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落鎮

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轄鎮

英落鎮位於遼寧省海城市東部,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區。鎮內有水泉、後印、石柱三條主要河流。鎮內交通便利,市級路鍾李線貫穿南北,鎮級黑色路面四通八達。

截至2018年末,英落鎮戶籍人口有40204人。截至2020年6月,英落鎮下轄1個社區、21個行政村。

2011年,英落鎮財政總收入33.6億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4億元,比上年增長53%。2018年,英落鎮有工業企業145個,其中規模以上1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0個。

歷史沿革


英落鎮
英落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岔溝區。
1956年,置英落鄉,屬牌樓區。
1958年,成立英落公社。
1983年,復置英落鄉。
1988年,設英落鎮。鎮情概況
遼寧省海城市英落鎮位於海城東南23.6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40643,轄27個行政村,1個街道管理委員會。全鎮是一個地貌為“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區鎮。鎮內有水泉、後印、石柱三條河流,鎮內交通便利,市級路鍾李線貫穿南北,鎮級黑色路面四通八達。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堪稱“物華天寶”。

行政區劃


英落鎮鎮政府駐前英村,人口4.06萬人,面積161.82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青山懷村;27個村委會:后英村、后窨村、草廟村、馬溝村、李堡村、鄔堡村、石咀村、金屯村、松樹溝村、牌坊村、中腰屯村、南雙廟村、前窨村、水泉村、趙堡村、王溝村、馮溝村、葦溝村、石嶺村、煙台村、佛爺村、羅趙村、五道村、石柱村、西洋村、前英村。
截至2020年6月,英落鎮下轄1個社區、21個行政村:青山懷社區、鄔家堡村、馮溝村、西洋村、石柱溝村、中腰屯村、牌坊村、雙廟村、煙台村、此老溝村、金屯村、石咀村、佛爺村、前窨村、后窨村、后英村、水泉村、草廟子村、趙堡村、李堡村、王溝村、前英村,鎮人民政府駐前英村前英大街3-S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英落鎮地處海城市東南部,東與牌樓鎮相鄰,東南與岔溝鎮相鄰,南與營口大石橋市湯池鎮相鄰,西南與營口大石橋市官屯鎮相鄰,西與毛祁鎮相鄰,北與八里鎮相鄰,行政區域面積161.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英落鎮地處遼東半島中部,地勢東高西低,地形為丘陵地帶。

氣候

英落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暖秋爽夏熱冬寒,春季偏旱少雨多風,夏季炎熱濕潤多雨,秋季短,降溫快,冬季冷,降雪少。多年平均氣溫8.4℃,最熱為7月,月平均氣溫24.7℃,最冷為1月,月平均氣溫-11.3℃。平均氣溫年較差36℃,極端最低氣溫-33.7℃(1963年1月5日),極端最高氣溫36.5℃(1958年7月9日)。年平均降水量77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03天,最多可達120天(2002年),最少為90天(1987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002.9毫米(1964年),極端年最少雨量377.2毫米(194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9月,8月最多。

水文

英落鎮境內主要河流有3條,即前英河、牌坊河和水泉河,總長度為30千米,前英河、牌坊河屬於大青河流域,水泉河屬於海城河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前英河,從後印村至煙台村流經境內后窨、前窨、前英、石嘴、屯、煙台6個村,長11千米,流域面積0.5平方千米。

文化


地名由來

據說以前此地雕山上常有老鷹停留、築巢,總能看到許多老鷹盤旋山巔,由此人稱此地為鷹落,后變成英落。

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城喇叭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趙有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代表人,王海霞被評為鞍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英落鎮總人口40500人。另有流動人口1800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48人。
2017年末,英落鎮常住人口為41165人。
截至2018年末,英落鎮戶籍人口有40204人。

交通


英落鎮有312省道經過境內。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英落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600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15所,專任教師25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445人,專任教師12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藝術

2011年末,英落鎮有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100場次,觀眾達3萬人次;文化室1個,建築面積6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21個,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藏書3150冊;檔案室1個,建築面積60平方米。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00人,佔全市社會從業人員的0.3%,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1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海城喇叭戲。2011年末,英落鎮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80%,有16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英落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7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40張。專業衛生人員110人,其中執業醫師11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人、執業(助理)醫師0.4人、註冊護士0.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4萬人次,住院手術115台次,出院病人544人次。
2011年,英落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70/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3萬人,參合率95%;孕產婦死亡率0.1/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英落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戶,人數2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28戶,人數526人,支出84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47人,支出28.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3人。

經濟


英落鎮
英落鎮
全鎮分為南北兩大經濟區,南部以果樹為主體,形成立體農業格局。英落素有“水果之鄉”的美稱。全鎮年產水果總量15000噸,水果生產基本走上生產、貯藏、加工的一條龍軌道。北部以開發礦產資源為龍頭,構成外向型的工業布局。菱鎂石、滑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居全國之首。西洋耐火材料公司、后英礦產品實業公司、後印鎂礦公司、鎮鎂碳磚廠、趙卜微粉廠等六大支柱企業生產的高純鎂砂、高鐵合成砂、鎂硌磚、超微細目滑石粉、鎂鋁堅晶石等項拳頭產品,遠銷歐、亞、美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年產鎂製品總量近百萬噸,年出口創匯近5億元人民幣。鎮內市級公路貫穿南北,鎮村黑色路面達到25%,1999年6月實現電話鎮,平均每18人擁有一部電話,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80%,村民能看到16套電視節目。1998年,全鎮社會總產值實現330000萬元,國、地兩稅實繳稅金3370萬元,財政當年收入實現190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實現4200元。
到2006年末,全鎮社會總產值實現66.3億元,地區財政收入實現1.801億元,固定資產投入實現6.56億元,爭取內資到位資金實現3.82億元,外資調入實現510萬美元,出口創匯實現7600萬美元。

工業發展

英落鎮是一個典型的工業大鎮,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積累,走出了一條具有時代特色的工業發展之路,並形成了六大明顯發展優勢。
一是區位優勢:英落南鄰海港營口,北接鋼都鞍山,東臨玉都岫岩,西依鶴鄉盤錦,身處遼東半島沿海經濟圈內,承接了遼南大中部城市群經濟體的輻射和拉動,發展環境好,發展空間廣闊。
二是資源優勢:鎮內擁有儲量豐富的菱鎂、滑石等礦產資源,同時220千伏18萬千伏安變電站的建成,為發展提供充足的電力保障。
三是產業優勢:現全鎮已經形成鎂製品、滑石製品和鋼鐵製品三大主導產業,產品涵蓋了礦產、冶金、生物、化工等眾多高新領域。
四是品牌優勢:全鎮通過ISO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企業10家,創國家級名牌2個,省級名牌1個,西洋牌、后英牌商標被授予“國家馳名商標”,西洋“三元”牌複合肥被評為國家名牌產品,福海牌商標榮獲“遼寧省著名商標”,為其它產品參與市場競爭搭起橋樑。
五是人才優勢:鎮內擁有一批一流的企業家群體,他們久經商場,精通企業管理,為發展提供了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六是規模優勢:鎮內擁有資產過億元、國家農業部大型集團企業5家,中小型企業70餘家,全鎮的民營企業已經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階段,向自身滾動發展邁進。2006年西洋集團后英集團再次躋身全國企業500強行列。

地方企業

海城市英落鎮王家再權滑石礦:企業建於1992年4月,是集滑石礦開採、滑石粉加工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本礦地處海城市英落鎮交通樞紐,左鄰沈大高速公路,右接溝海,哈大鐵路。公路、鐵路、船運十分便利,並代辦託運。礦山設計利用儲量300萬噸,年開採能力近到5萬噸,年生產加工滑石粉2萬噸。礦區生產一級白滑石塊、滑石小粒、滑石渣,具有高白度、含硅豐富等特點。作為重要工業原料,遠銷韓國、日本等國家。同時生產200-2500目優質超白滑石粉、大白粉、壓光粉、重鈣粉等產品。本產品在同行業中具有超白、超細等優點,特別白度達到94度以上,遙遙領先於同行業產品。是建築、油漆、化工、造紙、陶瓷等行業不可缺少的原料。海城市廣興集團公司:海城市廣興集團公司是集滑石、鎂石原礦開採及加工和自營進出口為主的經濟實體。下設水泉滑石礦、水泉高檔石粉廠等十幾個子公司,位於海城市英落鎮趙卜村,現有職工710人,高中技術人員105人,固定資產總值1.5億,佔地面62.5萬平方米。集團自1995年成立以來,先後於日本、美國、德國、義大利、泰國、台灣、香港等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有著貿易往來,每年出口創匯550多美元,其產品以高純度,高白度、超微細、低酸可溶物等世界先進水平,色相、絕緣性被譽為世界最好的滑石,是造紙、塑料、樹脂、油漆、陶瓷、橡膠、化妝品、醫藥、高級汽車、衛生潔具等產品的重要原料。公司高檔石粉廠所用的設備是航天航空工業部六0一研究所根據空氣動力學研製的適合於滑石超細粉深加工的QLM250氣流磨,具有同行業先進水平。公司先後獲得了遼寧省企業信譽評級特級企業,省級重合同、守信用單位。並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等項殊榮。

農業發展

農業機械化
英落鎮
英落鎮
為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機增實力的目標,海城市英落鎮農機服務站工作人員為更好地完成今春備耕生產的準備工作,多次組辦培訓班,發揮農機服務站推廣職能,給予農業大戶和農機大戶提供農機產品信息服務,解決了農機戶不知道什麼機具好、新機具如何使用的問題,並把適用型、效益型的新機具如何使用的問題,並把適用型、效益型的新機具推廣給農戶。英落鎮地處山區,耕地總面積32000畝,其中平地佔25000畝,在備耕整地中使用354聯合整地拖拉機9台,滅茬拖拉機47台,在英落鎮土地上到處是機械作業,掀起了機耕整地的熱潮,基本解決畜力和減少人力作業。4月20日前後機耕整地基本結束,機整地佔耕地面積的77.8%,預計機耕播種佔30.8%。

獲得榮譽


英落鎮
英落鎮
英落鎮曾被國家經貿部、農業部評為出口創匯管理先進鎮,遼寧省鄉鎮企業發展明星鎮,遼寧省外向型經濟先進鎮,遼寧省綜合經濟百強鎮,鞍山市出口創匯第一鎮,鞍山市“爭五強創六好”先進黨委,鞍山市鄉鎮企業發展巨人鎮,鞍山市外向型經濟強鎮,鞍山市財政收入超千萬元鎮等諸項殊榮。2006年,英落鎮再次被評為“全國千強鎮”,在“全省十強鎮”中位列第九,在海城市鄉鎮經濟實力考評中名列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