按自己的標準衡量各種關係,什麼關係承載什麼內容,核定多少擔當。有人要錢不要命,有人要心安不要命,有人連橫穿個馬路都可以不要命,形形色色,看人了,所以叫大千世界嘛。
22、戴夢岩:“瞧你那窮酸樣。”
葉子農:“謝謝,能讓您獲得優越感,這讓我覺得我的窮酸也有了價值。”
原來,我們的快感、滿足感、優越感是要從我比別人強里獲取的,原來我們是這個活法。什麼叫人各有志,突然你看見人不為財死,鳥不為食亡了,你傻眼了,不知道為什麼活了。
23、戴夢岩:“有人說,人還是糊塗一點好,太明白了會活得很累。”
葉子農:“神人,他一定曾經明白過,一看活得很累,又回去糊塗了,不然他怎麼知道。”
24、雖然說失敗了還可以總結經驗再來,但人的心裡還是恐懼失敗。
25、你、我、世上所有的人,只要人性沒有發生質變,就都是人的那點事,只是隨著條件的變化以什麼形態呈現而已,已有的日後必有,已行的日後必行。知道點,大驚小怪就少點,心態就平和點。
豆豆,女,1970年生,山東菏澤人,1992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主修攝影專業。中國女作家。
豆豆
1993年在天津《小說家》雜誌發表處女作《死比活著容易》。代表作品有《背叛》《天幕紅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