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館

福建省科技館

福建徠省科技館建於1992年,佔地12畝,建築面積8500平方米,固定展廳面積3500平方米,1993年1月10日正式對外開放。

主要任務


其主要任務是:面向社會公眾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通過開展科普展覽、科普宣傳等活動,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
榮譽稱號
省徠科技館先後獲得全國科普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校外活動示範基地、福建省科普先進集體、福建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設施建設


科技館部分展覽
科技館部分展覽
省科技館擁有較為完善的科普設施和科普宣傳手段。2003年斥巨資改造后的固定展廳,設磁電基礎、虛擬技 術、航空航天和綜合技術等展區,61個展項,137件展品,並以每年20%的速度更新展品。現省科技館固定展廳重點展示當今科技發展中前瞻性、導向性的新內容、新技術以及前沿科學等,在展示形式上大量採用影視、光電和虛擬技術,80%的展品可供公眾動手操作,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有機的結合在一起。2006年後陸續建立了青少年動手園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有木工模型製作、電腦機器人、信息技術、航模製作和無線電定等,深受廣大青少年的歡迎。
館內有500多平方米的院士廳和館外圍長達150米全國最長的院士畫廊,展廳了129位閩籍院士風采,成為省城福州宣傳科技精英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館內設有規模不等的學術報告廳,常年為社會公眾舉辦公益性科普講座。2006年底開辦了“海西科普大講壇”,在社會產生較好的影響,到省科技館聽科普講座的氛圍正在福州形成。
同時,館內擁有設備齊全、性能先進的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等,常年開展計算機、英語、動漫、會計知識等科技教育培訓工作,並為下崗再就業人員提供免費培訓服務。

科普活動


福建省科技館
福建省科技館
開館十幾年來,福建省科技館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動融入海峽西岸經濟建設大局,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如“院士專家八閩行”、“科普巡展老區行”、“青少年環保系列科普”、“快樂體驗、激情探索”等科普活動,得到社會公眾的普遍認可。

服務功能


目前,省科技館已成為集科普展教、科普宣傳、科技交流、科技培訓活動為一體的頗具規模的綜合性、多功能科普陣地,在提高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科學素養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獲得榮譽


2018年5月28日,入選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第十三屆福建省文明單位”候選名單,並向社會公示,接受群眾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