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連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連,漢語常用字,讀音為lián,此字最早見於金文,基本含義是是指人力拉的車,與輦同義。后引申為:1.聯合;2.又由此引申出連續、連累、姻親等義;3.也可作介詞,相當於“從”,也可與“也”“都”連用,以表強調。

釋義


連,從辵從車。本義:拉車而行。
1. 會意。從辵( chuò),從車。本義:人拉的車。
2. 同本義 [man-drawn carriage]
連,負車也。——《說文》。段注:“連即古文輦也。
連車組挽。——《周禮·故書巾車》
與其輂連。——《周禮·鄉師》
1相接:~日。~夜。~年。~亘(接連不斷)。~襟(姐妹的丈夫之間的親戚關係)。~載。~綴。~理。烽火~天。~篇累(lěi )牘。
2帶,加上:~帶。~坐(一個人犯法,他的家屬、親族、鄰居連帶受處罰)。
3就是,即使,甚至於(常用在“都”、“也”前面):~我都不信。~他也能成功?
4聯合:外~東吳。
5大連市的簡稱:來~務工人員;抵~;~滬爭霸。
6軍隊的編製單位,“排”的上一級:~長。
7 姓。
8 古同“璉”,古代宗廟盛黍稷的器具。
9 古同“鏈”,鉛礦。

字源演變


會意字。從辵,從車。車初文即像古車之形,現代簡化作車,繁體“連”遂寫作簡體“連”。漢帛書輦作連。本義指人力拉的車,同輦。《周禮·春官巾車》:“連組挽。”陸德明釋文:“連,本亦作輦。”《戰國策·趙策四》:“老婦恃輦而行。”引申可表聯合。《管子·海王》:“行服連軺輂者,心有一斤一鋸一錐一鑿,若其事立。”尹知章註:“連,輦名,所以載任器,人挽者。”由此又引申出連接、連續、縫補、連累、連同、姻親關係等引申義。《孟子·離婁上》:“故善戰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也可虛化作介詞,相當於“自”、“從”。或與副詞“也”、“都”相應,表強調。連還可作量詞。連或被借指未煉的鉛,后寫作了“鏈”。還可用為“漣”、“璉”、“鏈”等,屬同音假借。連又讀liǎn,義為艱難。《易·蹇》:“往蹇來連。”王粥註:“往則無應,來則乘剛,往來皆難,故曰:往蹇來連”。
重定向至「連」。
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
字形書法
連
中國大陸
台灣
香港
?

詳細釋義


連 lián
〈名〉
1. (會意。從辵( chuò),從車。本義:人拉的車)
2. 同本義 [man-drawn carriage]
連,負車也。——《說文》。段註:“連即古文輦也。
連車組挽。——《周禮·故書巾車》
與其輂連。——《周禮·鄉師》
行服連軺輦者。——《管者·海王》
民相連而從之。——《莊子·讓王》。鄭君、房君、司馬君皆云:“讀為輦。”
[太后]曰:‘老婦持連而瞏(還)。’——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
3. 姻親關係 [affinity;relationship by marriage]
[呂嘉]及 蒼梧(地名) 秦王有連。——《史記·南越列傳》
4.又如:連親(連姻);連昏(連婚。本有姻親關係而再次結親。即俗稱親上加親)
5.由若干個排組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營。在現代軍隊編製中,連作為一個戰術單位,一般用於完成特定戰鬥中的軍事或勤務任務。連的指揮員由軍官擔任,稱為連長,軍銜一般是上尉或者中尉。
有些國家或地區的軍隊也把連稱為中隊。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中隊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空軍、海軍的部分中隊相當於連一級的編製。
6.連詞的簡稱 [conjunction]
7.古州名 [Lian prefecture]
8. 在今廣東連縣一帶
9. 在今四川筠連縣
10.通“蘭”。蘭草 [fragrant thoroughwort (Eupatorium fortunei )]
薜荔白芷、蘼蕪椒連。——《管子·地員》
11. 通“鏈”。鉛 [lead ( plumbum )]
長沙出連錫。——《史記·貨殖列傳》
裴駰《集解》引徐廣曰:“連音蓮,鉛之未煉者。”
《廣雅·釋器》云:“連,鉛礦”。
《漢書·食貨志》云:“鑄作錢布,皆用銅,散以連錫。”
師古注引李奇云:“鉛錫璞名曰連。”
12. 通“輦”。用人拉的車 [a mandrawn carrriage]
往蹇來連。——《易·蹇》。註:“連,輦也。”
13. 姓,連 Lián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連」。
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
「連」連迀鼎春秋晚期集成2084「連」包2.135「連」說文‧辵部「連」睡。日甲26背「連」「連」
「連」越奇字鐘春秋吳越353頁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台灣香港
詞性變化
動詞
連 連 lián
1.(自漢以來,慣用連,不用聯,故反以借字改正字)
2.連接;相連。 [link;joint connect]
一曰連山。——《周禮·太卜》
雲連徒州。——《國語·楚語》
東連吳會,西接巴蜀。——《三國志·諸葛亮傳》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峰巒益峭刻固,氣勢欲連霄漢。—— 明·宋濂《看松庵記》
3. 又如:藕斷絲連;連觀(互相連接的樓台);連艫(舟船相連);連屬(連接;連續);連枝(樹枝相連;連在一起的樹枝);連行(魚類相隨而行);連眉(兩眉相接連);連雲(比喻高與雲齊)
4. 連續,不停止 [in succession;one after another;repeatedly]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5. 又如:連仍(連續不斷);連住子(陸續地);連延(連續不斷的樣子);連更曉夜(晝夜不停);連珠兒(接連不斷)
6. 牽連 [involve;implicate]
少有連,必多方鉤致。——清·方苞《獄中雜記》
7.又如:連纏(糾纏,牽連);連引(牽連;引及);連手(交情,牽連;勾搭)
8. 聯合;結合 [ally oneself with;join;unite]
外連衡而斗諸侯。——賈誼《過秦論》
民相連而從之,遂成國於岐山之下。——《呂氏春秋·審為》
約以連兵大舉。——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9. 又如:連城(連成一片的好多城池);連橫(也作“聯衡”。戰國時秦國對付六國的一種戰略。古以南北為縱,東西為橫)
10. 同時獲得 [gain simultaneous]
一釣而連六鰲。——《列子》
11. 包括;全部在內 [include]。如:連他一共五口人;連皮 200 斤。
介詞
連 連 lián
1. 自;從 [from]
連太太起,里裡外外的都不幹凈。——《紅樓夢》
2. 並;合併。並為一起。介紹動作、行為進行的方式 [together]。如:連職(一起供職);連步(並走;同行)
連 連 lián
〈形〉
1.艱難 [hard]
孟軻雖連蹇,猶為萬乘師。——揚雄《解嘲》
2. 又如:連嶁(委曲,困頓);連蹇(艱難,困厄)
3.滿 [full]。如:連宵(連天;滿天);連冬(整個冬天);連江(滿江)
副詞
連 連 lián
連續;多次 [continuously]
匈奴復連發大兵侵擊 烏孫。——《漢書》
連破其眾。——脫脫《宋史》
其他
連詞
連 連 lián
含有甚而至於之意 [even]。如:這個,連小孩子也知道。
常用片語
1.連璧 liánbì [combine together two good things] 並連的兩塊璧玉。比喻並美的兩物。
以日有為連璧,晨辰為珠璣。——《莊子·列禦寇》
3.連帶 liándài = 連同 連帶責任
4.連抵其隙 liándǐ-qíxì [to charge the mistakes of one's talk repeatly] 連續攻擊他談話中的漏洞
5.連發 liánfā [running fire] [子彈等]連續發射 連發手槍 連發連中
6.連罰 liánfá [infection] 因部分貨物屬走私性質而使全部貨物遭沒收的情況或事例
7.連亘 liángèn [continuous] 接連不斷 山嶺連亘
8.連貫 liánguàn [link up;hang together] 即“聯貫”。相連溝通
11.連合 liánhé [commissure] 神經組織的神經纖維(如連接腦髓或脊髓左右兩半的相應部分者)
12.連衡 liánhéng [unite] 即“連橫”。戰國時張儀遊說六國共同侍奉秦國。與“合縱”(合從)相對
外連衡而斗諸侯。——漢· 賈誼《過秦論》
13.連環 liánhuán [chain of rings;interlink] 一環套一環而連成串的環,比喻互相接續、關聯
14.連枷 liánjiā [flail] 亦作“槤枷”。一種農具或武術器具,在一個長木柄上裝上一排木條或竹條,可用來打穀脫粒
15.連接 liánjiē [connect;join;link] 相連鄰接 一座連接這個城市的兩部分的橋
16.連襟 liánjīn [husbands of sisters] 姊妹之夫的互稱或合稱
17.連累 liánlèi [implicate;get sb.into trouble] 由於個人或小集體的原故而使別人也牽連受害
18.連理 liánlǐ
(1)[two trees whose branches interlock or join together] 不同根的草木、枝幹連生在一起
東平陸上言木連理。——《後漢書·安帝紀》(2)比喻恩愛夫妻 結為連理 連理枝:象徵至死不渝的愛情
19.連絡 liánluò [intimate] 親密;親熱 他們之間弄和得異常連絡
20.連袂 liánmèi (1)[join sleeves]∶聯袂 (2)[husbands of sisters]∶連襟
21.連綿 liánmián [continuous;unbroken;uninterrupted;unintermittingly] 形容山脈、河流等不間斷,連為一體
雨雪連綿
22.連忙 liánmáng [promptly;at once] 立即;馬上 連忙道歉
23.連蒙帶騙 liánmēng-dàipiàn [surmise and cheat] 欺矇;欺騙
24.連篇 liánpiān (1)[throughout a piece of writing;page after page;whole essay;whole pages]∶充滿整個 篇幅 空話連 (2)[one article after another;a multitude of articles]∶[文字]一篇接一篇 連篇累牘 liánpiān-lěidú[an endless assortment of articles;column after column; keep on repeating the insipid talk; lengthy and tedious writings; pages and pages of persiflage]牘:古代寫字用的竹、木簡。形容文字冗長啰嗦 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隋書·李諤傳》
25.連翹 liánqiáo[weeping forsythia] 一種落葉灌木。果實幹燥后可入中藥,有清熱解毒的效用
26.連任 liánrèn[be reappointed consecutively;renew one's term of office] 接連兩次或兩次以上擔任某一職務
連任國家總統
27.連日 liánrì [day after day; for days on end; for several days running] 連續幾天 連日下雪
28.連聲 liánshēng [coherent] 一聲接一聲地說話 連聲道歉
29.連手 liánshǒu (1)[cooperator]∶共同協作的人 過去你那個老連手當了主任了
(2)[connected;associated]∶有關係的,有聯繫的 那些連手的事都需要弄清
30.連署 liánshǔ [countersigned;jointly signed] 為證明已簽署的文件的可靠性而由簽署人的秘書或其他人連同的簽字
31.連鎖 liánsuǒ [chain] 一環扣一環,連續不斷 連鎖反應 連鎖商店
32.連通 liántōng (1)[connect]∶互相連接起來,相互有聯繫往來 連通管
(2)[communicate] [哲]∶邏輯上有某一共同點;對共同的全稱命題進一步分類說明或具有交迭的內涵
33.連同 liántóng [together with;along with] 連;和 貨物連同清單一併送去
34.連繫詞 liánxìcí [copula] 連接主語與謂語的一種形式,有時帶著自己的某種附加意義(如英語中“that looks good”中的looks,“he got sleepy”中的got),有時不帶附加意義(如“that is right”中的is)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員連也。從辵,從車。力延切。
連
說文解字注
負車也。
負車,各本作自連,今正。連即古文輦也。《周禮》:鄉師輦輦。故書輦作連,大鄭讀為輦。巾車連車,本亦作輦車。《管子》海王:服連軺輦。立政,荊餘戮民。不敢服繞,不敢畜連。負車者,人鞔車而行,車在後如負也。字從是車會意,猶輦從夫車會意也。人與車相屬不絕,故引伸局連屬字。《耳部》曰:聯,連也。《大宰》注曰:古書連作聯。然則聯連局古今字,連輦局古今字。假連局聯,乃專用輦局連。大堂當雲連今之輦字,而雲讀局輦者,以今字易古字,令學者易曉也。許不於《車部》曰連古文輦而入之《定部》者,小篆連與輦殊用。故云聯連也者,今義也。雲連負車。者,古義也。
從“辵”、“車”。會意。
依《韻會》訂。力延切。古力展切。【十四部】 。

康熙字典

《唐韻》力延切《集韻》《韻會》陵延切《正韻》靈年切,音漣。《說文》員連也。《玉篇》合也,及也。《廣韻》續也,還也。《集韻》屬也。《正韻》接也。《詩·大雅》執訊連連。《朱傳》屬續貌。《禮·王制》十國為連,連有帥。《齊語》四里為連,十連為鄕。《後漢·韓康傳》連徵不至。
又姻親為連。《史記·尉佗傳》及蒼梧秦王有連。《注》有連者,連姻也。
又黏鳥曰連。《淮南子·覽㝠訓》連鳥於百仞之上。
又連尹、連敖,皆楚官名。《左傳·襄十五年》屈盪為連尹。《史記·淮隂侯傳連敖注》楚司馬官也。
又連山,易名。《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注》其卦以純艮為首,山上山下,是名連山。
又鉛之未鍊者曰連。《史記·貨殖傳》長沙出連錫。
又祈連,山名。《前漢·霍去病傳》出北地,至祈連山。《注》卽天山也。
又《韻會》州名。漢屬桂陽郡,隋置連州。
又姓。《左傳·庄八年》齊有連稱。
又《集韻》《韻會》《正韻》力展切,音斂。難也。《易·蹇卦》往蹇來連。《注》連,亦難也。
又遲久之意。
又《集韻》連彥切,音摙。《禮·玉藻》連用湯。《注》連,猶釋也。以湯洗足垢,乾潔其體也。
又《集韻》郞旰切,音爛。連石,山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連石。
又葉離珍切,音鄰。《陸雲·夏府君誄》祈祈縉紳,泣涕留連。故作斯誄,著之不泯。泯音民。

音韻集成


◎ 粵語:lin4
上古音系
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ren
廣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力延仙A開仙A平聲三等開口仙A下平二仙li̯ɛnlĭɛnliɛnljænliᴇnliɛnlianlian2lienlien合也續也還也又姓左傳齊有連稱又虜複姓六氏西秦丞相出連乞都後魏書官氏志雲南方宥連氏後改爲雲氏是連氏改爲連氏費連氏改爲費氏綦連氏改爲綦氏又有赫連氏力延切十三
蒙古字韻
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音譯音譯 修正音譯 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ꡙꡠꡋlenlɛn平聲
中原音韻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先天齊先天陽平齊齒呼liɛn
洪武正韻牋
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靈年十一先平聲
力展十一銑上聲
郎患十諫去聲
分韻撮要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一先蘚線屑陽平接續也又合也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連隊、相連、接連、連長、連忙、連線、連載、流連、綴連、連詞

相關成語

連朝接夕、連城之價、連城之珍、連類比物、連理枝、連綿不斷

方言集匯


◎ 贛語:liɛn2
◎ 粵語:li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