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凱

李凱凱

李凱凱:陝西省旬邑縣人,青年詩人、作家,被譽為“關中才子”。2013年因作品《在玉米地》《偷偷的愛情》《我的家鄉》等被央視著名配音葉尚霖朗誦和《李凱凱語錄》等作品公開網路而引起關注。被人民日報評選為全國中職教育成才典型“築夢大國’小工匠’”。2017年分別入選咸陽好人和陝西好人。被旬邑縣縣委授予自強青年,被鄭家鎮政府授予道德模範。詩歌《愛只因有你》入選大型公益詩歌朗誦音樂會並被趙忠祥、任宏志、喬榛于丹、張凱麗等名家朗誦。事迹先後被人民日報、中國信息報、陝西日報、華商報、中國文明網等報道。

人物簡介


李凱凱:陝西省旬邑縣,出生時倒產導致小腦缺氧而患有腦癱,青年詩人、作家。被譽為“關中才子”。

人物生平


李凱凱生於陝西省旬邑縣,四歲左右依舊行走困難由奶奶用一條綠色圍巾拉扯學會走路。七歲左右被西京醫院診斷為小兒腦癱
1996年6月李凱凱進入李家村中心小學,由小其一歲的妹妹照料。因為身體原因,李凱凱學習艱難,期間,李凱凱創作了《沉默的青杏林》。
2002年李凱凱進入鄭家初級中學,在期間李凱凱日常由妹妹照料,兩人形影不離。
2006年6月李凱凱考入旬邑縣職教中心,李凱凱的妹妹從旬邑中學轉入職中照料他。
2008年8月李凱凱創立了旬邑縣職教中心第一個學生團體文學社“夢苑文學社”,現更名為“耕夢文學社”。
筆友來信
筆友來信
在職教中心讀高中三年是李凱凱過得最快樂的日子,雖然身體原因,考試趕不上時間,但是因為文學才華,交往了來自於全國各地的筆友。
2011年10月月畢業后的李凱凱去西安謀求發展,在西安城西客運站附近的一家人才招待所,遭到工作人員的驅趕。李凱凱給工作人員留言:“作為人才中介所,你剛才對我的態度讓我很驚訝,更讓我很反感!你以貌取人的態度,是對人才的侮辱,更是對人才的踐踏。我不算什麼人才,但連我這樣一個不算人才的人才你都留不住,試問你又有什麼能力留住真正的人才!”
2012年10月父母揍了2000元給李凱凱買了一台海爾台式電腦,自此李凱凱人生開始在網路走打拚。
2013年李凱凱作品《在玉米地》等被央視著名配音葉尚霖配音和《李凱凱語錄》等在網路公開,李凱凱被譽為“關中才子”。
2014年1月5日母校旬邑縣職教中心邀請,李凱凱去旬邑縣職教中心做報告會。
2014年12月旬邑縣電視台將李凱凱故事拍攝成《關中才子和他的文學夢》專題片。
2015年受母校鄭家中學邀請做事迹報告。
2017年3月受邀參與中央電視台《朗讀者》外景朗讀,獻唱原創詩作《雪花》。

獲獎記錄


2015年李凱凱被鄭家鎮政府授予“自強模範”。
2017年3月被人民日報評選為全國中職教育成才典型“築夢大國’小工匠’”。
2017年4月入選咸陽好人。
2017年5月榮獲旬邑縣勵志青年稱號。
入選2017年5—6月份陝西好人。
2019年入選旬邑縣道德模範。

社會評價


鐵石梅花氣概,文筆獨領風騷。李凱凱是命運的強者,他的人生信條里沒有“放棄”二字,他堅持夢想,永不退縮,文學使他散發出了別樣的光彩,也照亮了他服務社會的征程。他將一路前行,奮鬥不止。(旬邑文明辦)
人們從他的作品里感受震撼,顛覆對於現實生活的悲觀消極、平凡人就不能有所建樹的壓抑和心理疲態。(咸陽日報)
“我對他從內心有一種特別的‘愛’。他的存在並沒有給周圍人帶來負擔,而是不斷給周圍人傳遞著正能量。”(原職教中心校長秦秀麗)
“一個是博學,啥書都看,興趣廣泛;一個是陽光,心態陽光,身殘志堅;一個是頑強,有一定的文學造詣,不斷用文字激勵別人;一個是傲骨,雖然身體殘疾,但敢於跟正常人比,有自己的生活目標,不屈服於實。”(咸陽市原政協常委、書法家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