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光州的結果 展開
- 韓國廣域市
- 河南省信陽市轄縣
- 河南省信陽市下轄縣
- 中國古代、近代城市
- 河南省擬建組團型城市
光州
中國古代、近代城市
光州,中國古代、近代城市,即今河南省潢川縣。光州本州境即今(潢川縣境),光州城即今(潢川縣城)。唐建光州,清雍正二年升格為光州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全國政區改革,光州本可改稱光縣,嫌與鄰封光山縣凌奪,查黃水自湖北麻城縣界東流至州西北,名曰潢河,故改稱“潢川縣”。
光州,中國古代州名。始建於隋·開皇年間,清·雍正二年升格為直隸州,民國二年廢州設道,光州隸屬豫南道(民國三年改為汝陽道),州治更名潢川縣,因潢河(淮河支流)穿城而過,而<左傳>中“潢”是湖連成河的意思而得名,“潢”也是現存的少數繁體字之一。
光州(今潢川縣)領四縣:光山縣(今光山縣、新縣)、息縣(今息縣、淮濱縣大部)、固始縣、商城縣(今商城縣、金寨縣西半部)。光州襟帶長淮,控扼潁蔡,自古為江淮河漢的戰略要地,有“河洛重鎮,吳楚上游”之稱。自公元220年至1952年,光州(今潢川縣)歷朝歷代均為豫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光州為黃國故里,是諸侯向東南沿海開闢探索的重要橋樑,也是中國各氏族南遷北移的重要樞紐,蘇、浙、渝、贛、滬、川、閩、台等地也有許多春申君、開漳聖王雕像和光州志族譜。
光州城街景圖
光州與蘇、浙、滬、閩關係匪淺,來自東夷,古屬揚州之域。有上海城市之父——春申君,開漳聖王——陳元光,名鎮一方——光州軍鐵桿旗,黃氏血脈——黃國故里,是中原諸侯向東南沿海開闢探索的重要橋樑,也是中國各氏族南遷北移的重要樞紐,蘇、浙、渝、贛、滬、川、閩、台灣等地也有許多春申君、開漳聖王雕像和光州志族譜。
州城圖
春秋時期為黃國,魯僖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楚滅黃,黃地入楚。
秦初屬九江郡,后屬衡山郡。
西漢初(公元前206年)置弋陽縣,隸汝南郡;東漢初(公元前26年)改弋陽為弋陽侯國,仍隸汝南郡。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分汝南、江夏郡置弋陽郡,郡治弋陽縣,轄弋陽、期思、軑(念dài)和西陽4縣,隸豫州。晉初弋陽郡轄西陽、晁、蘄春、邾、西陵、期思、弋陽7縣。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分汝南、弋陽郡地置汝陰郡,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分弋陽郡置西陽郡。
光州雙城圖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淮南郡,直屬光州。大業三年(607年)光州改為弋陽郡,轄光山、樂安、定城、殷城、固始、期思6縣。
唐朝時期光州隸屬淮南道。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弋陽郡為光州,另置弦州,定城為治所;貞觀元年(627年)廢弦州,定城屬光州。太極元年(712年)光州州治由光山遷至定城,州轄定城、光山、固始、仙居、殷城5縣,隸淮南道;弦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光州為弋陽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光州,隸淮南道。
兩宋時期光州均隸屬淮南西路。宋宣和元年(1119年)光州改為光山郡,不久又為光州,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宋高宗為避金太子光瑛諱,改光州為蔣州,定城均為州郡治。嘉熙元年(1237年)兵亂,光州徙治商城金剛台。
元代,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置光州招討司,十二年光州屬黃蘄州宣慰司,二十二年同蘄、黃等州直隸湖廣行省。二十三年劃歸淮西道宣慰司,三十年光州改為汝寧府,領定城、光山、固始3縣。三十年,改隸汝寧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定城縣入光州。四年光州屬中都臨濠府(治今安徽省鳳陽縣),十三年仍屬汝寧府,原定城縣省去,由光州管實土;光州管轄範圍擴大到息縣。州領三縣:固始、光山、息縣;憲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析固始置商城,隸光州,光州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光州直隸州,直隸河南布政使司,仍領光山、固始、息縣、商城4縣。
民國初,廢府州設道尹。民國二年(1913年)光州州治改名為潢川縣,屬豫南道(1914年改豫南道為汝陽道);1928年5月河南省境劃為14個行政區,潢川為第十三行政區治所。1932年8月成立河南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署治潢川。1934年4月署治曾遷至經扶,旋即返潢。
1949年1月31日潢川解放,潢川縣人民民主政府和鄂豫區二專署同遷縣城設治,5月撤消鄂豫區所轄一、二專署,合併為潢川專署,屬河南省人民政府,潢川專區轄潢川、光山、固始、息縣、商城、羅山、新縣7縣,潢川縣人民民主政府改為潢川縣人民政府;1952年10月,信、潢兩專署合併,潢川縣隸屬信陽專區。1970年屬信陽地區。1998年6月9日開始,屬信陽市管轄。
順治十七年《光州志》中的相關記載:
“州舊弋陽城《地形志》:弋陽在定城縣。漢為弋陽國,後魏置郡,唐改光州。《一統志》:古黃國在定城廢縣西一十二里,今州南城即其地。黃城即定城,定城即弋陽,弋陽即光州也。
“後唐朱全忠以軍四十萬攻淮南,屯光州,築城十二。時刺史柴再用嚴守備,城得免。世傳連城十二,遺址尚存。
“宋高宗紹興十年,命岳飛相度修城。
“明正德六年,兵燹城陷。七年,知州李鏜用磚石重修兩城。辟北城五門,西關屬城內;南城六門,上各建樓。沿城為警鋪,環十四里許,崇三丈余,廣厚二丈,隍深九尺。
“先是北城東門在震方,萬曆乙酉知州王士崧以形家言,改於巽方,即今清晏門也。自是風氣日盛。
“自流氛為祟,城守最亟,知州李時芳、姜銓相繼築浚,於城外設羊馬牆、品字坑,民賴以全。
“順治六年,淫雨,城垣傾頹八十餘丈,知州徐化成修葺,費出自辦,不以煩民。
“北城城垣周圍一千零七十六丈八尺,高二丈,濠寬四丈,深一丈五尺,積水。南城城垣周回八百五十四丈五尺,濠寬二丈,深一丈,積水。
“順治十有六年,淫雨,城垣傾頹數十餘丈,知州庄泰弘蠲俸修葺,民皆悅服。”
潢水把光州古城分作“呂”字形南北二城,沿河綠地,北岸中央依河而立的是一幢三層的老式樓閣,
光州古城
光州北城有城門五座、南城有城門六座,城門上各建有樓櫓。光州北城城垣高一丈五六尺不等,周圍計長一千一百二十五丈六尺,共有垜口一千九百三十六個。城正北門叫迎恩門,上有樓三間;城正西門叫來遠門,上有樓一間,門外建有小月城、岳王廟。城西正南門叫龍門,奎星閣在此城門之上。城東正南門叫大順門,上有樓三間,廊廡俱全。城東門叫承和門,上有樓三間,東門外有子城一座,該子城有三個城門,東門叫萬福門,北門叫永康門,南門叫挽瀾門。光州南城城垣高一丈五尺不等,周圍計長八百五十九丈八尺八寸,共有垜口一千五百八十四個。城東門叫東門,上有樓三間,廊廡俱全,貢有三官像,門外建有小月城、關帝廟。城西門叫西門,上有樓三間,往南有火帝廟三間。城西正南門叫大南門,上有樓三間,廊廡俱全,貢有玉皇大帝像。城東正南門叫小南門,上有樓一間。城東正北門叫康濟門,上有樓一間。城西正北門叫凝安門,上有樓一間。
當前,光州(潢川)正圍繞建設“水城花鄉、秀美光州”的總體思路,結合地域生態和文化優勢,用“水”、“花”、“古”提升城市品質,彰顯城市個性。把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全過程。圍繞“一河秀兩岸”目標,強力推進潢河後期綜合治理,完成路橋建設,打造潢河兩岸核心城市景觀區。進一步實施城市綠化工程,打造城區靚麗景觀帶。利用中心城區歷史文化古迹眾多優勢,改造提升弋陽古鎮、小南海“五教共存”、南城“古街風貌”等景點,增強城市文化底蘊。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合理利用,保護古遺址、古建築、近現代歷史建築,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展現光州古城風貌。
光州城及城牆不斷修葺、擴建的歷史及演變。光州城(今潢川城池)分為南北兩城。
南城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初年已經形成。西漢初於今潢川境地設弋陽縣,縣治即在今南城,三國設置弋陽郡,南城又為縣、郡同治,隋時南城為定城縣治,唐初改弋陽為光州,太極元年(712),光州治定城,時州城為豫東南的第一大城。從西漢初年到盛唐設州,南城經歷近千年的建設,已初具規模。《光州志》中:“後唐朱全忠以軍四十萬攻淮南,屯光州,築城十二。時刺史柴再用嚴守備,城得免。”可以想見當時光州城池之堅固。進入五代十國之後,由於潢川城池地位的重要,各執政者仍在不斷地加速擴建。後周顯德二年(955),周世宗親下詔書,明文規定:“農閑與板築,農忙則罷役。”號召農閑季節修築光州城池。百姓投工幹了一年,到956年完成了光州(南城)城池的興建。之後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岳飛為河南北路招討使,為抵禦金人侵犯,亦令牛皋等相度修城。
而光州城市格局的形成,也是始於南宋。
南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年),時光州知州梁季泌擴建南城,城市擴至北城的部分地區,當時還是一條小沙溝的小潢河始成為城市內河。但城市的大致格局,依然是一“方形”的土城。志書曰:“寧宗慶元元年,知州梁季泌創築。周回九里十三步,高一丈,濠深七尺,門四,中貫小黃河,城分南北,時尚土城。”
明洪武元年(1368)省定城入光州,光州城池單為州治。明正德六年(1511),兵燹城陷,翌年知州李鏜加固城池,用磚石重修,最終城周長擴為14里,城牆高增至3丈,城壕深加到9尺。這已經是今潢川城的格局了。后雖經幾次大的修葺,甚至因“形家言”改變城門的方位,但是光州城的總體格局已經沒有變化了。北城自建成700年來,官府多遷在北城,南城多為商鋪民居。
光州城最終從一“方形”土城變成一水隔兩城的“呂”字形布局,也是和宋慶元中開始的引小潢河穿城工程分不開的。而“光州”這一稱呼,也終因這一穿城而過的小潢河,在民國二年改名“潢川”。
日軍進入光州城
“17日天不亮開始部隊就逐步攻擊光州城西門。北側日軍已經逼進城門,只等工兵部隊爆破城門。此時在城西北角側面掩護西門攻擊的部隊長考慮只在西門打開突擊路的話,那麼就會造成更大的損害。望遠鏡觀城內,煙雨籠罩,城內溝深幾尺,城池牆壁多厚,無法作出明確判斷。部隊長作出果斷決定,下令進攻。以只一人受傷的絕對優勢取勝。”
西大條部隊光州西門上歡呼萬歲
1938年9月16日,日軍佔領了光州城,當年11月,就撤離了光州。1939年,時任潢川縣長李庚白(息縣人)組建坼城委員會,徵用61個聯保民夫萬餘人,於8月10日動工。歷時兩旬,古城牆蕩然無存!至於這個拆城的理由,就是:潢川隨時有可能被日本人佔領,那麼拆除城牆,不給日本人有險可守。
光州城牆下建造的敵人的掩身處
潢川古城風物圖
李庚白在1931年春下令拆除鎮潢橋上的廊房。拆除橋廊、城垣之舉,遭民諺戲稱:“為官一任,遭殃一方”的罵名!
潢川政協2015年組織相關人員做的《潢川古城風物圖》。在這個圖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曾經的城市、城牆、建築等等。但是如今遺存的老城牆,只有2003年縣政府在南宋時期老城牆原址上翻建的北城大順門東至望河樓段了。
光州直隸州在河南省治南八百里。東西距二百四十五里。南北距二百里。東至安徽潁州府霍邱縣界一百二十五里。西至汝寧府羅山縣界一百二十里。南至湖北黃州府麻城縣界一百二十里。北至汝寧府新蔡縣界八十里。東南至湖北黃州府羅田縣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湖北黃州府黃安縣界二百十里。東北至安徽潁州府潁上縣界一百六十里。西北至汝寧府汝陽縣界一百三十里。
光州西城門
光州城(今潢川縣城):州有南北兩城,北城門五,南城門六,周九里,池廣二丈。明正德七年,本朝順治六年修。十六年、康熙六十一年、乾隆二十九年屢修。
光山縣,在州城西南四十里。東西距一百五里,南北距二百里。東至本州界二十里,西至汝寧府羅山縣界八十五里,北至息縣界八十里,東南至商城縣界七十里,西南至湖北黃州府黃安縣界一百八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二十里,西北至息縣治九十五里。
固始縣,在州城東一百四十里。東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東至安徽潁州府霍邱縣界五十里,西至本州界七十里,南至商城縣界七十里,北至潁州府阜陽縣界六十里,東南至安徽六安州界九十里,西南至商城縣治一百二十里,東北至潁州府潁上縣界九十里,西北至息縣界九十里。
息縣,在州城西北九十里。東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八十五里。東至本州界四十里,西至汝寧府正陽縣界三十五里,南至光山縣界十五里,北至汝寧府汝陽縣界七十里,東南至本州界六十里,西南至汝寧府羅山縣界十八里,東北至安徽潁州府阜陽縣界一百四十里,西北至汝陽縣界七十里。
商城縣,在州城東南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一百七十五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東至安徽潁州府霍邱縣界一百十五里,西至光山縣界六十里,南至湖北黃州府羅田縣界一百二十里,北至固始縣界六十里,東南至羅田縣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黃州府麻城縣界九十里,西北至本州界六十里。
光州北城沿河
唐朝士族入閩。(一)唐初陳氏將軍率府兵與眷屬入閩。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嶺南泉州、潮州之間“蠻獠嘯亂”。高宗詔歸德將軍光州人陳政為嶺南行軍總管事,率府兵3600名、將校自副將許天正以下123員,前往南綏安縣地,鎮撫“蠻獠嘯亂”。初戰獲勝,后因蠻獠勢熾,進攻失利,加之將士不服水土,退守九龍山(今漳州市南),奏請朝廷派兵增援。朝廷遂詔陳政兄陳敏、陳敷再領府兵“五十八姓”與部分眷屬5000多人增援,陳政母魏氏、子陳元光隨行。軍隊行至浙閩交界處,陳敏、陳敷皆染病卒,其母魏氏,率軍前行,與陳政會合。陳政初平“蠻獠嘯亂”,軍屯故綏安縣雲霄鎮。儀鳳二年(677年),陳政卒,其子陳元光代父領兵,平定“蠻獠嘯亂”,屯墾建宅,治水興農,主商興教。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朝廷准建置漳州,詔授陳元光首任刺史,主要將領詔為漳州及屬縣官員。兩次入閩的府兵與眷屬8000多人,落戶為漳州及屬縣居民,隨陳元光入閩的光州及附近鄉民,在閩地安家落戶。
光州城大順門
入閩氏族繁衍。唐初,有陳氏將軍領府兵將士3600名、援兵與眷屬5000餘人,鎮撫“蠻獠嘯亂”,定居今漳州、潮州地區。《新唐書·地理志》記載:乾元二年(759年),漳州5846戶,17940人。這些戶籍人口,大半是唐初由光州入閩的氏族後裔。《宋史·地理五》記載,北宋徽宗崇寧年間(1102年~1106年),福州領12縣,211552戶;泉州領7縣,201460戶;漳州領4縣,100469戶;三州總戶數為513481戶。這些戶籍人口,從姓氏族譜反映他們有相當部分是由光州入閩的唐人後裔。至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福建籍戶增至815527戶,人口增至3916806人。閩地人口的增長,自是含有歷代光州士民入閩後裔的繁衍。其中也有部分入閩士民進入閩西、贛南地區,成為客家先民。
入閩後裔徙台。南宋,於澎湖設置戍防,島境為泉州屬地。此期已有光州士民入閩後裔入澎湖開發。趙汝適著《諸番志》記載:南宋時澎湖隸屬泉州晉江縣。元代,福建省府曾治泉州,“距瑠求(台灣)為近”,台灣收附。《元史》“瑠求”與“三嶼”記載:元成宗元貞三年(1291年)九月,福建省都鎮撫張浩、福州新軍萬戶張進收復台灣,澎湖(三嶼)早附。其後,福建沿海泉州、漳州居民陸續開發台灣,墾植、經商,至明代末年居台人數已達10萬。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佔台灣。明末將領民族英雄鄭成功帶領軍隊漳泉民眾2.50萬人,於清康熙元年(1662年)驅逐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台灣,沿海漳州泉州居民隨之大批徙居台灣。連橫撰《台灣通史》記載:“鄭經棄金廈,沿海人民航海而至者十數萬人。”鄭經居台,不歸清廷。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領軍漳泉民眾2萬人,收復台灣,又有漳泉二州居民數十萬徙居台灣。鄭成功、施琅皆祖籍光州,所帶領民眾也多祖籍光州。雍正年間(1723年~1735年),台灣中原士族後裔居民在60萬以上。乾隆二十年(1755年),全台戶口將及100萬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全台200萬人。光緒十三年(1887年),台灣建省,人口320餘萬。台灣省現有2300萬人口,其中有80%以上是明清時期福建省及廣東省移民後裔;他們大多數又是晉唐及宋代來自光州的先民後裔。1979年台灣人口統計公布:全台1740萬人,其中漢族民眾1700萬人,佔全台人口的82.75%;1700萬漢族人口,廣東客家姓族20%,福建姓氏族佔80%。1953年台灣人口統計,從戶口與姓氏表明:台灣共有82.90萬戶,737個姓氏,有63姓族譜記載先祖自光州府遷入福建,再由福建遷入台灣。63姓的總戶數為67萬,其人口佔台灣總人口的81%。這63姓族譜大多數都明確記載先祖來自光州。
潢川縣是中華黃姓的發源地,上海城市之父春申君黃歇故里。
追根溯源,自有黃國,方形成“以國為氏”的黃姓。唐代林寶的《元和姓篡》云:“黃,陸終之後,受封於黃,為楚所滅,以國為氏。”宋鄭樵所著《通志·氏族略》載:“黃氏蠃姓,陸終之後,受封於黃,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黃國故城,在楚與國也,僖公十二年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北宋江夏黃氏族譜序中亦稱:“考我黃氏,始於神農、黃帝、少昊、顓頊高陽氏曾孫陸終之後有南陸公,兄弟三人,公居其二,食邑於黃,遂因地而賜姓焉,黃地在光州十二里,有黃城。”北京、湖南、山西等地出版的姓氏專著以及出自廣東、福建、河南等地的黃氏族譜,均有類似的記載。大量史實證明,黃姓源於黃國,根在光州。黃氏家族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歷經滄桑,幾度興衰,不斷繁衍壯大,逐漸形成黃姓望族。
公元前648年,黃國為楚滅后,國亡家破的黃國臣民,紛紛離鄉背井,但他們不論走到哪裡都仍是以國為姓,其中大部分流散到當時的楚國腹地,於是就有了因黃氏遷居而得名的黃岡、黃陂、黃安、黃石、黃梅等地。還有一部分被“浮諸江南,以實海濱”於是就形成了南方諸多黃氏家族和黃洞蠻壯族的黃姓。
楚滅黃三百年後,在黃國故址出現了一位偉大的黃姓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申君黃歇。宋代鄧世明所著《古今姓氏書辯證》中載:“黃為楚滅后,其族仕楚,春申君即其後。”這位留居黃國故址遺民的後代,為復興黃氏家族,委身仕楚,為相二十五載,政績卓著,賜以淮北十二縣,成為戰國著名四君子之一,從而給黃氏家族帶來了第一次中興。公元前238年,春申君黃歇在宮廷內訌中遇害,其子孫受株連而被迫流散各地,致使黃氏家族再度中衰。但黃氏家族並沒未因此而沉淪,他們分別與原來流散各地的黃氏族人匯合,頑強奮進,不僅渡過了危難,且先後在許多地方形成瞭望族。據有關史料和姓氏通書證實,黃歇長子黃尚一支,形成了後來的淮陽黃氏和江夏黃氏;次子黃俊一支,形成了後來中原陽夏黃氏;五子黃堂一支,形成了後來的東吳黃氏。繼之而起的金華、邵武黃氏望族,皆是江夏黃氏繁衍的分支,如今在海外的黃氏族人,大多是從上述各地先後南遷的。縱觀黃姓的播遷過程,其發展脈絡清晰可見,即由黃國——黃歇,發展至淮陽、江夏黃氏,進而播衍出金華、邵武等黃氏望族等分支旁系,然後播遷出海外異域黃姓,他們源出一脈,同根同祖。
歷朝累代,黃姓人才輩出,各領風騷,對中原文化向南傳播及一系列的社會變革,都起過重要作用。繼黃歇之後,西漢著名丞相黃霸被譽稱為當朝第一循吏;東漢黃香以孝道楷模而流芳千古;後唐黃峭山教子有方且頗具開拓精神,帶來了邵武黃族的繁榮;北宋的大書法家、大詩人黃庭堅,元代的女紡織家黃道婆,近代的民國第二開國元勛黃興等等,其名臣名人之多,枚不勝舉。如今,黃姓兒女更是遍布海內外,其中許多佼佼者活躍於國際國內的社會舞台,分別在政界、僑界、商界、文化界、外交界、金融界嶄露頭角,他們的事業舉世矚目,他們的名字四海傳揚,充分顯示了黃氏家族的興旺發達和勃勃生機。
黃國文化
黃國故城位於潢川城區西北6公里隆古鄉境內,遺址保存完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椐考古專家考證,黃國故城最遲在西周時期已經形成規模。城呈長方形,周長6720米,總面積為2.8平方公里。現存城牆系用黃土夯築而成,城牆高處為7—8米,低處為4—5米,基寬59米,上寬10—25米,如今尚存三處城門豁口,其牆之厚、路之闊、基之固,均可見當年之巍峨。如今在故城遺址內,仍遍布著陶片、瓦當和多處青銅器作坊遺址,從這裡曾鑄造出許多精美作品,僅在潢川、光山等當年黃國疆域內出土的黃國青銅器就有800餘件,其中有銘文的為38件,現珍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黃太子伯克盤、黃父盤、黃君簋、叔單鼎4件青銅器,均出土於潢川,被郭沫若收錄入其所著的《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中。1978年,考古工作者又在潢川李老店磨盤山收集到一批青銅器,其中的銅鐳肩部有“黃孫須子亞伯”銘文。銘文中所提“黃孫”就是黃國貴族;“須子”即須頸子,是亞伯臣的稱號,由此又證明黃國在潢川。
如今,潢川已將修復開發黃國故城亦被列為潢川“三重”工作之中,已聘請國內著名的專家學者規劃出黃國故城景區開發建設項目、黃氏創業園區,並繪製出黃氏祖廟效果圖。
春申君—楚屬黃地(今潢川縣)人,為戰國時期楚國令尹(丞相),戰國四公子之一,為江南一帶的人文始祖。
息夫人——春秋時期,息國(今息縣)夫人,賢良淑德,深受後世景仰。
公祖句茲——固始縣人,為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一,在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七年(739)賜封為“期思伯”,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九年(1530)又敕封為“先賢公祖子”。
盧丘子——今潢川縣人,楚國丞相(令尹),為官剛正清廉,任人唯賢。
孫叔敖——楚國期思(今淮濱縣期思鎮)人,戰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楚國名相。
陳元光——弋陽(今潢川)人,曾率5000弟子開發閩南,把中原文明傳播到福建、台灣等地,被歷代皇帝追封為“豹韜鎮國大將軍”、“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昭烈候”,后被乾隆皇帝封為“開漳聖王”。
王審知——固始縣人,五代時期閩國創建者,梁開平三年(909年),封王審知為閩王。
司馬光——光山縣人,為宋朝著名宰相,著有《資治通鑒》,對中國的史學界有極大之貢獻。
馬祖常——光州(今潢川縣)人,元朝禮部尚書、樞密副使。擅長於詩文,有《繅絲行》、《踏水車行》、《河湟書事二首》、《上京輸苑書懷》、《室婦嘆》、《石田山居八首》傳世。
李若星——息縣人,明萬曆年進士,大理寺少卿。曾向皇帝揭發時弊與魏忠賢,朝野盡懼其剛直。
蘇崑生——固始縣人,明末著名歌唱家,人稱“南曲天下第一”。
胡煦——光山縣人,清朝大臣,為《明史》總裁之一。歷任兵部侍郎知貢舉、禮部右侍郎,入直尚書房。其一生著述甚多,最具代表的是《周易函書》,仍具有學術研究價值。
胡季堂——字升夫,號雲坡,光山縣人,乾隆四十四年任刑部尚書,嘉慶三年(1798年),授直隸總督,賜孔雀翎。翌年,加封為太子太保。
祝慶藩——固始縣人,清朝嘉慶十九年殿試一甲二名(榜眼),歷任翰林院編修、禮部尚書。
吳其浚——固始縣人,清嘉慶二十二年狀元。歷任翰林院修纂,江西、湖北學政,兵部侍郎,寫成《植物名實圖考》一書,為中國著名的植物學家。
蔣艮——商城縣人,光緒六年(1880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光緒十年(1884年)入直上書房,為皇族子弟溥倫、溥侗之師。
熊晉閣——商城縣人,光緒二十年(1894年)進士,任禮部主事,曾與張之洞是同榜進士,後任襄陽道尹。曾創辦《鄂北公報》。
周祖培——商城縣人,清末大臣,歷任吏部、刑部尚書之職。
裴其動——光山縣人,曾任北洋政府吉林吉長鎮守史,北洋將軍府謙威將軍。
方貞——商城縣人,曾任北洋政府肅政廳肅政史。
林伯襄——商城縣人,是河南大學的前身——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的創始人、第一任校長。
鄧穎超——光山縣人,周恩來之妻,著名革命家,原中國政協主席。
金振中——固始縣人,抗日英雄。1936年春,奉命接替宛平城和蘆溝橋防務。任29軍219團第三營營長,打響了抗日戰爭的第一槍。
王實味——潢川縣人,曾就讀於北京大學,寫下《政治家,藝術家》和《野百合花》兩篇文章之後的第二年,被康生下令逮捕、槍決,是中國文學史上又一起冤假錯案。
徐立德——商城縣人,愛國台胞,1990年任國民黨中央副秘書長。1993年2月任台灣地區行政機構次要負責人,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資深顧問。
1982年7月在潢川原文廟遺址發現《光州十景》石刻一塊,由縣文化館收藏。寬88厘米,長30厘米,厚12厘米,為青石雕刻。書寫工整,刀工秀麗。光州十景即弋山西峙、淮水東環、七里清泉、五龍喬阜、蕭王故廟、霸王荒台、伯倫古冢、春申遺宅、聚仙邃閣、文筆層巒。每景有七律詩1首。詩為光州訓導何兆渤據志書所載名勝的詠景之作。“十景”多洇沉不彰,但尚可詩中見畫,窺見當時光州名勝古景的概貌。
光州十景
何兆渤①
(一)弋 山 西 峙②
平蕪千里古黃城,西峙峰巒景色清。
遙指浮光來遠脈,近瞻淠水髮長泓。
岩疆久作中原障,茂嶺先傳上郡名。
每欲登臨傾北斗,那能長醉學劉伶。
(二)淮 水 東 環
界別南條萬壑通,長淮一瀉抱天中。
雄州襟帶聯吳下,野渡濤聲達海東。
每見風帆沖曉霧,頓思雨笠駕煙艟。
行人莫謂渾閑事,桐柏山前紀禹功。
(三)七 里 清 泉③
翠鋪平林燦晚霞,一泓澄碧路渠斜。
貧如顏子堪資飲,閑似玉川可供茶。
飛鳥過時眩欲墜,淡雲停處靜無嘩。
尋源須要窮根底,濂洛清風到水涯。
(四)五 龍 喬 阜④
依廓阿誰建此台,五龍風雨乘時來。
蜿蜓應逐潢流曲,騰躍知從碧漢回。
高接煙雲迷畫桷,平臨星斗遠塵埃。
鯫生豈愛泥蟠好,恐負為霖養鈍材。
(五)蕭 王 故 廟
干戈擾擾動中原,新市平林各自尊。
炎德有靈興冀北,傑劉得地首東宛。
江黃此日留遺廟,趙燕當年未御軒。
疑是肖梁傳失據,土人直作漢屏藩。
(六)霸 王 荒 台⑤
肖條路柳色蒼蒼,此日登台恨轉長。
雁陣排空成壁壘,雲屯擁樹列旗槍。
拔山力盡沉淮甸,蓋世風靡失楚疆。
自古英雄奇數定,樵漁收去話斜陽。
(七)伯 倫 古 冢
羨君好飲變常經,誰向墳頭奠醁醽。
天地有情長許醉,山川改面莫須醒。
竹林夜月鳥啼遍,淮山秋煙暮雨零。
荷鍤苦心人未識,臨風憑弔看雲停。
(八)春 申 遺 宅
淮甸風和兩袖輕,春申遺址向柴荊。
盈門珠履今何在?列座瓊裙未足名。
頻見飢鳥啼蔓草,時聞鴿鵒話山城。
早知富貴難長久,不羨連雲甲第榮。
(九)聚 仙 邃 閣
凌霄危閣壯名州,聚飲群仙向此游。
芹水澄光搖碧彩,弋雲凝翠靄清幽。
由來玉署青雲客,儘是瀛州白羽流。
益信文昌開造化,聯翩多士上螭頭。
(十)文 筆 野 巒
秀列層巒駕水濱,龍門瑞色靄秋旻。
潢流疊浪成文綺,奎閣重檐繞漢津。
靈氣自為黌序結,筆峰恰與泮宮鄰。
漸余苜蓿齋中老,強作木天染翰人。
註:
①何兆渤,字扶鯨,洛陽人,雍正八年(1730年)由貢生任光州訓導。
②弋山,即弋陽山,又名浮光山。西峙,指弋山聳立在古黃城(今潢川隆古)西。
③七里泉,在光州西北,今潢川城郊老龍埂一帶。
④五龍,光州有五龍宮,在州城東北。為天旱求雨的祠廟,地處高丘,故稱喬阜。
⑤霸王台在今潢川張集鄉。
光州,中。弋陽。本屬淮南道,貞元已後隸蔡州節度使。開元戶二萬九千六百九十五。鄉六十一。元和戶一千九百九十。鄉六十二。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弦國之地,魯僖公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黃。
在秦屬九江郡。在漢為西陽,屬江夏。晉安帝立光城縣,理於此。梁末於縣置光州,隋大業二年,罷州為弋陽郡。武德三年,改為光州總管府,貞觀元年為光州都督府。太極元年,自光山縣移於今理。
州境:東西四百四十三里。南北二百三十五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七百三十里。西北至東都九百二十里。東北至壽州四百三十里。西南至大別山三百里。西南至申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蔡州三百里。
貢、賦:開元貢:葛十匹,生石斛六十斤。賦:糹?,絹。
管縣五:定城,殷城,固始,光山,仙居。
定城縣,上。郭下。本漢弋陽縣,屬汝南郡。自漢至蕭齊,常為戈陽城。武德三年置弦州,領定城一縣,貞觀元年省,定城屬光州。
淮水,北去縣六十七里。
黃國故城,在縣西十二里。春秋時黃國,後為楚所滅。
殷城縣,中。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期思縣地,屬汝南郡。宋僑立苞信縣於此,梁以苞信縣屬義州。隋開皇四年,改苞信縣為殷城縣,屬弋陽郡。武德三年,重置義州,以縣屬光州。
澮水,在縣西五里。
定城關,在縣南四十里。高齊以南迫陳境,因置此關,隋廢。
溫湯,在縣南山中,其湯綠色。
固始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五十五里。本漢封蓼侯之地。春秋時蓼國,楚並之,今縣城是也。自東晉已後,蓼縣省。宋明帝失淮北地,乃於此僑立新蔡郡,領固始一縣。隋開皇七年改屬義州。大業三年廢義州,屬弋陽郡。
淮水,經縣北八十里。
茹陂,在縣東南四十八里。建安中,劉馥為揚州刺史,興築以水溉田。
孫叔敖祠,在縣西北隅七十五里。
光山縣,上。北至州三十里。本漢西陽縣地,屬江夏郡。魏屬弋陽郡。宋孝武帝大明初,於此立光城縣,隋開皇三年廢入樂安縣,十八年又置光山縣。
光山,一名弋山,在縣西北八十里。
淮水,經縣北七十里。
木陵故關,在縣南一百三十二里。齊、陳二境,齊置此關以為禁防。周因不改,隋開皇九年平陳後廢。
仙居縣,中。東至州一百里。本漢大縣,春秋時弦國,楚滅之。漢以為縣,屬江夏郡。至宋分立樂安縣,天寶元年改為仙居縣,縣西有仙居山,因以為名。
谷水,在縣北九里。
大縣故城,在縣北四十里。春秋時弦國之都也。
仙堂六陂,在縣西南十一里。梁武帝大同元年,百姓堰谷水為六陂,以溉稻田。
光州襟帶長淮,控扼潁蔡,自古戍守重地也。蕭齊永元二年,壽陽降魏,魏將宇文福曰:建安,淮南重鎮,彼此要衝,得之則義陽可圖,不得則壽春難保。遂攻建安,建安降。胡氏曰:魏兵南來,齊兵北向,建安皆當其衝要。魏得建安,則西南可圖義陽(齊司州治義陽);若齊增建安之兵,北斷魏援,東臨壽春,則壽春難保矣。又魏宣武時,田益宗議取義陽曰:請使揚州之兵,頓於建安。揚州,謂壽春也。今自光州東至壽春四百餘里,道皆險厄。唐元和中平吳元濟,以濠、壽之兵脅其光州。其後朱溫侵淮南,不能得志於光州,而楊吳之勢遂成。周世宗用兵淮南,亦遣偏師爭光州。蓋有事淮、蔡,未有不從事光州者。若夫自光山會軍渡淮,出黃州,圍鄂州,而江表震動,此蒙古寇宋之道也。光州豈惟為淮西之藩蔽,不且扼全楚之噤喉歟?