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水鄉

望水鄉

望水鄉是四川省簡陽市轄鄉。1935年設望水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

望水鄉位於市境西南部,距市府23公里。面積35.66平方千米,人口9237人(2017年)。通公路。轄望水寺村、高橋村、石岩寺村、陳家廟村、太醫溝村、黑水寺村、斑竹林村、青杠灣村8個村委會。

五鳳山森林公園,位於簡陽市望水鄉老鷹水庫旁,離簡陽市區35公里。園內古木參天,樹林蔥茂,翠蘿藤蔓,鳥語花香,風光旖旎。無根藤、鴛鴦花、菩提樹古銀杏等珍稀植物點綴其間,不失古老原始生態風貌。五鳳山面積數平方公里,被資陽市區飲水水源老鷹水庫三面環繞,水域面積3平方公里。清澈透明的湖水與古樸蔥鬱的山林構成了桃源般的清涼境界,有“世外桃源”之美名,因此也被簡陽人稱為“森林公園”。

五鳳山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始建於東漢末年的黑水古剎,保存有古代佛像及各種碑刻,每年吸引著上萬遊客。五鳳棲息、黑水神鍾、蚌仙石、黑水壇、“二十四把金鎖一條溝”等神秘的故事、傳說,帶給遊人無盡的遐想。

黑水寺位於簡陽市望水鄉的黑水寺背依五鳳山,寺前九曲河蜿蜒由東、北、西三面環繞流過,自溪水邊拾級而上,石階108步,山門左側崖壁刻有“五鳳山”三個大字,為咸豐五年(1855)一位姓周的書生奉師命寫的。

黑水寺原名寶泉寺,始建於明代,據說因寺左有井,泉水佳美,故名寶泉。清道光十三年擴建,而黑水寺的得名卻是因寺右峭岩之下,九曲河中有個黑水沱,大旱不枯,因沱得名。五鳳山又被稱作“森林公園”面積近兩平方公里,九曲河三面環繞,水域長兩公里,五鳳山植被有數百年的歷史,還有一種其特點藤蔓植物--鴛鴦藤 又叫無根藤、仙藤,直徑約三四十公分,騰空攀崖,十分壯觀。

經濟發展


望水鄉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甘薯,兼產棉花、油菜籽。特產煙葉,為四川捲煙廠煙葉基地之一。盛產柑橘、西瓜。養殖業以生豬、山羊為主。
近年來,望水鄉推出“兩瓜一椒”(即:西瓜、南瓜、海椒)的全新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村經濟。

文化旅遊


境東南有五鳳山森林公園。
五鳳山森林公園,位於簡陽市望水鄉老鷹水庫旁,離簡陽市區35公里。園內古木參天,樹林蔥茂,翠蘿藤蔓,鳥語花香,風光旖旎。無根藤、鴛鴦花、菩提樹、古銀杏等珍稀植物點綴其間,不失古老原始生態風貌。五鳳山面積數平方公里,被資陽市區飲水水源老鷹水庫三面環繞,水域面積3平方公里。清澈透明的湖水與古樸蔥鬱的山林構成了桃源般的清涼境界,有“世外桃源”之美名,因此也被簡陽人稱為“森林公園”。五鳳山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始建於東漢末年的黑水古剎,保存有古代佛像及各種碑刻,每年吸引著上萬遊客。五鳳棲息、黑水神鍾、蚌仙石、黑水壇、“二十四把金鎖一條溝”等神秘的故事、傳說,帶給遊人無盡的遐想。
黑水寺位於簡陽市望水鄉的黑水寺背依五鳳山,寺前九曲河蜿蜒由東、北、西三面環繞流過,自溪水邊拾級而上,石階108步,山門左側崖壁刻有“五鳳山”三個大字,為咸豐五年(1855)一位姓周的書生奉師命寫的。黑水寺原名寶泉寺,始建於明代,據說因寺左有井,泉水佳美,故名寶泉。清道光十三年擴建,而黑水寺的得名卻是因寺右峭岩之下,九曲河中有個黑水沱,大旱不枯,因沱得名。五鳳山又被稱作“森林公園”面積近兩平方公里,九曲河三面環繞,水域長兩公里,五鳳山植被有數百年的歷史,還有一種其特點藤蔓植物--鴛鴦藤 又叫無根藤、仙藤,直徑約三四十公分,騰空攀崖,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