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狸屬

食肉目靈貓科動物

椰子貓屬(拉丁學名:Paradoxurus)是食肉目靈貓科的一屬,分佈於南亞、東南亞以及中國南方部分地區,包括以下3種:椰子狸(棕櫚狸、椰子貓、花果狸)Paradoxurus hermaphroditus、褐棕櫚狸(傑氏椰子貓)Paradoxurus jerdoni、金棕櫚狸(金椰子貓)Paradoxurus zeylonensis。分佈於中南半島、南亞和東南亞,我國僅有椰子狸,見於海南、雲南、廣西和四川。

簡介


大小似小靈貓,但較細長,體長48~55厘米,體重2~3千克。吻較短,尾較長,約等於或大於體長,足部掌墊與糠墊相連,體背有5條顯著的黑色縱條紋,體側有黑斑點,故又稱“花果狸”。棲於熱帶雨林、季雨林及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樹棲。晝伏夜出,冬時偶也日間出沒,多在樹上憩息或攀爬。常成對在樹上活動和覓食。食性雜,食物有鼠類、小鳥、蛇、蜥錫、昆蟲、娛松等,也吃野果。每年產1窩,每窩3~4仔。為食用和毛皮而被捕獵,我國南方愛帶皮吃其肉。在我國屬於易危物種。

科學分類


域:真核域 Eukaryota
亞界:真後生動物亞界 Eumetazoa
超門:后口動物總門 Deuterostom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下門:有頷下門 Gnathostomata
總綱:四足總綱 Tetrapoda
綱:哺乳綱 Mammalia
亞綱:獸亞綱 Theria
下綱:真獸下綱 Eutheria

下屬物種


椰子貓(學名:Paradoxurus hermaphroditus),又名 椰子狸,是中國西南方的東南亞特有的一種麝貓(大部分在馬來西亞)。椰子貓平均重3.2公斤,體長53厘米,尾巴長48厘米。它們的毛粗糙,一般呈灰色,腳、耳朵及吻都是黑色的。它們的身體上有三間黑色斑紋,面部的斑紋則像浣熊,尾巴沒有斑紋。椰子貓是夜間活動及雜食性的。它們在亞洲的生態位與在北美洲的浣熊相近。它們主要吃果實,如芒果及韶子,也會吃細小的哺乳動物及昆蟲。它們也喜歡赫蕉屬的花汁,這些花汁發酵后是一種甜酒。它們棲息在森林、有樹木的公園及花園之內。它們的爪鋒利,可以用來攀爬。椰子貓尾巴下有嗅腺,形狀有睾丸,可以分泌有害的物質。椰子貓分佈在印度南部、斯里蘭卡、東南亞及中國南部。它們在斯里蘭卡對當地人是一種騷擾,因為它們會在天花板及室內排泄,經常製造噪音,擾人清夢。
傑氏椰子貓(學名:Paradoxurus jerdoni),又名 褐棕櫚狸,是印度西高止山脈特有的麝貓。傑氏椰子貓分佈在伯爾尼丘陵、尼爾吉里丘陵及阿奈馬萊丘陵、庫瓦蘭及庫格,尤其是在海拔500-1300米的地方。
金棕櫚狸(學名:Paradoxurus zeylonensis),又名 金椰子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